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食物
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
都对它
毫!无!抵!抗!力!
它就是糖~
吃糖能让人开心
吃糖也可以给人补充“能量”
虽然糖能够带来快乐
但如果摄入过多,
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
澳洲一名导演
为了弄清楚糖对身体的影响
就亲自当小白鼠做实验
连续60天,
他每天吃40勺(约160g)糖,
(这个量是按照澳洲居民
摄入糖分的平均水平来定的。)
结果令人无比震撼。
60天后,他最明显的改变就是体型,
体重猛增了17斤,腰围暴涨10cm,
肚子上全部是有害脂肪。
新陈代谢紊乱,脸上长起了粉刺。
但与肉眼可见的变化相比
看不见的才是最可怕的。
体检后,他不但有了脂肪肝,
而且容易患糖尿病,
还有诱发心脏病的可能。
而在实验中,
他每天的卡路里摄入量和之前一样,
都是2300卡路里。
所以罪魁祸首,并不是卡路里,而是糖!
也许很多人会说:这是个别情况,谁每天没事会吃这么多糖?
但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吃的糖真的不多吗?
号称“藏糖大户”的 6种食物
日常我们摄入的糖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 新鲜水果、奶类、薯类和粮食中天然存在的糖,这是“好糖”,不需要担心;
另一种是加工糖,以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浆、葡萄糖浆和果葡糖浆等名称出现,这种被称为“隐形糖”,需要减少摄入量,而且它都大量隐藏在各种加工食品中,让人防不胜防。
1、浓缩果汁
浓缩果汁与原果汁相比
喝一口顶两口,
含糖量也至少飙升了一倍。
2 、速冲糊粉
单纯豆类等磨成的粉,
比如豆奶粉、藕粉、核桃粉等,
里面往往都加了很多糖来改善口感,
有的糖赫然排在配料表的第一位,
意味着糖的含量超过一半,比原料都多。
3 、多种零食
为了使口感更好,
很多零食都会添加大量的糖。
蜜饯、肉脯、能量棒、果酱、饼干等
都是含糖大户。
一盒160g的蜜饯含糖约20%;
两三块饼干的含糖量就超过了20g。
4 、糕点:面包、蛋糕等
为了保证香甜酥软的口感,
糕点中需要添加大量的糖。
以100g的普通果酱手撕面包为例,
糖的含量约占15%~20%。
5 、多种冷饮、饮料
看看甜筒、冰棍等包装的配料表,
你就会发现,
白砂糖、麦芽糊精、果葡糖浆等
都排在最前边,
这就说明了含糖量比其他成分都多。
6 、日常饮食
我们经常吃的炒菜中,
有不少就加了糖调味。
比如餐馆中的一份 红烧肉含糖40g左右、
八宝饭含糖80g左右。
一盘糖醋排骨,最少35g糖
一盘鱼香肉丝,也有30g糖
可以说糖在我们生活中无孔不入。
而根据世卫组织的标准:成年人和儿童每天糖的摄入量是25g,最好不超过50g。如果长期摄入的糖分过多,就会对身体各功能造成伤害:
腐蚀牙齿
导致衰老
尿酸高、痛风
血糖增高 、导致肥胖
促进癌细胞的生长
导致心血管疾病
大脑反应迟钝、影响智力视力
血液黏稠、血脂高、易形成血栓
影响身高、骨质疏松
损害免疫系统功能、抵抗力下降
日常如何控制糖分的摄入?
想要身体健康,身材苗条,
吃,是必须要抓住的重要环节!
上面那些我们爱吃的食物,
都是导致我们 摄入糖超标的元凶,
也是肥胖,危害健康的“好帮手”;
但同时摄入适量糖对身体是有利的。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必须要学会合理控制糖分的摄入。
而想要控制糖摄入,就要知道:
三餐中哪些食物含糖量高?
哪些零食含糖量高?
爱吃的水果、薯片、膨化饼干等
含糖量各是多少?
但因为我们不是专业的营养师
对摄入糖分是否超标拿捏不准,
也不会看食物的营养标签
如果不会吃,
就很容易掉进“隐藏糖”的陷阱。
所以,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
饮食结构,合理摄入糖分,
避免吃的误区,收获健康身体!
FitTime的营养师精心为自家粉丝整理了一期——三餐含糖食物分析指导 减少内脏脂肪课。内容包含:《三餐饮食打卡+糖量摄入指导+体质分析》。
你只需要拍三餐饮食照发给营养师,
就能知道自己:
日常摄入的糖量是否超标?
内脏脂肪是否超标?
三餐应该如何搭配调整?
体种久减不下的原因是什么?
体质最适合哪种减脂方法?
这些问题,营养师会为你一一解答!
合理摄入糖量,轻松瘦身,收获健康!
原价299元、限时0元:
三餐含糖食物分析指导
纠正错误饮食 减少内脏脂肪
拥有健康好身材
限时免费体验 仅限200名
想要吃吃吃,就能快速瘦的小伙伴
赶快领取课程吧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