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的贾里德·沙姆伯格是一名17岁的青少年,他在健身房进行了90分钟的力量训练后出现了身体不适、持续肌肉疼痛,去医院后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这是由于他过于急迫的训练让他身体超出负荷导致肌肉组织的破坏造成的。
贾里德在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后住院了五天。接受了静脉输液治疗,以维持身体的尿量,防止肾功能衰竭。根据病例的严重程度,患者可能还需要透析、电解质管理或手术。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表示想要在健身房里努力跟上哥哥和爸爸的节奏。
“我得追上他们,和他们一样强壮,”贾里德解释道。“我得快一点。”
运动后的疼痛是很常见的,但是贾里德并没有出现另一个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病例。据美国广播公司13日报道,这名男孩的母亲带他去看儿科医生,医生担心男孩的疼痛和肿胀会持续下去。
剧烈的体力活动会导致横纹肌溶解,它通常被运动员所熟知。但其实横纹肌溶解症并不是只单单会由运动导致,酒精滥用、某些药物和极端温度也与这种情况有关。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导致肌肉组织分解,并将副产品释放到血液中的疾病。其中一种特殊的副产品,即肌红蛋白,可以引起肾脏损害。在诸多外漏的细胞内容物中, 肌红蛋白在肾损伤发病中的作用最早受到重视。既往认为, 肾小管内形成肌红蛋白管型造成肾小管堵塞是肾损伤的主要发病机制。 也就是说横纹肌溶解易引发肾损伤。
横纹肌溶解症症状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一般好发于参加过度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的青壮年。病者多在剧烈运动及训练中或后出现短暂意识丧失, 大量出汗, 头痛、恶心、呕吐、高热、四肢肌肉不同程度的痉挛和疼痛等症状。患者多因肌痛、肿胀、无力、棕色或黑色尿来就诊。临床体格检查发现四肢肌肉肿胀、紧张度增高及局部有瘀血、瘀斑等横纹肌溶解表现。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清肌酸激酶明显升高, 血清肌球蛋白增高, 肌球蛋白尿或尿潜血阳性。血清中电解质及其他酶学改变对本病诊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不是某些运动易导致?
实际上,任何剧烈的体育运动都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包括马拉松训练或旋转课。当人们超出自己的极限时,通常会出现这个问题。所以要了解自己的最高运动水平。
肌肉过度收缩引起的肌肉高热 (可达 43 °C), 不仅增加代谢率和 ATP 消耗, 而且提高降解酶 的活力(每增加 1 °C 可提高 10%), 使横纹肌细胞更易 发生损伤, 严重影响了肌膜的完整性, 导致横纹肌溶解、坏死, 并且组织中增高的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三稀、 补体因子可作为化学诱导, 又导致激活的中性白细胞 浓度增高造成损伤。尤其在散热困难的炎热潮湿环境中更为明显。
如何预防?
1、脱水会增加雷尔豪的患病几率,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后, 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尤其钠、钾离子。一般情况下如能避免机体严重脱水和虚脱、热惊撅、酸中毒等, 则本症 很少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预后良好。所以在炎热的环境中做剧烈运动时,多喝水是很重要的。避免同一项目的过度长时间、大强度训练, 提倡多项目交叉训练。
2、加强适应性训练, 包括训练时间、强度、耐热能力等。实际上。剧烈运动能引起一定数量的横纹肌细胞破坏溶解, 导致血清肌酶和肌红蛋白水平升高, 且升高的程度与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呈正相关。良好的适应性训练能推迟和减轻横纹肌细胞损伤。
3、注意劳逸结合, 在进行大运 动量训练之前安排好的休息, 身体不适和感冒、发热 者应禁止参加训练。
4、避免在阳光直射、炎热潮湿的 夏季中午进行大运动量训练, 可选择较凉爽的清晨, 以利机体散热。如有条件, 可以对所有进行训练的人员进行一种简单、快速的耐受性试验——非缺血性前臂锻炼性试验, 这样可以明确不同的个体对训练的耐受性, 以避免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
所以说健身不要急于求成,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不要很久不练就突然来一次猛练,这样不仅效果不好还会造成不止横纹肌溶解一种的运动损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