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周记周日再发出来,今天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更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到底靠什么来排除一个企业?对于普通投资者,难!真的太难了!
在开始扯我们今天主题之前,我们摆点其他龙门阵。
昨天开着车从老家回重庆,刚下高速进入内环,车的仪表盘就显示“发动机机油压力故障,请立即停车”。然后,几秒钟后警报解除。我还是硬着头皮开回了家。
今天出门不到3分钟,同样的警报又响起。我大致猜测是发动机该更换机油了——的确我也是超过推荐保养里程1200多公里了。哈哈,就是这么浪。
我把车开到家不远的途虎养车工厂店。我是第一次在这里保养,我连流程都不知道。但他们整个过程下来,我觉得我的车以后就在途虎保养了。他们在做保养的过程中,每个环节会拍照,技师签字确认,关键是在完成保养后,会让另一个技师来交叉检验一次,确保一些大小细节不被遗漏。这一点我觉得做的挺好的。
下面就说今天的正题,因为我知道我一个朋友,也是以前公司的同事他经常在这家店里做保养,我就给他打个电话咨询一下情况。然后就东拉西扯地谈起以前公司的近况来。首先我提前说一下,他不买股票,也不懂这方面的东西。去年可转债火热的时候,我让他开几个空头账户打可转债他都懒得行动。我也是无语。
他说公司最近2年都在忙着搞上市的事情,在外面招了很多人专门做上市相关工作,还成立专门的证券部。然后管理层也是大换血,同时从外面招了一些履历很亮眼的“人才”和“专家”。这一切都是为了上市。让这些老同事甚为不满的是,新来的这些人才其实除了履历牛逼,其他也不见得有什么过人之处。他还特别提到,公司每年花200多万请了一个顾问,这位顾问的身份是算得上行业权威,然后这个顾问呢,每个月只到公司上1天班即可。
我朋友说,这还不是关键。关键的他们一天“被迫”忙着做“假报表”!!!而且是要做以前几年的,下面的人做的报表给上面审核,很多时候审核不过又打回去重做。搞得底层人员很是怨声载道,做报表的人经常利用午休时间在他们办公室抱怨这事。也就是说,这样做出来的报表,是要通过会计事务所审核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
简直丧心病狂!
我问他,那公司效益究竟如何?他说公司为国内某知名科技企业专门购置的几十台大型设备,在需求旺盛时,30多台设备不停机,工人三班倒。现在,巨头订单大量减少,开工的只有几台设备了。而且其他甲方爸爸也在减量,真实的报表相当难看。
我插了句:那招股说明书中的报表应该是非常亮眼的。请了这么多履历亮眼的专家,肯定要把公司说成是行业的亚洲龙头,哈哈。
然后再说到以前我在公司时的那些管理层。可能为了一些文件看起来很唬人,公司开始招兵买马,除了老大外,其他4个副总,还有10几个部长、副部长、厂长、工段长等几乎全部被架空或者流放,让新鲜血液全面接手公司管理层。但公司依然是那个公司,业务依旧是那些业务,甲方爸爸依旧是那些甲方爸爸,甚至有的甲方爸爸都过得很艰难。他说,这像极了《甄嬛传》,新妃子得宠,老妃子全部进冷宫。
我是2012年从该公司离职的。这公司什么样,我应该还是知根知底。作为完全依赖甲方爸爸的制造业,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我还在公司工作时,这家公司管理上也是相当混乱的,当时品质部就3名技术员,我就是其中之一。而我,也是那种大杂烩多面手技术员。班组内部质检技术我负责(手下还管理20来号质检人员)、甲方爸爸的售后技术我也负责,和技术部对接的新品开发品质部分也是我负责。所以我也不知道我当时究竟是什么岗位,什么职责,反正公司所有产品,有品控需求的,我都会参与一下。让我至今不能忘怀的是,那些日子,我经常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尾随自己的部门领导到甲方爸爸的公司认错背书。
大概2018年左右公司还有联系的同事就在说公司在筹备上市的事情。当时没在意,现在看来,这事儿是越来越近了。
本来这些事,我不应该公开说。只是自己目前已经作为一个投资者,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上市公司。我敢断言,像我老东家这种骚操作,且已经成功上市的,不在少数!而且这样的企业以后还会继续涌入。说不定我目前买入的股票中,就有这样的企业。也不定,哪天就炸一声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是创始人或者董事长,请不要为任何企业唱赞歌。避雷要诀是请一定怀疑且深度怀疑每一家你看好的公司,比你爱上它更为重要。即使错杀,也比你陷入他们为普通投资者编织的温柔陷阱中更为理智。我喜欢看上市公司的利空消息,不管是真的利空消息还是一些朋友信口开河张嘴就来的消息。
我觉得这比那些为公司、为管理层唱赞歌的言论更值得去思考和推敲。要是长期深度沉醉于这些赞歌中,我觉得离被割韭菜也不是太遥远。
最后,我还真希望能看到老东家能够顺利上市。当然,我会毫不犹豫申购一下,如果侥幸中签,或许是一笔意外之财。不过,即使出于那种念旧的感情,想让我长期持有它,哪怕是一手,我的答案是很坚决的:Never!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