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是所有烹饪方式中最“健身”的,相信这句话不会有多少健身爱好者会否认,当你从一个常规的饮食变成把蔬菜把蛋白质来源比如鸡肉鸡蛋都水煮起来吃,然后又不吃其他的“垃圾食品”,那么不用多长时间,你会惊喜的发现自己一下子体重就掉了,人也会看起来瘦削不少,而健美运动员在备赛阶段的长期水煮everything的做法更是被作为运动员毅力的象征广为传颂, 但这样的做法真的就是好的吗?
你要说我有没有试过水煮西兰花水煮鸡胸肉,当然我有过,但是我很快就放弃了,这不单是因为我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长期这么做其实并不健康。
之所以健身要采用水煮是因为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油脂的摄入,然而按照常见的膳食指南建议,我们每日的脂肪摄入量应该在总热量的2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对于一个中等水平的2000大卡的摄入量,脂肪也会超过四十克,而如果你烧菜不使用任何油脂,自己又不下意识的寻找脂肪来源来替代,那么你的脂肪摄入量就很可能会过低。
当脂肪摄入量过低的时候,人相对的可能会面临饱足感不够的情况,反而可能导致饮食控制失败摄入更多热量的可能;缺乏脂肪摄入还会影响体内的内分泌状态,比如女生就很容易因此影响经期;另外脂肪摄入过低还可能会影响到维生素D的合成,影响到骨骼健康。
既然我们的饮食中必须包含一定量的脂肪摄入,那么留出一部分给烹饪油完全是合情合情也合适的做法,没有必要在一个部分苛刻的不摄入脂肪,另外再去寻找额外的脂肪来源。
而在这个部分之外,水煮蔬菜还会造成一定的营养流失。除了水分跟一部分的碳水之外,蔬菜中最关键的营养物质有矿物质、维生素跟纤维素纤维等,人体中很大一部分的维生素跟纤维素摄入都是来自于蔬菜,而其他的像是类胡萝卜素、二丙烯化合物、番茄红素等等蔬菜中可能含有的微量元素对于人体健康也很有好处。
蔬菜里的维生素主要可分成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种,而很容易的分类标准就是水溶性维生素是能在水中溶解的一组维生素,主要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脂溶性维生素则是指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等等。
而水煮由于较长时间的加热,会导致维生素的大量损失,有数据表明白菜煮15分钟维生素C的损失率可达43%,而青菜用水煮10分钟则可能造成30%以上的维生素C流失,而除非你把煮蔬菜的水一并喝掉,否则这部分的维生素我们就难以摄入到了。
虽然炒蔬菜需要放一些油,但是微量元素比如水溶性维生素流失的量就很有限,有数据表明大火快速翻炒后绿叶菜的维生素C保存率可达60%-80%,而胡萝卜素的保存率可达76%-90%。
因此长期吃水煮蔬菜,一个不小心反而可能造成维生素不足的问题。 任何一种方式方法,在没有恰当使用的时候,都可能会带来坏处,没有绝对的好跟绝对的坏,这是一种重要的辩证思维。
当然水煮本身比绝大部分的烹饪方式更健康热量更低,如果你平时油腻的食物比如外卖吃的比较多,那么时不时的吃水煮调节一下会是很好的做法,但如果你长时间大部分的饮食是由水煮为主,那么不单饮食体验会比较糟糕,而且可能会产生营养不良的问题。
另外再给大家分析一下几种相对也比较低热量的蔬菜烹饪方式的好坏:
洗净生吃
除了黄瓜西红柿这些,其实能生吃的蔬菜还是很多的,生吃当然能够很好的保留营养价值,但相应的处理不当可能会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就是一部分的蔬菜生吃口感相对会更差一些,而且体积往往更大一些,摄入起来比较吃力,这对于爱吃蔬菜的人而言是缺点,但对于减脂人群可能会是优点。
焯水
将水烧沸后把蔬菜直接放入水中,经过20秒-2分钟左右就可以捞出,这样蔬菜的加热时间更短,营养流失相对少一些,也能相对比较好的去除了蔬菜中可能还有的细菌跟亚硝酸盐等不良物质。
蒸
蒸的做法能够比较好的保留蔬菜中的营养成分,而且往往口感比较好,但对于可能存在的一些农药残留会清楚都不够彻底,另外就是操作起来技术难度要高一些。
善待自己,做好自己,这是你变强大的第一步,等到你变得足够强大,你才具备了帮助他人的能力,才应该承担起这一部分责任。而魁奇一直以来崇尚的真实跟品质,才是你真正该拥有的健身装备。
— END —
合作、投稿
QQ:836823203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