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给出一个基本答案: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或标准的、或绝对的运动量,可以适合每一个人。因此,别期望有人告诉你一个具体的运动量,然后照着练就可以获得健康。运动和健康,都没有如此简单。
我们的年龄在增长,身体在变化,运动能力也在变化,每个人的运动目标还各不相同。所以,运动量也会随着具体情况而变化。
其次,我们要对“上了年纪”这个词进行定义。本文中的“上了年纪”,是指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部分人群身体衰老的情况比较明显,其基本特点是,普遍心肺功能较差,肌肉力量和耐力也差,肌肉流失严重。
因此,必须针对上述身体情况和特点,来考虑“上了年纪”之后的具体运动量。
什么是“运动量”?
百度百科“运动量”词条,是这样说的:
从严格意义上讲,体育锻炼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并不单纯取决于运动量,而是运动负荷(“运动量”只是一种通俗的叫法)。组成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
实际上当我们问“什么样的运动量对身体好”时,实际上想知道两个问题:
第一,具体应该采用多大的运动量,才适合自己;
第二,在这样的运动量下,能否达到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或提升运动能力的目标。
参加有氧运动,如何把握运动量?
我们先来看一看,国家体育总局在《全民健身指南》中对于中老年人有氧运动的建议:
以中等强度运动为主,运动时心率较安静时增加10%至20%,或控制在100至120次每分钟。
每周运动三次,每周运动150分钟以上。
这个运动量建议,是面向大多数中老年人的。但如果你是常年保持着运动健身习惯的中老年人,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更高强度和更大运动量的锻炼。
但是问题来了:假设某位老人,每周运动三次,按照上面“每周运动150分钟”的建议,一次的运动时长将达到50分钟。就算一周运动五次,每次时长也将达到30分钟。
对于刚开始锻炼的中老年人来说,如果参加慢跑,想要一次达到这样的运动时长,是有很大困难的。怎么办?有两个办法:
(1)在起步阶段,不必强制自己要一步到位达到规定的运动量。比如不必要求自己一次跑5公里,或者一次跑30分钟。
(2)保持运动时长,但运动强度可以降低。比如跑不动、心肺受不了,那就改为走跑结合,或者纯快走,或者快走和正常步速交替。
总之,无论你参加哪项有氧运动,都应将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控制在当前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随着体能和心肺能力的改善,逐步提高。
贴士:有氧运动中,对运动强度最简单的控制方法就是“谈话法”。
无论你参加哪项有氧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尝试用短句或短语和伙伴交流,如果能够较为顺畅地对话,那个速度就是合适的。如果感觉对话有困难,那就降低速度。
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运动,那么就尝试背诵一首五言诗。不要求背得流畅,只要一次能说出一句(也就五个字),说明当前速度可接受。
参加力量训练,如何把握运动量?
力量训练,要比有氧运动复杂一些。运动负荷的大小,涉及的因素很大,主要有阻力大小(负重)、组数、次数、组间休息时间和总容量(一次力量训练累积的总重量)。显然,要考虑这么多因素,对于没有运动经验的中老年人来说,是非常难把握好运动量的。
实际上,不仅仅是中老年人,任何年龄阶段的锻炼者,都要严格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宁可保守,不要激进。只不过中老年人,要更加谨慎。
具体做法是,至少在刚开始阶段,多做尝试性训练,原则是“就轻不就重”,即一次练的时长可以短一些、组数和次数可以少一些、负重也可以小一些。而且,从自重训练、徒手训练开始,是非常好的入门训练方式,并非一定要大重量、大运动量。
训练结束之后,看看身体是否有正常的疲劳感,且可以在未来的两三天内自动消除。
如果感觉很累,那就要多休息几天,直到完全恢复。在下一次训练时就要减少运动量。如果感觉很轻松,甚至一点也不累,那么下一次可以适当增加一点运动量。在反复的尝试之后,你就会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基本的力量训练方案。
贴士:国家体总《全民健身指南》中的建议是,老年人应参加小强度力量训练,最大肌肉力量50%以下,每个部位重复8-12次,或徒手力量练习。
结论
中老年人健身,必须从自身健康状况和体能水平出发,并没有绝对的、固化的运动量。适合自己的运动量,才是最好的运动量,也就一定能够使你的身体健康状况得到更好地改善,同时提升运动能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