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郭董的专访相约一月有余才得以成行,因为郭董坚持要专程从台湾到北京进行面对面地采访,以示对记者的尊重。
迎面而来的郭董,一身墨色西装配暗红领带,微微花白的头发,面露浅浅的笑容,身形挺拔,举止儒雅。两个小时的接触便可看出郭董是个不折不扣的“科学狂人”,谈及自己的经历一句带过,说到产品、说到研发、说到绿能健身设备科技就打开了话匣子。
记者在整理材料时,竟在郭董亲手给的文字资料背后,看到几个手写的力能公式,郭董对研发、对绿能的执着与热爱可见一斑。
出生在台南的郭海滨,先后获得台南成功大学管理研究所硕士及台南昆山科技大学机械研究所硕士,所学的专业是机电整合设计及工厂经营管理。
最初选择专业时,郭海滨对这一领域并没有太大兴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迷迷糊糊”,但经过之后的学习,他的兴趣愈发浓烈,渐渐喜欢上了这种动脑筋的感觉。
毕业之后的郭海滨并没有马上进入社会,而是在部队服了三年兵役。退伍之后,郭海滨依靠学生时代的机械工程学习背景,在一家生产草地飞镖及壁炉用具的中小型公司做厂长。
郭海滨所设计的用来生产草地飞镖金属杆的专业机器,比传统的加工机械效率增加了两倍多,也正因如此,郭海滨的能力得到了许多客户的肯定,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就这样做了五、六年的时间,郭海滨也赚了人生第一桶金,但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公司于 1978年关闭了。
第一家公司关闭之后,郭海滨开始寻找下一个出路。从一定角度来说,草地飞镖属于运动用品的范畴,郭海滨也正是因为飞镖而对健身器材产业有了一定的了解。
上世纪 80年代的台湾,跑步机正在健身爱好者中慢慢流行开来,郭海滨也开始涉足其中,在 1985 年设计了第一台高斜度坡角的家用人工跑步机,这种原始的跑步机依靠人体的重量位能让使用者在机器上运动,通过皮带来控制速度变化,但必须通过使用者自行推动扶手来进行操控。
那个时候郭海滨还没有为自己的产品创立品牌,年销售量就已经达到几万台,这和美国市场强大的购买力有着密切联系。正值健身风潮在美国盛行之时,郭海滨带着自己的产品进入美国 Target Store,获得大卖。接着他又首创设计出交流感应马达,达到恒定配速功能,郭海滨也以此获得美国和台湾地区专利。
当时美国同业者仍在生产需通过手工方式更换阶段式皮带轮的有段变速产品,郭海滨凭借其所设计的与其差异化的产品,作为原始设计制造商开始贴牌欧美的一些国际厂商。
美国同业专利以手动人工改变速度
NO.224为马达阶级式皮带轮 NO.64为滚轮阶级式皮带轮 NO.228为皮带
(时保雅)美国专利
NO.15为转动手柄带动马达位移,改变马达皮带轮最底部直径大小以达到变速效果.
*NO.5、8 为马达皮带轮用弹簧可左、右伸缩位移,而皮带长度固定,当马达离开前滚轮皮带轮距离较远,则因马达左、右皮带轮被皮带挤压而致马达皮带轮最底部直径变最小而速度最慢,当转动手柄带动马达位移离开前滚轮、皮带轮距离较近,则皮带直径变大速度变快。
台湾制造业多从代工开始发展,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台湾成为代工基地,并享有制鞋王国的美誉。除了制鞋以外,台湾代工也孕育了很多盛极一时的代工厂。
但代工毕竟是趋低廉劳动力而居,因此当出现拥有低廉劳动力土地的投资环境时,为了继续存活,他们会主要通过迁徙到更有竞争力的环境、提高附加价值、转型发展自有品牌这三种途径来改变原有模式。代工的确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贡献,也为转型品牌打下了稳固的技术及产业基础。
实际上,大多数台湾健身器材商从代工进入这个市场,是以物美价廉取胜,随着制造业演化发展,许多厂商被迫转型或淘汰,过去只要有能力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降低自身运营成本就可以生存,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质量、设计、产品形象等各方面要求都越来越高,只有面面俱到的厂商才能在这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生存,获得一席之地。
现在的商用健身器材,不单要耐用,还要有吸引人的外型、更优质的用户体验,高质量耐用、触控屏幕、上网功能、虚拟现实的跑道等,都只是最基础的标准功能,只有超越业界的稳定质量标准并发展出自身特色才能出类拔萃。
“所以时保雅对于质量的要求,是站立在超越市场标准的审视角度上,每一个零件都必须通过场内的检测,一颗小螺丝钉及标签贴纸的黏性都绝不能大意马虎。”郭海滨强调。“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时保雅最基本的门槛。
“三十年时保雅,创新真的很重要”
从 1980 年初创到现在的时保雅,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的时间。1995 年自创品牌 SportsArt 锁定高阶商用健身器材,2010 年便营销全球 80个余国家,在 2011 年时,品牌多元发展进入康复医疗设备领域,2012年 SportsArt 品牌多角化经营健身、康复和绿能。
现在,时保雅位于台南总部的厂房面积有 15000 平方米,子公司和仓库遍布世界多个角落。企业的优良发展与品牌实力始终挂钩,时保雅拥有近七十名工程师,做到 100% 自主研发,只有产品设计是聘请国外优秀设计师来进行创作,目的是为了让产品更加国际化。
