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健身的朋友喜爱高蛋白饮食。
感觉每天不吃一大块鸡胸肉(好朋友是西兰花)、喝几勺蛋白粉,铁就白举了,大胸和大膀子就遥遥无期了。
其实这样吃,既费钱又伤身!
健身时如何补充吃蛋白质?还是听专业人士给你讲讲吧。
由于很多健身爱好者同时也是西式餐饮爱好者,我们以西餐举例说明。
先看看去除动物制品 (也就是优质蛋白类食物) 之后的三餐,有多少蛋白质。
如果把瘦肉、鱼虾、禽、蛋、乳制品以及加餐考虑入内:
1杯、1勺、3oz (盎司) ,大概是这么多:
一个非运动员成年男性,体重80kg,日常运动活跃,所需蛋白质为0.9~1.2 g/kg,也就是72~96 g/天。
有人说,植物性蛋白吸收率很低。事实上,这一数字也可达约70%~80%。
那么,即使不考虑植物性蛋白,动物蛋白的摄入量也非常接近日常所需了。
何况,你会一餐只吃85 g肉吗?
这才是你的日常吧
所以,如果没有过度节食,一般不存在蛋白质摄入缺乏的问题。
即使在硬拉20×8 + 引体向上 15×8 + 屈髋划船15×8 + 坐姿单臂划船 15×8 + 9km/h×30 min跑步机后,你也不需要额外补充那么多蛋白质。
可是有人说,练得那么猛,我饿啊,还不能多吃几块肉了!?
容易饥饿,可能是其他食物没吃够。
比如为了减脂而砍掉很多的碳水 (主食) 、蔬菜油脂过少等,都会使一餐的饱腹感大打折扣。
之前的文章也提到过, 碳水不足,蛋白质的合成利用也会打折扣,会产生糖异生作用; 也就是当柴火烧,为身体供能。你昂贵的蛋白粉就这样打水漂了。
有的人说,我好像没有这个问题啊。
那是因为你吃的蛋白质太多了,所以在供能的基础上,也发挥了蛋白质应有的肌肉合成修复作用。
但这样吃,不仅不经济,长期过量摄入蛋白质还会带来很多问题——
●能量过量摄入,不利于减脂时期的能量负平衡
●钙质流失
●高胆固醇和高心血管疾病风险
●癌症风险增加
●肾病和肾结石
●便秘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轻体力劳动人群,也就是办公室一族,每天大约100 g肉已经足够了,优质蛋白1/3即可。
01 /
运动前3~4小时
保证正餐中蛋白质摄入。
02 /
运动前1~2小时
1个鸡蛋白、约100 ml的低脂/脱脂牛奶都是可以的。
03 /
运动中
无需补充。即使是运动员,也没有充分证据表明这是必要的。
04 /
运动后30分钟之内
这个时间是补充的黄金时期。配合碳水化合物,效果更佳。
可以吃哪些?吃多少合适呢?为了便于大家操作,还是用实例说话。
● 1小杯无糖酸奶 + 1个小的水果(可以是当季的苹果、梨、葡萄等)
● 1小杯脱脂牛奶 + 1小方块黑巧克力
● 1 小片低脂奶酪 + 1片白面包
健完身,去附近的便利店买一盒低脂/脱脂牛奶就可以了;没必要买蛋白粉;已经买了的话,可以作为便携补充。
看看营养标签,运动后摄入别超过4g就行,毕竟你还有正餐呢。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点,我对健康膳食理念的体会。
平衡意味着多样化的和谐。
在膳食方面,平衡需要食材的多样化,同时满足各类食材适宜的摄入量。蛋白质只是众多营养素的一种,过犹不及。
胃的容量有限,如果以蛋白质饱腹,可能会出现主食摄入不足,从而带来纤维素、维生素摄入不足等诸多问题; 而这些未能充足摄入的营养素,对健身之后的组织修复有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