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力竭的一些认知误区,相信不用再跟大家进行解释,比如频繁训练至力竭会增加你组间休息的时间,会造成更多的疲劳累积,这样导致的就会是训练效率的下降,以及一定时间内更低的训练量跟长期来看更高的恢复压力,因而我强调过很多次,一定要在训练中严格把握力竭出现的频率,也要根据不同的动作来调整,同时也不能够把力竭程度试做训练是否足够努力跟有效的标准。 第326讲:掌握力竭才是会练的第一步
而考虑到一般训练者的实际情况,力竭在训练中的意义跟出现的频率,应该再进一步的下降,因为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训练至力竭会对动作模式产生的影响,甚至这一点才是我个人更为在意的力竭弊端。
当然对于那些简单的单关节动作,如果你就是喜欢力竭训练的感受,那么相对而言问题不是很大,因为这牵扯到的肌群更少,对于你自身日常的动作模式带来的影响也不大,但是对于深蹲硬拉卧推肩推这样的动作,你仔细想想,不管是你自己的动作还是看其他人训练,有多少人是在做力竭次数的时候,动作质量显著下降出现问题的?
实话说,如果你能够保持动作真的在临近力竭的时候还不崩坏,那么你大可以放心的训练至力竭,每个人因为身体结构以及发育情况的不同,最适合的动作姿势不会完全一模一样,但是你能找到肌肉协调发力的最佳情况,也就会是你关节能够达到的最优负荷,也就确立了最佳运动模式。但如果你做不到这点还是执意坚持为了心中那口气多做几次,那么除了肌肉跟关节,还有更深层的东西会受到影响。
很多人不会意识到我们到底是如何去掌握一个动作的,这不是通过我们的肌肉,而是通过大脑来完成的。
想一想我们从婴儿到成人,你现在自然而然做出的拿筷子,打字,走路等等动作,严格来说其实都不算简单,都要通过复杂的步骤才能最终实现,但你不会觉得你现在做这些需要什么难度,因为你的大脑经过不断的训练,已经能够达到一个你当下最习惯的动作模式,已经成为了你的本能。
而这个过程跟你掌握训练动作其实是一样的,你做的每下训练动作,都不单是对你的肌肉,对你的关节,更关键的也会对你的大脑产生刺激,你的力竭动作糟糕次数越多,你的大脑受到的干扰就越多,而且这一点显然不完全在你的掌握跟意识范围当中。
你动作做不好了,出现不良借力了,肌肉代偿了,关节压力更大了你都是马上就能感觉到的,但你的动作模式到底在潜移默化之下受到了什么影响,这是你不会知道的。
因而我们就需要通过提高训练中对动作标准的严苛要求程度,从而一次次培养出对正确动作的感知能力。这种对动作的下意识感知能力对我们的训练安全跟效果而言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训练的时候我们更多靠的不是思考,而是遵行本能或者说是习惯的方式在进行动作。
你可能会觉得不训练至力竭的话是不是努力程度会不会不够,其实并不一定如此,你拿出100%的努力在完成几个足够良好的动作也一样是努力。在你当下而言跟使用变形动作多做几次相比,你完成的训练次数降低了,但是随着你不断的去坚持这样的原则,你接下来的每一次训练,你能够达到的“良好动作力竭”就能越接近你的“生理能力力竭”,你离动作崩坏的力竭点就越来越远。
而且你可以通过多做几组,每组少做几次的方式来先保持你当下的训练量,你现在离力竭越远,一次次训练后,你就可以离力竭越近,你就可以将训练质量把握的更好。到时候,即使你真的力竭,你真的无法再多做任何一下动作,还是能保持脊柱的中立位,还能保持两侧肩膀的均衡发力,髋跟膝关节的位置也不出现偏移,这是我觉得大家应该追求的最理想状态。
“再来一个!”No pain no gain以及双人卧推,三人深蹲这样的训练能够给你带来当下的愉悦,但对你的动作模式培养是毁灭性的,先清空一部分的热情拿出更多的理智思考,现在退一小步是为了未来向前迈出更大的一步,以后你会感谢现在做出的选择。
杭州今天都下雪了,不知道全国各地的老铁们是不是也饱受着严寒干扰?这种恶劣天气,跟魁奇原创加厚飞行员夹克最配了,这个新年,能不能成为全城最帅,就看这一波操作了
店铺戳:【Crispy Studio】http://u.piw8.com/h.y9kGXX 点击链接,再选择浏览器打开;或复制这条信息¥crOZ08T5zHt¥后打开手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