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两篇是09年写的关于核心训练中的“核心”,这是我那时的观点!
第一段:
《既然讨论学术,我也来聊聊核心!》
1、核心在哪?
我认为:除了脑袋和四肢,都是核心区域=躯干
2、有人说核心就是腰腹部位的肌群,外加一些腿部肌肉!
我认为:只知其一,如果上述答案是正确的,你就试试倒立,如果靠腰腹和腿部,一辈子不要想倒立成功!
3、见了很多的核心训练,都存在”致命“的问题!
我认为:看是否锻炼到核心或有效,主要是在训练的时候是否能够熟练的运用本体感受,以及是否可以适应本体感受环境!
还有,关键在于脊椎和呼吸。不要一味的只使用或相信普拉提的腹式呼吸或瑜伽的胸式呼吸,看完娄琢玉的健美世界和中国形意拳你会找到答案的。呼吸方法至少有4种以上,不同目的的效果不同。
4、我上面的认为对吗?核心=躯干?
我再提供一些案例: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里倒过来做不同的动作,轮椅运动员轮椅竞速,花样滑冰的空中表演动作,想一想吧,再去练练,再去教一教。你会发觉,不同的运动有不同的核心,所谓的核心无处不在。
5、哪现在的“核心”应该如何称呼?
我认为:就叫腰腹!
第二段:
《关于“核心训练”!》
在《既然讨论学术,我也来聊聊核心!》一文中我已经阐明了现在很多人练得是腰腹,不是真正的“核心”。
那这真正的“核心”如何锻炼呢?
第一阶段:
1、首先要检测你的身体是否平衡。两个平衡:A-体位平衡、B-肌肉平衡。如果不平衡,就要使用基础的脊椎康复治疗方法和肌肉力量均衡控制训练法进行纠正。
2、关节和肌肉是否有损伤或潜在的危险,如果有先要恢复,可以使用康复训练四部法进行。
3、肌肉是否有慢性疼痛?如果有,先要找到激发点,再运用刺激疼痛点的三部治疗法并彻底解除!
4、关节是否有良好的柔韧性,如果没有,先用PNF和MET进行(被动和主动)的训练方法。
5、是否有良好的本体感受?如果没有,先要学会控制关节的灵活性,再用PNF先进行被动的本体体验,再使用中国内家拳的呼吸做配合。如果想要达到本体感受的高级阶段,就要从“双手摩擦法”开始,学会寻找人体磁场。
以上这些是进行目前所谓”核心训练“的基本功,目的是锻炼如果控制思想和意识,以及提高身体的敏感度,主要的是先解决身体的不平衡及伤痛,没有这些就是白费力气,照猫画虎而已。
举例,有多少专业教练和运动专家在给客户和运动员安排训练计划之前,是先检查脊椎的?如果有扁平足和长短腿,是否知道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没有解决扁平足和长短腿的问题,那所谓的”核心训练”就像是在一个倾斜的地基上盖楼,靠上层建筑的材料来弥补地基不稳出现的地基问题,总有一天就像上海的楼一样,整体坍塌!
(但这一段是按照之前的文章做的补充,它是先设定躯干作为“核心”的基础而延伸的。)
今天上午我发了段视频:
http://m.weibo.cn/1571568472/4006846194655284?_status_id=4006846194655284&luicode=10000188&mid=4006846194655284&moduleID=feed&uicode=10000002
我说,我们要重新思考核心在哪?
然后有个北体大的研究生就开始留言说:
如果按照我09年发布的文章他似乎没有谁错,但我记得,当时我和tiger吴在对教练培训时讲核心是躯干时,还有不少普拉提教练提出反对,当时大家理解的"核心”是腰腹和骨盆。
就和今天一样,当被告知错误时自然有人不服,特别是读了研究生的,自然更坚持学校教的。来看看他坚持的是什么?
我们也一起来读读百度中的内容:
看到这似乎都对,但我依然告诉对方不对,要实践,不要一味的相信解剖,毕竟解剖的是死人,谁都没有在一个人做动作活着的时候解剖,所以我一直称原来的运动解剖叫“死人解剖”(笑谈)。要将技术动作中的“核心”和解剖中的“核心”,合二为一。另外还要结合我上面发布的第二篇内容,结合人体现状,其实是三合一,因为有些人身体能力不足,但也能模拟出一些动作,但是身体代偿导致,所以技术动作核心也就变了,看到这很难理解吗?我想有些逻辑的人都能读懂,何况是个研究生,可惜,还是可惜!
OK,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先从视频中的动作开始,但前提是先要确认,是“核心”一直在作用,还是中间某些时候在作用?还是在某个动作中起到传导作用?千万不要神化“核心”,而且先搞明白“核心”在哪?这位同学就搞不清,所以一直在矫情“肩到髋”!
