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由利益驱动的生物,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直白地说就是,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或者不能够直接看到好处的事,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去做,或者坚持不了多久。
这里所说的“利”,并不一定是指金钱,而是泛指一切可以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减肥,同样如此,只有当它能够给你带来“更健康、更瘦、更好看”这类好处时,减肥者才有真正的动力去做。有的放矢,才能打开成功减肥的大门。
为什么“减肥还没有开始、已经结束了”?
许多人做出减肥的决定时,都有很大的随机性,试举几个例子:
昨天参加同学聚会,发现以前的小胖妞居然瘦身成功,看起来又漂亮又年轻,所以“我不能输给她,我也要减肥”;
今天刷短视频,看到自己喜欢的某个明星,居然有两个月时间减肥10公斤,所以“我要和他一样,我也要减肥”;
今天回家路上,被一家健身房的销售员拦住,原本2000元的年卡,现在优惠5折,只需要1000元,赶快买一张,试着减减肥吧。
类似这样的随机因素导致的减肥冲动,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为什么?因为这种减肥冲动,不具有“紧迫性”。没有紧迫性,就没有优先级。没有优先级,就会导致“减肥”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既然可有可无,为什么要去做,减肥过程还那么辛苦,何必呢!
就算减肥者不将上述理由宣之于口,内心的真实想法,也会在减肥过程中反映出来。比如,当你工作一天感觉很累的时候,你可能会纠结“要不要去健身房锻炼”,还是回家好好吃一顿,然后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如果“紧迫性”不够,你多半会选后者。
那么,什么又是“紧迫性足够”呢?比如,有人因为肥胖被自己心仪的对象嫌弃了,有人因为肥胖生病了,有人因为太胖穿不了婚纱拍结婚照了,这些人往往会下狠心减肥。因为若不减肥,人生中许多重要的事将做不了,逼得自己不得不减肥。
当然,大多数人都不可能为了减肥去找一个像上面几个例子那样紧迫的借口,但必须要想办法为自己找一个“紧迫性足够强”的理由,越强减肥的动力越大。反之,失败的概率就越高。
为什么减肥开始没多久,许多人就放弃了?
答案很简单:看不到好处,至少在可忍受的时间段内暂时看不到好处。所谓“皆为利往”,就是最好立即能够看到“好处”,但是减肥效果的出现需要时间。从开始运动、控制饮食,到能够明显看到效果,这个过程最少也要两三周以上的时间,而减肥者却普遍希望今天减肥,明天就有可见的效果。许多人开始减肥后,一天测量体重数次,就是明证。由于付出的努力和看到减肥效果之间,有较长的时间差,在效果被看到前,许多人都会败阵而去。
另外,减肥新手往往对运动、饮食控制的艰苦性估计不足。从一个从不运动的胖子,到恢复苗条的身材,其中要付出相当长时间的运动努力,克服一次又一次的让人不适的运动反应。控制饮食,则需要随时抵挡美食的诱惑。这些都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事。
比如决定跑步减肥者,可能在一开始就受不了跑步带来的激烈反应,包括喘不过气、心跳得太快、小腿肌肉紧绷和酸疼这类反应,几次跑步之后就放弃了锻炼。
减肥者要做好的心理准备包括:无论是运动,还是控制饮食,都是身体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必然要付出酸痛、疲劳、枯燥等各种代价,远不是看上去那么轻松。
除了做好心理准备,怎么做才能让这个痛苦过程轻松一点呢?答案是,持续取得小进步。比如一周定时测量两次体重,当你看到体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时,你就会更有成就感,也会更有动力坚持下去。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减肥的痛苦感”。
归根到底,就是两条:一别盲目减肥,想清楚减肥对当前的你,到底有多重要,如果是玩票就别减了;二做好心理准备,减肥挺辛苦,努力不断取得小进步,给自己小鼓励。
解决好了上面两个问题,怎么运动、怎么吃这类技术问题就简单多了。如此,你在减肥的路上才能坚持走下去,直到拥有苗条的身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