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知道,锅碗瓢盆皆可当乐器,那有没有听过以身体为乐器演奏的旋律?数名实验音乐家在德国首都柏林挖掘身体的音乐潜能,把皮肤汗湿程度、肌肉运动、脑电波等转化成曲调,奏出特别旋律。 这场特殊的音乐会在柏林利普克内希特语音实验室举办。演奏者之一彼得·柯恩来自美国肯塔基州,现年34岁,从事创新技术写作。 柯恩演奏时,双手捏着两枚带电硬币,硬币通过少量焊料和热熔胶各与一根绿色短线相连,再连接一台笔记本电脑。这套装置能够测量柯恩身体电流量,合成音调优美的旋律。 柯恩的演奏原理是“皮肤电反应”。他说:“当情绪变化时,你的皮肤作出相应回应,因为皮肤与大脑属于同一系统,大脑控制皮肤毛孔。”皮肤的汗湿程度上下波动,影响皮肤导电能力,这就是“皮肤电反应”。 另一演奏者为意大利27岁教师马可·唐纳鲁马,他更喜欢身体肌肉运动时发出的鲜活曲调。他的表演让现场听众听到身体组织扩张、收缩的声音。 唐纳鲁马借助一个灵敏的麦克风放大肌肉伸缩时发出的低频声波,移动身体,奏出旋律。 “最初,我只是双腿站立,挥舞手臂,”他说,“如今我可以全身投入演奏。”演奏《克里索斯海波》一曲时,他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诗人但丁刻画的地狱启发,在双臂上各系一块混凝土砖,给肌肉施加压力,奏出干燥、破碎的曲调。 柯恩和唐纳鲁马的演奏“乐器”都是身体,哥伦比亚视听艺术家克劳迪娅·罗夫莱斯·安赫尔认为,那是一种“音乐生物反馈”,她另辟蹊径,用大脑奏乐。 演奏时,安赫尔戴着“头盔”,内装传感器测量脑电波。借助呼吸和冥想,她的情绪从平静转化成高度紧张,传感器把脑电波数据传回计算机,转化成旋律。 “借助这种生物装置,你可以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安赫尔说,“这是我能改变情绪的秘诀。” 谈及以身体为乐器奏乐的秘诀,柯恩说,精神放松反而能奏出多变的旋律,越想控制自己的思绪,转化成的旋律越平淡。 “如果你太刻意去想当前所做的事,创意就会短路,”柯恩说,“自相矛盾的是,大脑思考能力最佳的时候就是它什么也不想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