当做到这个动作时,我们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将肩关节处作为跷跷板的支点,利用身体两端作为平衡,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卡”住肩关节,一侧腰腹躯干被拉长,一侧被动挤压,靠杠杆来维持平衡,肩关节“卡”来控制稳定,虽然也有肩,但肩更像个树叉,手臂也是靠骨关节排列来维持稳定,技巧运动,杂技和瑜伽中有不少类似原理,控制时间不会太长,避免骨关节受损。
其实这样的技术在我训练国家体操队奥运冠军黄旭的时候就发现了,也是他们的一个技术“秘密”,在吊环和倒立中用的也比较多,我以前也很无知的和他们说,用用你的腰腹、躯干、核心控制一下,人家说别逗了,你试试,其实我们是靠关节“卡”来控制动作的。所以,实践理论是要结合的,一味只知理论等于无知!如果有兴趣,我们以后再聊
另外,作为职业体能教练,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和参与各类体育项目的训练,必要时要请专业教练教自己,所以我经常会找一些转向教练上私教课,用我学的理论来解释他们的技术。可惜这位研究生也就只是自己练了练街舞,对了,还另外听别人说了游泳,所以认为任何训练,任何环节都需要核心。只是你的运动恰巧需要躯干这个核心比较多而已。
我们再来看看健美训练中的斜托肱二头肌弯举:
这个动作的关键点,是肩关节只是要“挂”住椅子,让自己身体自然下沉放松,通过椅子作为支撑,让肱肌主动发力(以前我讲过为何这个是练习肱肌的,图上的动作有点直,我一般建议再斜一点),这时这个动作的“核心”区域是肘关节附近的肌肉,如果让身体其他部位参与更多,就破坏了单关节训练原理,导致动作代偿和本体感受干扰,达不到充分刺激肱肌的作用,除非不是增肌,是有其它功能训练目的,例如要破解巴西柔术里的十字固,那就需要髋关节到肩关节协同,让躯干这个“核心”参与。健美训练中常用,估计这位小朋友两项都没练过,毕竟是在研究阶段,不是实践阶段。另外,还有些傻叉,还TM起哄,真不知道这帮孙子哪来的底气?所以一律加黑!
说完之前提到的花游(关键点是肩关节和肩胛,以后有机会也会细聊!),二头肌斜托弯举(关键点是肘),再来举个案例,坐姿腿屈伸:
同样这个在平时我们俱乐部里训练比较多,是练习股四头的,我们也希望做到单关节孤立训练,所以希望上身后仰贴合椅子,保持股四头更多的受力,这个时候动作和运动解剖的“核心”就下移到膝关节了,但我有时为了刺激训练者的强度,会让他的身体垂直地面,离开椅背,保持躯干这个“核心”在运动中始终处于中立稳定,你会发现重量强度降低了,但反而刺激感增加,是因为我限制了他的髋(技术原理以后再聊)。而且在一些移动和对抗的项目中,我会让运动员从这个中级的控制训练入手,慢慢过渡到更高级别的功能训练中。这就是我利用调动“躯干核心”和“训练技术动作核心”的干扰原理来提升训练强度。
这些理论和实践,估计这位研究生想都没想过,可能听都没听过,而且这些方法在康复体适能训练中更多,利用不利用躯干“核心”在不同时期目的不同,使用不同!另外在其他的专项训练中也不少见,巴西柔术,柔道,斯诺克,攀岩,高尔夫,皮划艇等比比皆是。但你不去练和交流这辈子都不懂,好在我即学过,也试过练过,专项朋友也多,常常互动,这不是你在学校里研究研究,跟了几次队,做做助教就能明白的!
训练中我们要结合训练目的,训练动作,运动解剖,运动链,和个人身体能力来寻找正确的“核心区域”,有时一个,有时几个,有时辅助,有时限制,这才叫研究,要不和扯淡又何区别?
也幸亏有无知者叫板,要不我也不会再写一篇,这也不好,时间长了慢慢就免费的公开了我们的技术体系,我是不太愿意的,但不回复又不是我的性格,所以下回还是要克制,不要和弱者怄气,吃力不讨好。
记住核心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这么简单,大家也就不用研究了!
另外,在此声明:
由于北体大的不少学生自以为是,好高骛远,不虚心求教,自认为仗着和某些体系内的导师学习就目中无人,跑我这来排资论辈,而且我已经遇到好几个,再加上我也是暴脾气,避免动手削人!
所以,安全起见,以后工作室直营店和加盟店招人,一律不录用此学校毕业的学生,各负责人请严格执行!
沈韦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