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帮助我们设计更为安全有成效的运动计划。
帮助我们更为清晰的分析动作及刺激肌肉方法的合理性。
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人
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
术语
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望,下肢靠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掌张开向前。
确认起始姿势,描述人体系统的部位及其运动的情形。
冠状面(额状面)
矢状面
水平面(横切面)
上/下
前(腹侧)/后(背侧)
内侧/外侧
近侧/远侧
结缔组织名称
- ■ 韧带
- ■肌腱
- ■硬骨
- ■软骨 骨骼系统
- ■半月板
- ■关节
- ■肌肉
- ■筋膜
--皮肤下或围绕肌肉及身体其他器官的纤维结缔组织
韧带
- ■高密度结缔组织
- ■连接骨与骨之间
- ■保持关节稳定
- ■阻抗力量
肌腱
- ■高密度结缔组织
- ■连接骨与肌肉之间
- ■从肌肉传送力量
软骨
- ■高密度结缔组织
- ■减低关节活动时的压力
- ■改善骨骼形态,维持骨与骨之间较佳的接触
- ■吸收震荡
- ■分散所受的力
半月板
硬骨
5大功能
-- 支持
-- 产生动作
-- 保护
-- 储存(无机盐,主要为钙和磷)
-- 制造血细胞
2大部分
-- 中轴骨80块: 颅骨\椎骨\肋骨\胸骨
-- 四肢骨126块: 上肢骨\下肢骨
脊椎
- ■共33块(椎骨在幼儿时期总数为33块,成年后5块骶椎融合成1块骶骨,所有尾椎融合为1块尾骨,所以成人椎骨总数为26块。)
-- 颈椎(7)
-- 胸椎(12)
-- 腰椎(5)
-- 骶骨(5)
-- 尾骨(4)
椎骨节
- ■椎间盘:外圈较为坚硬的组织叫纤维环,内有髓核。
- ■ 棘突
- ■横突 了解位置
- ■上下关节突
肋骨
胸骨
肩胛骨
上臂
前臂
手部
骨盆
- ■ 髂骨
- ■髂前上棘
- ■耻骨 了解位置
- ■坐骨
- ■股骨
小腿
脚部
关节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骼的连接构造相连接的位置
- ■按关节可活动的幅度分为
-- 不动关节
-- 微动关节
-- 可动关节
-- 纤维关节
-- 软骨关节
-- 滑液关节
不动关节(纤维关节)
骨与骨由纤维组织连接
没有关节腔任何动作均受到限制
例如:颅骨的结合
/
微动关节(软骨关节)
由软骨连接
没有关节腔,可稍微活动
例:肋骨与肋软骨的结合
/
可动关节(滑液关节)
具有滑膜组织
有关节腔-被关节囊包围
/
关节构造不同
--杵臼关节
--枢纽关节
--椭圆关节
--鞍状关节
--滑动关节
--车轴关节
杵臼关节/
球窝关节
一关节为球狀,一关节为浅窝,可完成屈、伸、外展、內收、旋转与回旋等运动方式。由前至后,左至右,右至左,旋转
例如:髋关节、肩关节
枢纽关节
只能完成屈与伸的动作。
在一个平面上活动,使两骨间的角度增大或减少
例如:肘关节、膝关节
椭圆关节
具有圓形或橢圓形关节头,能完成屈、內收、外展及回转等动作。由前至后,左至右,右至左,有限度的旋转
例如:腕关节
鞍状关节
具有马鞍狀关节面,能完成屈、內收、外展及回转等动作。活动范围:由前至后,左至右,右至左
例如:拇指基部的腕掌骨关节
滑动关节
骨骼相接面均为平坦的关节, (又称平面关节)。可完成滑动的动作。
例如:腕骨关节、踝骨关节、胸锁关节、椎肋关节
车轴关节
具有车轴状,能完成旋转的动作。
