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能量的种类人体需要能量去做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脑力和体力的活动),身体内的能量有以下几种:A. 电能:存在于神经肌肉的冲击传递过程中。B. 化学能:储藏在大部分分子的合成过程,这些大分子由小分子合成,如蛋白质由氨基酸合成。C. 机械能:肌肉收缩导致骨骼运动。D. 热能:来自上述各种过程,并维持体温。
2. 人体体能的产生当人体将要作一个动作是:大脑皮层发出一个指令——控制神经系统的冲动频率——肌肉紧张力的大小——作动作。例如:在练习肱三头(主动肌)举起杠铃产生收缩作用。首先,从附着在肱骨与肱三头的会合腱(止点)开始用力。它由大脑皮层发出指令,使其产生收缩频率。当所举的重量或负荷越重,神经系统的冲动频率就越快,这时肱二头(对抗肌)处于伸展状态。因此,所有的动作,都是由交感神经系统支配的。
3. 人体生理生化的能量系统A. ATP(三磷酸腺苷):是储存在细胞中的即使可用的化学能,用于肌肉活动。ATP-PC 系统是无氧供能系统,通过来自磷酸肌酸(PC)分解释放的能量再合成 ATP。这一途径产生 ATP 快速但很有限,主要用于短时间、高效率活动。它在各休息期间逐渐恢复:30 秒时恢复 50%,60 秒时恢复 75%,2 分钟时恢复 95%。从而较少对乳酸系统的依赖性。B. 乳酸(LA)系统:是无氧供能系统,它利用来自糖原分解成乳酸时释放的能量再合成 ATP。而乳酸的积累会引起肌肉疲劳。该系统主要用于 1-3 分钟之间的最大强度活动时。C. 有氧(O2)系统:利用糖原和脂肪作为燃料再合成 ATP。经过细胞线粒体中发生的一系列反应,该系统产生大量的 ATP,但没有引发疲劳的副产物。有氧供能系统主要用于耐力活动或低功率活动。D. 线粒体:是存在于每个肌细胞中细胞器,含有氧化酶,实际上运动时要消耗,并将脂肪和糖中所含的化学能转变成维持收缩是细胞所需的 ATP。最终,先后经由发生在细胞及线粒体中的酶处理过程,将葡萄糖和脂肪分子(以及某种氨基酸)分解,并于氧结合形成 ATP、热能、二氧化碳和水。各种辅助物质都对运动有重要意义。
受到抑制。乳酸被认为是运动时肌肉立即感到酸痛(“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C. 长时能量来源:长时间能量来源包含来自于不同燃料的ATP产出,但这一途径要利用氧(有氧)。主要燃料包括肌糖原、血糖、血浆游离脂肪酸和肌内脂肪。这些反应大部分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需要氧。有氧产出的 ATP 是持续 2-3 分钟以上肌肉极限工作和所有无限肌肉工作的主要供能途径。
糖和脂肪 + O2 = 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