尽管有的产品设计师起初并没有答应为郭海滨的产品进行设计,但是在了解了郭海滨的绿能产品理念之后,设计师被其打动,主动要求为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技术方面有时候差不太多,但外形的东西属于艺术,我们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们跑步机的设计师是法拉利的设计师。”产品创新是时保雅一直在做的,也是郭海滨始终坚持的信念,时至今日,时保雅已经享有一百多项国际专利。
“2010 年前,我们专注于产品质量,现在我们专注的是产品创新和产品品质,我平时 50% 以上的时间在忙研发,创新真的很重要。” 我们十几年前就花了一亿多台币做了自动仓储系统,因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生产线来满足一百多种机器的配件生产。当时,我们是这个行业里第一个和汽车生产车间有着相同自动仓储管理的公司。四万多种零件,如果有需要的话,几分钟之内就能找到。
台南总部厂房
除此之外,就算是已经停产的机器,我们也会保证至少七年内有可以更换的零件供应。”高标准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不苟的企业理念,促使着时保雅始终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成品自动仓储系统是一种经由电脑控制处理设备,记忆物料存放的位置,利用无人搬运车系统、自动存取臂与条形码扫描设备,不需人工拣货或上架,通过电脑控制可自动存取货物的系统。其优点为节省空间和人力,以及提高作业效率。
时保雅以跻身全球健身器材制造商用市场,占据领导地位为目标,主要目标族群为连锁健身俱乐部、饭店、学校、地产及政府机构。为了不断扩张成长,并强化对各个市场的掌握,时保雅在许多重点市场都设有子公司、物流仓库,并派驻有专业经理人,旨在对当地市场脉动提供最实时的响应。
“八年来,我一直在想怎么做环保”
最初只是因个人专业而进入健身器材产业,但随着产业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郭海滨已经和健身行业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抽离不开了。
2005~2010 年,美国运动医学研究报告显示,规律的健身运动可以使身心状况得到改善提高,是预防医学中的重要一环。郭海滨了解情况之后,决定全力投入并发展医疗康复器材,为亚健康人群服务。
后来,为缓解全球变暖、响应节能减碳的号召,郭海滨带领着他的团队投身于此,首创设计了能够将人们健身运动体能的 75% 转换为电能,进而与电网结合并优先被使用的绿能健身器材,这一创举获得了美国UL、欧盟 CE 唯一认证,每一台绿能健身器材都可以被视为是以人的体能为燃料的微小型发电厂,同时绿能健身器材还结合(时保雅 SA WELL+)云端技术,将人体生理数据及造电数据传送到时保雅大数据库中供个人或医生参考。
绿能健身器材的问世,可以说是引领了健身行业的一个新方向,为了鼓励会员们使用绿能健身器材积极健身,健身俱乐部还创造出新型的奖励制度,即以会员运动所创造的电的度数提供相当于电费的奖金,建立了与俱乐部良性双赢互动的的商业模式。
“考虑到未来的子孙后代,八年前的时候我就在想怎么为环保做一些事情,我们公司的愿景不只是在运动方面,也在想怎样能够在运动的时候为地球母亲做点贡献。每一台绿能跑步机都是微小型发电厂,能够自发电,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这样的跑步机,是中国人的骄傲。”
今年年底即将上市的绿能跑步机 Verde,现在已经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注,它是结合科技、环保、质量、工艺于一身的机台,它的时尚外型来自于意大利的知名工业设计师 Christiano。
Verde 机台结合精品工艺以及环保功能,机台本身将使用者运动时产生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再将电能输入电网,与之结合并优先被使用,这是全世界首套将使用者运动时产生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高达75% 的转换率保证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英国健身房业主甚至运用(时保雅 SA WELL+)云端系统延伸新的商业模式,统计会员所生产的电能,以其换取如饮料与会籍月费等福利。
以 2000 平方米的健身俱乐部来粗略计算。俱乐部每天营业 12 小时每月电费 2 万,使用绿能跑步机后 75% 的力能转换电能,每年可节省 18 万元电费,这样的绿能产品对俱乐部管理者来说是莫大的福音。
这样前沿的产品,其问世过程必然经历过许多磨难,团队花了五年多的时间做实验,设计了多种组合只为找到最佳的一个,申请美、欧的标准也花了三年多的时间,这也是因为之前并没有人做过类似的机器,相当于小发电机的跑步机着实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经过重重改进之后,产品模型在去年最终确立,今年三月份生产出第一个样品。当绿能跑步机的产品雏形第一次展示在公众面前时,便吸引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即将与绿能跑步机同步问世的革命性产品还有世界上第一台集楼梯机、脚踏车、椭圆机为一体的全新设备 Verso。
不管是楼梯的高度还是链条的直径,再或者是椭圆机的x 轴和 y 轴,都是可以调节的,这样一台设计缜密的机器,概念来自于医疗康复,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形态都各不相同,所以对机器的需求也存在着区别。
