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十月了,大家当初定下的“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的小目标,都完成了吗?
大家都喊着要减肥,但其实,你是真的胖吗?
单靠身高体重来判断一个人胖不胖,确实不靠谱。主要是因为下面两种情况:
只关注体重,并不能区分体重是脂肪还是肌肉。如果一个人肌肉含量高而脂肪含量并不高,也会被误判为胖子。
只看体重,还可能漏掉“隐形胖子”。有的人体重正常,甚至偏瘦,却因为体脂肪过高而有脂肪肝。
综上,你可能根本不需要减肥,因为你不是真的胖。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胖不胖呢?针对肥胖的定义,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判定肥胖的标准和方法,以下几组数据和公式将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1
体脂肪率
体脂肪率是身体成分中,脂肪组织所占的比率。测量脂肪率比单纯的只测量体重更能反映我们身体的脂肪水平(肥胖程度)。
体成分测试法能够准确地反映身体脂肪的含量,区分是由于肌肉增多还是脂肪增多造成的体重增加。男性体脂百分比的正常范围是15%~20%,女性为20%~30%。体脂肪率可以通过专门的健康秤或者其他方法测量。
2
腰臀比(WHR)
测量方法:臀部最隆起的部位测得的身体水平周径为臀围,腰围与臀围之比称腰臀比。
女性理想腰臀围比值是0.8或更低,男女正常比值为:男性≤0.9,女性≤0.8,也就是说健康人的腰围必须比臀围小,腰臀围比值越大的人,腹部积油越多,腰臀围比值超标,称之为“中心型” 或“向心型”肥胖,患病的机会增大。
3
体重指数(BMI)
计算公式:体重指数(BMI)=现在体重/身高²(kg/m²)
体重指数是国际上最常用来评估身体是否肥胖的指标,该指标考虑了身高和体重两个因素,常用来对成人体重过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进行分类,且不受性别影响,并且简便、实用,但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运动员、怀孕妇女等,BMI就不能准确反映超重和肥胖的程度。
人们通常将减肥的人群分为七种
(1) 显性肥胖:明显肥胖,BMI≥25者。
(2) 隐形肥胖:BMI未超过25,但体脂肪含量过高(包括脂肪肝)者。
(3) “三高”型肥胖:BMI超标或不超标,但伴有“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症状者。
(4) 年龄性肥胖:随着发育成熟或年龄增长,体脂含量有迅速增高或体重有迅速增加趋势者。
(5) 产后肥胖:生育后体脂含量明显增加或体重明显增加者。
(6) 儿童肥胖:儿童肥胖是指年龄在7~17岁之间体脂肪异常增加的状态。
(7) 维持体重:BMI和腰围合格,需要维持身材及控制体脂含量不增高者。
相信你已经用这些公式和数字判断出自己的身材是否标准了,那到底需不需要减肥呢?
无论年龄、漂亮是必须的、减肥没有借口、你能把自己吃肥,就一定能瘦下来!
本文整理自小铁馆
回去认真思考一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