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理工男,财报的基础是不打折扣的零蛋。在接触《手财》之前,对财报知识是一窍不通,甚至连F10 的数据都无法逐一看得明白。
这就是我的基础。可见,我太需要被“手把手”教了。
一切事情都像被一根线一样牵引着。2018 年10 月10 日,我在浏览今日头条时无意看到雪球这个APP ,然后就进入了雪球。为啥我记得这么清楚?其实是2020 年10 月10 日登陆雪球时,雪球给我推送了两周年事件纪念信息。最开始在雪球也是瞎看看,也是在某一天,雪球给我推送的信息流看到一条关于一个球友晒唐朝新书《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的信息,然后跟风买了一本。至此,这根引导我进入价值投资之路的无形的线就愈发变得清晰可见了。
这时候,大家应该能够猜到后续故事了。是的,在我读完《价值投资实战手册》后,特别是后半部分企业分析案例时,我突然发现,原来财报可以告诉我们这么多的信息。我瞬间对财报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又顺着这条线,我买了唐朝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一切来得这么顺其自然,但一路上又不是那么一帆风顺。零基础啃财报跟探索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没有什么两样。但直到现在,我依然很庆幸的是我没有把这条线给掐断,而是一点一点往下捋。
读完第一遍,了解了财报的框架;读完第二遍,接触了财报的隐藏信息;读完第三遍,发现了别有洞天!也是在读完第三遍之后,我才有勇气手扶键盘,敲下这些文字。因为,我认为这就是一本教科书,而不是武侠小说。读小说可以浮光掠影地过一遍,至于能储存多少东西在大脑中,那不重要,重要是的在当时阅读者被带入了情境中就可以了。而教科书有教科书的读法:划线勾重点、记笔记、反复阅读思考、勤查资料扩展思路等等步骤一个都不能少。否则,你就无法真正学到核心的东西。
但教科书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太严肃了,让人读起来非常吃力。甚至,教科书被誉为最佳催眠神曲。在读书期间,你有没有过看着看着就打瞌睡的经历呢?我认为教科书确实具备这样的能力。然而,能把教科书写得如同和朋友聊天一般,恐怕只有唐朝了。至少目前我遇到的就只有他。
《手把手教你读财报》文笔风趣幽默,但又不失严谨。唐朝在写作时里面加了很多通俗的、易懂的文字来阐述财报中那些干瘪的、拗口的专业术语。我起初不知道怎么总结这样的风格,后来看到网友们都叫这种风格为“中翻中”。这就太贴切了!我们在平常生活中也遇到中这样的场景: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对一个毫无该专业知识的人滔滔不绝地讲解自己的见解,在一通唾沫星子飞溅之后,听者确实一头雾水,然后淡定地回答:请说人话。
是的,这种跨专业的交流就如同鸡对鸭讲。而作为一个刚接触新领域的零基础人士,“中翻中”或者是“说人话”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为很多人能够坚持下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保障。
另外,《手把手教你读财报》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观念:财报是用来证伪的。按常理,我们读财报,研究财报不就是为了证明公司和财报描述的一致吗?而且,我们接触的很多事情,也都是从证实的角度出发。从证伪的角度出发确实来得新奇。
我也是在读完第三遍后,才对这句话有了一个自己的理解。
证伪,对两类投资人群(财报底子弱、财报高手)都适用。而证实,则对财报知识要求相当高,初学者根本不适用。
为什么这样说?
对于证实,你必须一五一十地弄明白财报中的每一个数据:它们怎么来的?为什么是这样?这对看财报的投资者要求非常高,除了要熟悉财报的结构,对财报的编制和会计准则也都必须做到游刃有余。而作为投资者,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或者说想在短时间达到这样的水平是非常有难度的。
而对于证伪的要求则完全不一样:我只需要以我现在的水平来质疑你。一旦我觉得你有问题,那么我就排出你,而不管你到底有没有问题。是的,这样看起来有点武断了,可能会误杀非常多的优秀企业,但是这也成功地保护了自己—挣自己能力范围的钱,而不在我能力范围内的,对不起,我不要。 正如一句比较流行的话:“我不要你认为,我要我认为”!这对投资者的要求就简单多了。随着自己能力的提升,优秀企业被误杀范围会越来越小,在整个过程中,投资者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地位。
证伪,就是这么简单。
对于这本书,我很肯定地认为我还会读几遍的。我也深信,每当我再多读一遍,我又会发现一些新的有用的东西。当然,这本书依然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
最近有点低产。是的,国庆期间阅读少了,并且最近也在专攻财报知识,可能写的东西会少一些。但是,挖过的坑,还得自己填上。所以,1000本书,1000篇读后感,没有丝毫改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