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训练不是一般的肌力体能训练,是为了唤醒身体的平衡肌群。身体的平衡肌群一般都采低强度运动,若重量太大、强度太高、次数太多,锻炼到的反而是负责身体活动的大肌群,而无法改善身体酸痛问题。因此,在进行肌力平衡的矫正运动时,要保持头脑清醒,清楚的感受该锻炼肌群的施力感、空间感,使大脑重新产生“这条肌肉原来在这里”的认知,建立头脑 —神经 —肌肉的连结,力求将每个动作做到正确完美,避免多余的“代偿动作”。
矫正运动的顺序建议如下:
1. 闭锁炼运动(注):远端固定,移动身体 >>开放炼运动:手持哑铃、较无回馈感。
2. 多关节运动:可同时训练整体筋膜线 >>单关节运动:易造成肌力不平衡。
3. 有回馈感:弹力带 >>无回馈感:哑铃。
4. 先放松紧绷的筋膜,使身体回复正确位置后,再进行强化训练。
足底的放松、伸展与训练
1. 推荐度:1 ∼ 5 颗★
2. 训练时间:8~12下/组,左右各做2~3组
3. 放松时间:左右各1回,个滚动2分钟,或做到无酸痛点为止
4. 伸展时间:伸展2~3分钟,或做到无紧绷感为止
1 足底踩球
推荐度★★★★★
适合所有人及所有症状,足底也是全身筋膜最重要的起点。脚底踩球可从三足弓循环找出筋膜紧绷点,在该区域加强按摩30 秒以上。
放松时间:左右各2 回,各滚动30 秒~ 2 分钟,或至无酸痛点为止。
一开始放松时,若筋膜较紧绷,适合用硬度较软的球,避免太过疼痛引起筋膜发炎。等到筋膜较松、状况改善后,可逐渐增加球的硬度,较能按摩更深层的肌肉。(使用滚筒时同理。)足弓影响整体的骨架状态,足弓的筋膜连接到身体的核心肌群。若足弓健康,想必酸痛问题也比较少。扁平足会影响筋膜平衡,也容易引起腰酸背痛、驼背、头部前倾等连带影响。
2 足底训练:脚趾抓毛巾
推荐度★★★
用抓脚趾等活动训练足底肌肉,可帮助足弓生成。若训练对象为小朋友,建议搭配游戏,如脚趾捡弹珠、比赛用脚捡球等活动。
训练时间:左右各5 分钟,1 ∼ 2 回。
小腿的放松、伸展与训练
推荐度★★★★★
小腿肌是背侧筋膜最重要的一部分。背侧筋膜在人体站立、行走时都会大量使用,因此八成以上的人都会有小腿紧绷问题。有些人小腿太紧绷时,反而会有萝卜腿、小腿肚线条明显等现象,这是表层筋膜太紧绷脱水导致,并不是肌肉结实。筋膜放松后,若发现腿部线条感消失,属正常现象。小腿肌也是大部分人放松时遇到的第一个瓶颈。小腿肌分成两层,肌肉层较厚,因此深层小腿肌较难放松。
滚筒:适合较大面积的放松。
球:适合单点的放松,特别是小腿肚的中心点,也是人体穴位“承山穴”的位置。
放松时间:左右各2 回,各滚动1 ∼ 2 分钟,或至无酸痛点为止。
推荐度★★★
站立伸展,但比较难伸展至小腿深层肌肉。若前方有墙壁支撑也可推墙伸展,效果更佳。
推荐度★★★★
若有拉筋板,可利用体重加强拉筋强度,也可视自身情况,调整角度。
放松时间:左右各1 回,各伸展1 ∼ 2 分钟,或至无酸痛点为止。
1. 膝盖打直拉筋时,会伸展到较浅层的小腿肌(腓肠肌)
2. 膝盖稍微弯曲拉筋时,则可伸展到较深层的小腿肌(比目鱼肌)
推荐度★★
扁平足症候群者,小腿肌较短缩无力。可在放松后以此方法训练。
训练时间:左右各2 分钟,1 ∼ 2 回。
推荐度★★★★
小腿内侧属于胫后肌群等深层肌肉,与“扁平足”“跑者”高度相关,属于相当难放松的肌群。若是太紧绷,容易导致夹胫症等问题,严重者会造成压力性骨折。
滚筒放松:将小腿稍向内旋转,使滚筒按摩至胫骨后方之肌群。
放松时间:左右各滚动1 ∼ 2 分钟,或至无酸痛点为止。
拉筋板伸展:可用毛巾或小垫子加高内侧,增强小腿内侧的伸展强度。
伸展时间:伸展2 ∼ 3 分钟,或至无紧绷感为止。
训练∣推荐度★★★∣
训练小腿内侧,需先将筋膜放松后,再进行筋膜肌力训练。将弹力带绕脚板,外侧固定,进行内翻。
训练时间:8 ∼ 12 下/组,左右各2 ∼ 3 组。
推荐度★★★
扁平足症候群或脚踝背屈角度不足、走路易拖地板者,肌肉通常较无力。可先放松后再加以弹力带训练。
放松时间:左右各2 回,各滚动1 ∼ 2 分钟,或至无酸痛点为止。
训练时间:左右各拉2 分钟,2 ∼ 3 回。
1. 滚筒放松
2. 弹力带训练
推荐度★★★
脚踝常扭伤者,小腿外侧肌肉通常是沉睡而极度无力,导致反覆扭伤。经训练后可有效改善扭伤频率。扁平足症候群易紧缩无力,或身体侧线紧绷者,可先放松后再训练。
放松时间:左右各1 ∼ 2 回,各滚动1 ∼2 分钟,或至无酸痛点为止。
训练时间:将弹力带绕脚板,内侧固定,进行外翻,8 ∼ 12 下/组,左右各2 ∼ 3 组。
书籍资讯
◎图文摘自如何出版, 侯钟堡 著作《顾好下肢筋膜,全身酸痛out!:铁人医师最想告诉你的复健眉角》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