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次数训练法则蕴含着一个有趣的矛盾:在训练搭档的协助下,你可以更轻松地完成一次训练动作,而恰恰是通过让一次训练动作变得更轻松,你却使一组训练变得更艰难,也就是达到了更高的训练强度。
毋庸置疑,强迫次数训练法则是提高训练强度,进而更好地促进肌肉增长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表面上看起来,如果用“助力次数”来命名这个训练法则可能比“强迫次数”这个名称更贴切一些。
不过,“强迫次数”能更好地彰显你采用这种高强度训练法则时的主观感觉,并且也更为恰当地表明了你是在用常规训练做到极限之后,仅仅在最轻微的助力下,继续超越极限。也就是说,你是在本应该停下来休息的情况下,被迫继续训练。
强迫次数训练法则的定义
强迫次数训练法则就是当你在一组训练过程中,用初始负重量做到力竭之后,由训练搭档施加恰到好处的轻微助力,协助你继续按照之前的方式做几次动作。
这个训练法则的关键因素就是训练搭档施加的助力一定要恰到好处,既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此外,做强迫次数时应该保持和此前做的训练动作同样的动作节奏和严格的动作规范。
因此,那些对你的力量水平有深入了解的人,才是最理想的训练搭档。训练搭档还需要随着强迫次数的进行,随时增加更多的助力。
比如,当你用初始重量做8次动作并达到力竭之后,在训练搭档的助力下继续做4次强迫次数时,训练搭档在每一次强迫次数中施加的助力都是不一样的。
和另一个常用的高强度训练法则——欺骗动作训练法则一样,强迫次数训练法则也并不适合所有的训练动作,比如,当你做硬拉、箭步蹲行走和杠铃划船动作时,要求训练搭档施加助力就是不切实际的。
好消息是,在一些无法采用欺骗动作训练法则的训练动作上,恰好可以很好地采用强迫次数训练法则。比如,大多数胸部训练动作(如上斜卧推、哑铃飞鸟和双杠臂屈伸),以及很多腿部训练动作(包括杠铃深蹲、哈克深蹲和腿举)。
比如做杠铃深蹲时,训练搭档需要紧贴在你身后施加助力;而做哈克深蹲时,训练搭档则是站在加重块旁边施加助力。其实,除了使一次训练动作变得更轻松之外,训练搭档还可以通过施加反向阻力来使一次训练动作变得更艰难。
比如,在一组训练的最开始,就可以让训练搭档施加反向阻力来提高训练强度。在这种情况下,训练搭档还可以通过递减施加的反向阻力来达到类似采用递减组训练法则的效果。
采用这样的方式训练,可以确保一组训练中的每一次动作都是倾尽全力去做的,而不是刚开始完成起来很轻松,最后达到力竭就停止。
肱三头肌做拉索下压动作时,训练搭档既可以通过下压手柄来助力,也可以通过上推加重块来助力。在有些单侧训练动作中,你还可以在没有训练搭档的情况下采用强迫次数训练法则。
强迫次数训练法则基本要点
训练搭档只能在你做到力竭的情况下才开始施加助力。训练搭档只能施加足以帮助你继续完成和之前同样节奏动作的最轻微的助力。
做强迫次数时应该确保和正常做训练动作时同样的节奏。当训练搭档施加在重量上的力量比你更大时,就应该结束一组训练。
强迫次数训练法则的技巧
并不是所有的训练动作都适合采用强迫次数训练法则。比如做杠铃硬拉和箭步蹲行走动作时,训练搭档就很难恰当地施加助力。
恰当地结合采用反向阻力和正向助力,可以达到更高的训练强度。做单侧训练动作时,你可以用另一侧肢体施加助力,在没有训练搭档的情况下做强迫次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