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召唤”
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共同语言之一
某种意义上
广播体操是几代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尽管敷衍态度写满脸
但还是要“一操再操日日操”
跟着领操员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上演一场千人尬舞
趁着转体运动的时候还能瞄一眼
三班的金城武,四班的周渝民
此外,还有各类花式广播体操轮番来袭
结合街舞才叫真时髦
画风换太快就像龙卷风
而占据整个青春回忆的广播体操
其实是个“混血儿”
中国广播体操史
广播体操,最初还只是个外来的“混血儿”。19世纪,德国“体操之父" 路德维希杨自创“杨氏体操”,让原本只属于有闲阶层的体操走上了大众化之路。
1925年,美国一家保险公司为了增强客户体质减少成本,开始在电台广播中设立体操栏目,吸引了大批民众。之后,日本“有样学样”,政府助阵强势推广,全国转播,其洗脑之迅速,秒杀微商代购无数。
到了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一穷二白,国民人均寿命只有35岁,全民身体素质实在太差,抗美援朝时期,满腔热血的青年们甚至无法通过入伍体检。面对这样的局面,正好这时中华体育总会收到一封手写报告,而写这封报告的就是一名叫杨烈(中国的杨氏体操发起人),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姑娘。
热锅上的体育总会领导们看完后一拍即合,决定要改良“辣椒操”,几经波折,1951年11月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了。从此,这项运动在后来那段集体主义的年代里落地生根,发扬光大。当时的口号就是:“一操再操日日操,操到身体好!”(别瞎想,口号就是这么念的)
日语“广播”的发音,非常类似汉语的“辣椒”,因此就把这种体操称作“辣椒操”。
之后,体操style跟随时代潮流不断推陈出新。第三套广播体操模拟工农兵动作,第五套以毛爷爷语录为BGM。改革开放之后,第六、第七套广播体操更是借鉴了迪斯科和霹雳舞的经典舞步,一般人还真不一定能跳得来。
我国人民的人均寿命也像吃了“成长快乐”,从当年的不足35岁,直接上涨到67岁!整整多出了30余年的寿命。
完爆各类“网红操”
广播体操,这个早在十年前就融合了功能训练、体态矫正、核心强化、心肺提升于一身的运动,将你的心肺、跳跃能力、髋关节灵活性、体能在同一时间进行轰炸。
热情的网友曾经做过一次实验
要是你能接受1.25倍的速度
那广播体操半小时的消耗
就可以达到320千卡
比慢跑半小时要高一半
灵活性超出「郑多燕」两条街
郑多燕的操课设计更多是围绕「髋部」展开的单关节运动。虽然跳着很累,但是没有调动多个肌肉协调工作的动作,而我们广播体操的每一招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胸、肩、背、腿、髋五个部位出发,看起来简简单单动作同时包含了胸椎灵活性伸展、深蹲、肩部强化的元素。
核心动作完虐「腹肌撕裂者」
当你还在跟 P90X 「腹肌撕裂者」做着疯狂转身,235 次垫上腹肌训练的时候。
我国的广播体操已经将「筋膜训练」这种高阶训练理论引入课程设计了。让身体产生扭转,提高对「核心」的控制能力,让你轻轻松松站着就能练腹!
矫正体态比「美丽芭蕾」更轻松
凡是被「美丽芭蕾」摧残过的小仙女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
斜方肌变大
肩胛骨更加疼痛
试试广播体操吧!动作设计简练干脆利落!
事实上,北京市开展「工间操」倡议早在2008年就已发出,不过积极响应的单位不多,K妹公司有幸一直坚持了下来。
只要前奏一响,当年那个拒绝做操的少年又仿佛回到了昨日的操场。
再做一遍广播体操吧,你会发现,认认真真做一遍这操,原来是会出汗的。也是这操,真真正正陪自己走完了整个青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