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衰减”这件事,并不是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大约从30岁开始,我们的肌肉已经开始流失了。从30岁到40岁,成年人每年肌肉的流失量大约在0.22公斤左右,这个过程就叫做肌肉流失。到了50岁的时候,肌肉的流失会产生一个加速度,达到每年流失0.45公斤的程度。
如何阻止或延解这种情况呢?最简单的办法是,参加力量训练(抗阻训练)。研究表明,抗阻训练是唯一一种可以保持肌肉和新陈代谢活动的运动,因此它应该成为每个老年人群健身计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国家体能协会NSCA《私人教练认证指南》中文第2版,第473页)
什么是“肌肉衰减”?
衡量肌肉的指标有三个,分别是: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肌肉围度。当肌肉不断流失,这三个指标上就会产生持续衰退,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肌肉衰减”。
肌肉流失与三大指标的衰退,并不是只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坚持力量训练的健身者,如果停训一段时间,骨骼肌含量也会明显下降,从而令肌肉力量和耐力下滑,肌肉变得松弛,围度也随之缩小。
正如前面所说,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普通人,大约从30岁开始就进入了“持续性的肌肉流失阶段”。如果一直不锻炼,到了老年阶段,特别是到了65岁以后,很可能发展成“老年肌肉衰减症”,而且男性的衰减速度要比女性更快。
两条基本原则掌握好,“预防肌肉衰减”就正确起步了
怎么预防或延缓“肌肉衰减”呢?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以下两条运动的基本原则,对于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
其一,循序渐进原则。
这条原则,要求锻炼者从当前的实际运动能力出发,逐步提高运动负荷。
许多老年人由于长期不锻炼,体弱多病,同时由于年事已高,身体已经处于明显的衰老状态,运动能力差是普通现象。因此,更应该注意从适合自己的运动量、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出发,开始锻炼,而不应盲目追求大运动量或高强度。
此外,在锻炼了一段时间,适应了当前训练方案以后,应及时调整训练的阻力和运动强度,以便让身体继续保持积极的训练适应。说就是,训练计划应该匹配自己当前的运动能力和身体情况,在训练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第二,超负荷原则。
这是指训练的阻力或者运动强度,应超过自己原有的或者当前的运动习惯。如果训练方案没有超负荷设计,那么它所产生的训练效果就会非常有限。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不少力量训练者,虽然规律健身,训练水平和体型却一直原地踏步的原因,因为训练方案和对身体的刺激一成不变,身体早就适应了。
不过,“训练负荷”并不仅仅是指训练时所使用的重量大小。增加动作的重复次数、增加总的训练组数、压缩组间休息时间、增加每周总的训练量、采用更难的动作变式等,都可以达到提升训练负荷的目的。
超负荷原则必须和渐进性原则相结合,不应盲目、快速提升训练负荷。老年人尤其要防止过快、加重加大训练负荷,以降低运动受伤的风险。
怎么练?
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健身方案是万能的、通用的,可以适合于任何人。每一个健身计划、运动方案,都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哪怕是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运动阶段,健身方案也需要进行调整,也会有不同。老年人也同样如此。
下面是国家体育总局2018年发布的《全民健身指南》中的一个训练方案,诸位看官可以把它作为参考来使用,但不能完全照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运动强度
以中等强度为主,运动时心率较安静时增加10%至20%,或控制在每分钟100至120次。身体机能好且有运动习惯的老年人,可以进行大强度运动。
小强度力量练习,最大肌肉力量50%以下,每个部位重复8至12次,或徒手力量练习。
运动时间
每周运动三次以上,每周运动150分钟以上。
保持良好运动习惯,运动强度量力而行。
力量练习要保持,平衡练习不可少。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做到安全运动,科学运动。
有不少老人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已经不适合参加锻炼了。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年龄大了,才更要注意锻炼,尤其是力量训练。健康的身体,将给每一个人的晚年带去最基础的幸福保证。别犹豫,可以行动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