例如:颈椎,脊柱,桡尺关节
肌肉
-- 产生活动
-- 维持姿势
-- 产生热能
-- 存在于心脏中,不随意志活动
-- 见于内脏和血管壁,不随意志活动
-- 位于身体的骨骼上,受意识控制而收缩
-- 兴奋性
-- 传导性
-- 收缩性
-- 适应性
起点:固定端或肌肉收缩时不动的端
止点:附着在骨上,随骨而运动移动
胸大肌
- ■覆盖胸部上方的扇形肌肉
- ■起点:锁骨、胸骨、肋骨(1-6)间软骨及腹外斜肌的腱膜
- ■止点:肌纤维汇集成小肌腱,附着在肱骨的大结节
- ■主要功能:肩水平面内收
- ■动作举例:卧推、俯卧撑、哑铃飞鸟
胸小肌
- ■被胸大肌覆盖,小且薄
- ■起点:肋骨(3-5)表面
- ■止点:肩胛骨的喙突
- ■主要功能:肩胛前引、肩胛下压
- ■动作举例:各种前引及下压动作
大圆肌
- ■位于小圆肌下的一块丰厚,浑圆的肌肉
- ■起点:肩胛骨后面下角
- ■止点:附着在肱骨前面的小结节,与背阔肌溶为一体
- ■主要功能:肩伸、肩内收
- ■动作举例:引体向上、背下拉、划船
小圆肌
- ■附着在棘下肌下方的一小块肌肉
- ■起点:肩胛骨后的外侧缘
- ■止点:肱骨大结节,位于棘下肌附着点的下方
- ■主要功能:肩水平外展、肩外旋
- ■动作举例:水平划船、俯身侧平举
背阔肌
- ■在背部的的下半部,呈扁平,宽阔的三角形,上部被斜方肌覆盖
- ■起点:以腰背筋膜接附着在最后6条胸椎、全部腰椎、最后3-4条肋骨、髂脊及肩胛下肌
- ■止点:绕过大圆肌,附着在肱骨前面
- ■主要功能:肩伸、肩内收
- ■动作举例:引体向上、背下拉、划船
三角肌
- ■丰厚的肌肉,肌纤维以多角度延伸,协助形成肩膀浑圆的感觉
- ■起点:前:锁骨外1/3位置 中:肩峰 后:肩胛棘
- ■止点: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 ■主要功能:前:肩屈 肩水平内收 中:肩外展 后:肩水平外展
- ■动作举例:前平举、哑铃侧平举、俯身侧平举、卧推、划船
提肩胛肌
- ■肥厚的条状肌肉,位于颈后,在斜方肌的深层
- ■起点:第一至四颈椎的横突
- ■止点:肩胛骨上部,靠近脊柱
- ■主要功能:肩胛上提
- ■动作举例:同斜方肌上部 。耸肩、直立划船、锁肩胛
肱二头肌
- ■有两个头,肌纤维同时以一个方向延伸,两个肌腹接近止点溶为一体,其长头有助稳定肩关节
- ■起点:短头-肩胛骨喙突 长头-关节盂上的接节及关节盂唇
- ■止点:桡骨的粗隆
- ■主要功能:肘屈、前臂旋后
- ■动作举例:弯举
肱肌
- ■附着于肱骨远端、肱二头肌底层
- ■起点:肱骨远端
- ■止点:尺骨的冠状突及肘关节囊
- ■主要功能:肘屈、前臂旋前
- ■动作举例:弯举
肱桡肌
- ■前臂外侧的表面肌肉
- ■起点:肱骨远端
- ■止点:桡骨远端
- ■主要功能:肘屈
- ■动作举例:弯举
肱三头肌
- ■上臂后面唯一的一块丰厚肌肉,有三个头。长头和外侧头在表面,内侧头在里面
- ■起点:
长头—肩胛骨的关节盂下结节
外侧头—肱骨后面
内侧头--肱骨后面
- ■止点:尺骨的鹰嘴突
- ■主要功能:肘伸
- ■动作举例:各种臂曲伸动作、三头肌下压动作、双杠曲伸
臀大肌和臀中肌
臀大肌--臀部肌肉最大及最表面的一块
- ■起点:髂脊、骶骨、尾骨及竖棘肌的筋膜
- ■止点:阔筋膜的髂胫束及股骨的臀肌粗隆
- ■主要功能:髋伸
- ■动作举例:蹲起、腿推举
臀中肌--以位置命名,在臀大肌上方,位于臀大肌和臀小肌中间
- ■起点:髂骨
- ■止点:股骨的大转子
- ■主要功能:髋外展
- ■动作举例:负重髋外展动作
股四头肌
- ■附着于股骨前侧,由4块肌肉组成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
- ■起点:
