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晚,由西安开往喀什的K169次客列上,一名女大学生突发疾病昏迷不醒,直至休克。紧急时刻,中国石化西北油田一名倒班采油工人,凭借工作中掌握的“心肺复苏”技能,成功救助休克女大学生,一时广为传播。
图为芦涛(戴肩章者)在对乘客病人施救中
当晚,K169次客列正从甘肃境内柳园站驶入到新疆境内。21:25,列车厢里突然响起广播:7号卧铺车厢有一名女乘客不省人事,需要医务人员前来救助。
这时,在卧铺15号车厢内的芦涛,由于被乘务员委派为临时“治安联防”员,对广播信息较为敏感,立即跑往7号车厢,进行查看。
到现场后,芦涛发现女乘客浑身抽搐,双拳紧握,脸色煞白,口吐白沫。危机之中,芦涛利用工作中培训的施救步骤,进行呼喊、触摸颈动脉等方式,判断女乘客的意识。
图为芦涛在对乘客病人施救中
随后在乘务人员的帮助下,将女乘客移至通风、平坦处,继续施救。经过掐人中无效后,芦涛用手指抠出女乘客口中异物打开呼吸道,但还不能判断其有呼吸。
紧要关头,芦涛果断采取工作中培训的“心肺复苏”技能,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按压30次,配以2次人工吹气。操作两个循环结束后,女乘客面部渐有血色,开始恢复意识。
当晚23点多火车到达哈密站,在此等候的“120”救护车医疗人员上车给女乘客做检查,并补充适量的葡萄糖,女乘客的情况逐渐好转。
图为芦涛在对乘客病人施救中
现场医生诊断女乘客为“急性癫痫”发病,对芦涛采取的及时、合理的救助措施给予高度认可和评价。
午夜时分,列车疾驰在南疆大地,女乘客的病情稳定下来,也使现场人们心里的一块石头放了下来。
列车长袁小龙根据车票信息和了解得知,芦涛是从中原油田濮东采油厂前往西北油田采油一厂倒班队伍中的一名采油工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工作中参加过“现场救助”和“心肺复苏”技能,同时持有“红十字会救护员”证书。21岁的女乘客是正在实习的大学生,在返回喀什家乡途中突发疾病,幸好得以及时救护。
芦涛持有的红十字会救护员证
芦涛健身成长记
1998年退伍回来开始接触健身,在同学开的濮阳第一家铁馆健身房,他当过兵,体能好,什么器械都能玩下来,同学看到了,于是他们两个老同学就开始组队,一起练起来了。
2000年,芦涛以胸肌手臂为主,每天中午上班前练两个小时,然后再去上班,一直坚持,体重由退伍回来的67.5公斤,长到75公斤。
2004年,偶然机会,一个健身房招健身教练,他去应聘,就做起了巡场教练,开始指导会员,并加强了营养和加大锻炼力度,体重长到了80公斤。
2007年他们的城市又开了家很大的健身俱乐部,他就去毛遂自荐,应聘成功,做起了私人教练,指导会员的同时,包装自己,推销私教课程,带卖营养品、运动手套和运动背心,并学会了单车、杠铃操,不忙的时候也带团课。
2011年参加比赛,获得河南省健美健身锦标赛第五名。
2012年又参加了一次河南省健美健锦标赛,获得80㎏季军。
2015年考取AFAA亚洲体适能私人教练、普拉提、美国军事体适能专家等证书,
2016年参加了JOINFint产后训练师培训,并取得了证书,本源训练师,跟苗震老师学习了诺亚弟拉伸课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