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先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重复使用“下面”,反复几次后再按照从下到上
的顺序重复使用“上面”,不要毫无规律地一会儿说“上面”,一会儿说“下面”。
游戏提升观察力
花花绿绿看地图——地图是一样训练宝宝观察力的绝好工具,空闲的时候,妈妈
便可以将地图平展开来,母子二人的地图探索之旅就可以开始了。地图的挑选可以按
照本市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依次升级;观察的目标也可以从宝宝最熟悉的自己
家所处位置开始,慢慢扩展到幼儿园、小朋友家、奶奶家、动物园等等。这种训练对
锻炼宝宝观察力的持久度很有帮助。
水少了吗——找两只杯子,一只“瘦高”,一只“矮胖”,先在其中任意一杯中倒入
半杯水,让宝宝看清楚,然后再将水倒入另一只杯子,由于两只杯子底面积有差异,
所以水的高度会有明显不同。引导宝宝仔细观察妈妈操作的过程,特别注意观察先后
两只杯子的水面高度有何不同,并请他思考:第二只杯子里的水比第一只里的少了
吗?也许宝宝会对此感到很迷惑,没关系,实际上,科学实验表明,大约7岁的孩子
才能充分理解液体守恒概念。但对于幼儿,这绝对不失为一种在宝宝观察事物过程中
促进其思考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好方法。
我爱蔬菜——去菜市场或超市的时候别忘了带上宝宝,你可以预先和他商量你们
要买哪些蔬菜,然后引导宝宝依据他平时的观察和记忆说出这些蔬菜的特征,特别是
一些细微的差别,如果有说错的地方,妈妈可以先不断然否定,只是表示怀疑,进而
引起宝宝的注意;选购蔬菜的时候,妈妈别忘记提示宝宝对刚才说错的地方进行特别
关注。这样的观察就更有目的性也更情境化了。
前庭平衡失调的感统训练方法
前庭机能是在婴幼儿感知——运动中发育成熟起来的。前庭功能与孩子的运动计划、
双侧大脑的协调、空间知觉、思维推理、语言发展,以及听、说、读、写、计算能力
都有关系。孤独症儿童在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感觉统合训练的确是一种能给
孤独症儿童带来福音的有效办法。由于孤独症儿童存在着广泛的脑功能发育性障碍,
不仅存在触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平衡感觉和本体感觉的失调,通过感知——运
动强化训练,的确有利于脑功能的改善。在这提供一些简单的触觉和本体感觉的训练
方法。
1、滑板游戏
使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动作不协调等儿童。
训练目标:调整前庭机能、本体感机能、触觉敏感或迟钝。
训练方法:让孩子俯卧与滑板上,挺胸抬头,并拢双脚,从大滑梯上向下俯滑至地板
上这样来回滑行数十趟。这种滑板游戏有助于大脑机能协调发展。
2、吊缆游戏
使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视觉协调障碍的儿童。
训练目标:调整前庭机能、视觉协调等。
训练方法:让孩子俯卧于吊缆上,训练师将其前后、左右晃动。孩子对这种游戏适宜
过后进行旋转运动,其强度和时间,应根据孩子的具体反应而定。
3、蹦蹦床游戏
使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身体不协调等。
训练目标:调整前庭感.本体感觉.手眼协调机能。
训练方法:训练师或家长握住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在蹦蹦床上跳跃起来,跳的同时配
合着口令.音乐,增加孩子跳跃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可以在跳跃的基础上变
换花样,比如,跳跃+接球,跳跃+投球入网。训练师或家长应当配合表情或形体奖
励,以激发孩子的信心和兴趣。
4、走线游戏
适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学习障碍者。
训练目标:调整平衡觉.本体感觉等。
训练方法:在地上划一条直线或波浪型曲线,让孩子踩着行走,足尖对着足跟,双臂
向两侧伸直,抬头看前方。
家庭感统训练的几个小方法
如果小孩的感觉统合失调,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不健康。所以家长们要重视孩
子的感统能力的训练。多做这些训练可以使小孩左右脑平衡发展。以下几点感统训练方法是我们在教育
孩子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来的,在家中就可以做,简单易行,写出来供各位家长参考、交流学习。
一、准备一个宽10公分,长2米左右的木板。让小孩在上面走平衡木,锻炼小孩的胆量和平衡能力。也
可在室外,让孩子走马路沿、花池沿。
二、给小孩买一个羊角球让他在家中蹦。如果他蹦烦了,没有新鲜感,可以和他玩捉迷藏的游戏,让他
蹦着去找你、去捉你。
三、让小孩平躺在垫子上,胳膊伸直,在垫子上滚,每天每次滚5分钟为宜。这个方法可以提高小孩的
注意力。
四、让小孩扒在地上,头抬起来,双手抱一个球,向墙上推球,再双手接球。我每天让孩子做100个。
距离墙的距离自己掌握。
以上几点可以利用零星时间做,坚持每天做,会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