1.髂骨棘的前下方(股直肌)
2.股骨的前侧面(股中间肌)
3.股骨的大转子及股骨脊(股外侧肌)
4.股骨脊(股内侧肌)
1.以髌骨肌腱附着在胫骨粗隆上(股直肌)
2.以髌骨韧带负着胫骨粗隆上(股中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
- ■主要功能:髋屈、膝伸
- ■动作举例:腿前伸、爬楼梯
股二头肌和半腱肌
股二头肌--是腘绳肌中位于大腿最后的肌肉。以其具有两个头命名
- ■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粗隆; 短头起自股骨脊
- ■止点:腓股头及胫骨外侧踝
半腱肌--是腘绳肌的第二条肌肉。位于股二头肌的内侧,因其一半长度是肌腱而得名
- ■起点:坐骨粗隆
- ■止点:胫骨内侧面
- ■主要功能:膝屈、髋伸
- ■动作举例:腿弯举
半膜肌
- ■是腘绳肌的第三条肌肉,大部分位于半腱肌的外侧及底层
- ■起点:坐骨粗隆
- ■止点:胫骨内侧踝
- ■主要功能:膝屈、髋伸
- ■动作举例:腿弯举
髋内收肌群
- ■身体的大肌肉群之一,占大腿内侧较大部分。虽以其髋内收的功能得名,但亦是强有力的髋屈肌和髋伸肌
- ■起点:耻骨下支、耻骨上支及坐骨结节
- ■止点:股骨脊及股骨的耻骨线
- ■主要功能:髋内收
- ■动作举例:负重髋内收动作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腓肠肌:是小腿肌肉中最易见及位于表面的肌肉。因形状近似两条腹部肌肉而得名
- ■起点:股骨外侧及内侧踝、膝关节囊
- ■止点:以跟腱附着于跟骨上
比目鱼肌:小腿中最深层的肌肉,位于腓肠肌底层
- ■起点:腓骨头及胫骨内侧缘
- ■止点:同腓肠肌
- ■主要功能:跖屈
- ■动作举例:腓肠肌--站立提踵 比目鱼肌 --坐姿提踵
胫骨前肌
- ■长条形状,因其位置而取名
- ■起点:胫骨体及其外侧踝
- ■止点:第一跖骨及第一槭状骨
- ■主要功能:足背屈
- ■动作举例:负重足背屈动作
腹直肌
- ■属中间、表面及成对的肌肉。被外围肌肉的筋膜所包裹,中间则由腱划分成数份
- ■起点:耻骨联合上缘
- ■止点:第五、六、七肋骨的软骨
- ■主要功能:躯干屈
- ■动作举例:卷腹、仰卧起坐
腹外斜肌
- ■是三条外侧肌肉中最大及最表面的一条。肌肉纤维方向是向下和向内(即手插侧裤袋时手指的方向)
- ■起点:最后8条肋骨的外缘
- ■止点:多数纤维附着于腹白线,部分附着于盆骨,而大部分纤维则附着于前面的阔腱膜
- ■主要功能:躯干屈、躯干侧屈、躯干旋转
- ■动作举例:转体卷腹、转体仰卧起坐、哑铃体侧屈
腹内斜肌
- ■肌纤维位于腹部两边的腹外斜肌下面,形成倒转的“V”字
- ■起点:胸腰筋膜,髂脊
- ■止点:腹白线、耻骨脊、最后三条肋骨
- ■主要功能:躯干屈、躯干侧屈、躯干旋转
- ■动作举例:同腹外斜肌。转体卷腹、转体仰卧起坐、哑铃体侧屈
腹横肌
- ■是腹部最深层的肌肉,被称为身体的“内在举重腰带”。肌纤维方向是沿腹部横向
- ■起点:胸腰筋膜、最后六条肋骨的软骨、髂脊
- ■止点:腹白线、耻骨脊
- ■主要功能:躯干伸
- ■动作举例:下背屈伸(超伸)、硬拉、某些动作中进行静力收缩,例:蹲起
每块肌肉都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构成。肌腹主要由红色柔软的肌纤维构成位于中央,有收缩功能。肌腱由白色强韧的腱纤维组成,位于肌腹两端,附着于骨面,无收缩功能。长肌的肌腱多呈条索状。阔肌肌腱常呈片状,称腱膜。
(来源:奥运私人教练沈韦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