合健道训练体系资料分享:
#沈教练的每日任务# #运动趣问#
很多人关注的是饮食内容,而我在意的是这个时期的饮食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的内容:
1、改变不合理的进餐制度
医学研究表明,每日仅进食1~2次者容易发生肥胖。从减食的角度来看,适当增加每日进食次数,每次节制一点饮食,很容易达到减食的要求。最好是每日进食4~6次,这将有利于减食,但是由于工作与上下班制度的关系,一般人还是难于做到每日多餐,故合理而又可行的进食行为应该是每日3餐。
2、改变餐间吃零食的不良习惯
日本学者板田利家1984年以“摄食异常与疾病”的研究中指出,与正常健康人相比,肥胖者中餐间吃零食者较多。餐间零食不易被别的活动所取代消耗,往往形成难治性肥胖。要矫正餐间吃零食的习惯,首先要在食物的内容上下功夫,少给或不给肥胖者喜爱的食品;其次,还应规定吃零食的次数与时间,使其逐步减少,不能使他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同时,应坚决禁止肥胖者在快要进食前吃零食,以逐渐改掉餐间吃零食的不良习惯。这对减肥健美具有重要的作用。
3、注意隔离食物
科学研究表明,与常人相比,肥胖者具有较强的食欲和较大的食量,而且肥胖者大多食欲亢进。当肥胖者身边存放着丰富而美味可口的食物且他们又随手可拿时,在强烈的食欲刺激下,他们往往是难以控制,必然大吃大喝,从而造成更为严重的肥胖,减肥措施难以执行。因此,把食物与肥胖者隔离开来,对减食行为的促进具有一定的意义。
把肥胖者方便拿取东西的声所(如居室等),不要随便存放点心等食品,尤其注意不要让肥胖者在身边看到他所喜爱的点心、糖果等食品,以免刺激食欲而难以控制。每次购入的食品不宜太多,家人要在采购食品时每次尽量按最少的计划量购买,这对肥胖者在减食初期的饮食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
4、矫正狼吞虎咽的劣习
由于肥胖者食欲亢进,他们进食时经常狼吞虎咽,快吃快喝,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次数很少,这极易形成过食。
科学研究表明,肥胖患者对食物的咀嚼与食欲强弱有关,应在减肥措施中把适当增加咀嚼次数作为减肥的行为疗法之一。因为,充分的咀嚼运动和食物在口腔中保持一定的停滞时间并使其适当延长,对人的口腔粘膜、味蕾、咬肌等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而充分咀嚼与食物在口中停留时间延长可以引起消化系统激素的变化,从而诱发中枢性摄食抑制。如果使每次进餐时间延长20分钟以上,则可使血糖及血中的胰高血素等发生变化,使食欲中枢的抑制作用增强。研究证实,食物在口中原则上是一口咀嚼30次左右为宜。并且充分的咀嚼还可作为一种抑制摄食的信号,当大脑的摄食中枢收到这一信号时,可以起到某种程度的抑制食欲的作用。
5、注意进食专心
在进食活动时,进食者要专心,防止在进餐时受到种种不必要的事情干扰。充分发挥各种感觉器官对食物的良好感觉作用,这样才能改掉饮食方面的各种不良习惯。
为了尽快减肥,要坚定信心、不动摇,要有近乎狂热的欲望。在采取节食减肥或运动减肥方法不久,将会出现一个显而易见的、值得庆幸的良好结果——体重开始下降。乐观、欢欣的情绪油然而生,它将逐渐打破长期以来受肥胖折磨而造成的无精打采以及情绪消沉的局面。
当你在宴会的餐桌上面对丰盛的酒菜,断然谢绝不应该吃的食品时,也许别人会说:“你太可怜了,有福享不了”。那么就要坦然而豪爽地告诉他,我很高兴这样做,因为正在执行自己的节食减肥计划,并以此来表示你那不可动摇的减肥决心。
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是能否坚持节食并最终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要坚决克服开始阶段可能出的饥饿感,要毅然拒绝某些情况下形形色色的美食对你的引诱,要经得起周围的人对节食减肥所表示的消极反应,甚至是冷嘲热讽。要始终做一个胸怀大度的乐观主义者,切忌心灰意冷、怕这怕那,甚至半途而废。只要坚持了节食减肥方案,体重下降,可以说每一公斤都是十分值得庆幸的小奇迹,那时,你不但是一个体态健美的成功者,而且还是一个精神和毅力上的胜利者。
6、要重视心理调整:
近年来,有关专家发现一些肥胖病人,在许多情况下容易受到复杂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减肥健美的过程中,不得不把心理调整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有的直接应用心理疗法,并取得了显着成效。国外有一名心理学专家,让他的肥胖病人每天作好饮食记录,把每顿饭所吃的饭菜都如实记录下来,并算出它们的热量,总热量都不超过医生的要求,结果在不长的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究其原因,其一,医生利用肥胖者想减肥的心理,要求摄入总热量不能超过标准;其二,肥胖病人心理上怕麻烦,又不敢多吃东西,日久天长,体重就减下来了。还有的采用心理教育、疏导,纠正嗜食心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采取节食或运动奖励等方法,让肥胖者自行解脱,均有明显效果。
减肥如同跑马拉松,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终点。因此减肥并不是节食或者运动,而是一场心理上的战斗。要取得减肥成功,首先要从心理上战胜自己,用“心”减肥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