“想要为这个产业做一些差异化的产品,既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找一些新的亮点。”绿能健身器械的问世是健身行业的一次新变革,健身器械的改革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将带来重大变化。
郭海滨对时保雅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对整个健身行业的明天也信心满满,“健身真的是让你健康的行业,是没有污染的行业,我觉得很不错。”
放眼全球,时保雅俨然是一面代表中国品牌的旗帜
1995 年,时保雅(SportsArt)品牌正式诞生问世,并一直发展到今日且势态良好,着眼于全球市场的郭海滨,率领着时保雅在全球范围内都做出了不菲的成绩。“我遵循着‘农村包围城市’的原则,因为美国是最大的市场,直接进入的话会很困难。
美国IHRSA展会
早期便选择从欧洲市场开始,因为欧洲有许多小国家,可以先拿它们作为切入点。第一个选择的是荷兰,时保雅拥有着相比于当时一线品牌产品更优的性价比,借此一举打入欧洲市场,并在其中造就亮眼成绩。
到 2009 年的时候,时保雅就已经在全球八十多个国家营销了。”郭海滨的战略在现在看来,算是很成功的,“在台湾,那个年代的健身房有很多附属品,就像是亚力山大,健身不单是健身,不过现在的健身俱乐部都比较细化了。”
德国MEDICA展会
北美市场作为健身器材市场的“一级战区”,国际大品牌同台竞争,若想要做出优异成绩,除了产品质量外,更需要突出的是品牌形象及人脉通路,因此时保雅美国子公司为了能扩大市场占有率采用各种方式在线上和线下经营品牌形象、积极推广。
除了二百余家经销商的销售外,还拉拢了商用市场的知名专业经理人加入,协助时保雅打入大型连锁健身房和五星级酒店。美国在金融风暴之前,家用健身器械的购买大概占了市场的 60%,后来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专业健身房的出现占据了比较大的市场份额。“家用健身器械和健身房用健身器械是有一定的不同,我们目前主要侧重于商用健身器械。”
时保雅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取得的优异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旗下的众多产品曾在美国、德国、台湾、大陆等所举办的评选中获得各种奖项。在其产品所销售的国家和地区中,时保雅都有着良好的市场口碑,尤其是在以制造业著称的德国,也有着十分优秀的市场表现。
德国身为高质量制造国,客人对质量的要求向来都很苛刻,若能取得德国客户的认可,便是对时保雅的极大肯定,也会为时保雅未来拓展奠定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时保雅以高质量、高性价比、高新科技的产品来吸引德国客户,以期获得他们的青睐。
时保雅坚持 100% 产品自主研发与创新,从研发设计、测试到组装、生产,全程一条龙,产品在符合ISO9001、ISO14001 及 ISO13485标准的基础上,各种国内外奖项加持,质量和设计都是其优胜于其他竞争者的主要因素,可谓是代工转型品牌的丰硕成果,最终凭借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独家专利产品赢得了市场的认同。
2007年获评第四届台湾优良品牌
健身产业发展的见证者
回顾起台湾健身行业的发展,郭海滨作为见证者,深有感触。
台湾健身行业最早起步的时候,健身俱乐部以商业联谊为主,外围的运动设施如网球场、游泳池等都是附属设施,1977 年的太平洋联谊社就是典型代表 ;之后专注于女性健康美身的俱乐部开始抬头,雅姿韵律世界成为行业先驱 。
1980 年成立的克拉克俱乐部是台湾历史上首家设备齐全的运动俱乐部,率先引进了心肺与重量训练器械,并应用美国俱乐部的训练营运方式 ;随着台湾民众对于健身的需求日益扩大,以亚力山大健康休闲俱乐部为主要代表的大众化健身俱乐部逐渐兴起 ;蓬勃发展着的健身市场,百货公司投资建造的俱乐部、小区俱乐部以及外商创建的俱乐部等各种形式的俱乐部百花齐放,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现阶段的台湾健身市场,大部分健身俱乐部分布在北部地区,这和人口聚集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情况有着密切联系,台湾对于运动指导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想要在台湾从事教练工作,财务管理、公共关系、专业素养、个人特质和组织行政这五方面的专业能力是必需的,不同层次的台湾国民体能指导员在专业素养方面的教育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同样都是有严格的标准来区别对待。
对比大陆健身行业和台湾健身行业的发展情况,郭海滨表示,大陆发展的速度可以说是以当时台湾的 10倍速度在成长,政府是健身行业发展背后的最大推手,国务院于 2016年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将休闲健身列为发展重点之一,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内需市场也进一步扩大。
但是相比于欧美国家而言,中国的健康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据数据统计发现,美国健康产业占其全国 GDP比重约为 3%,而大陆的健康产业现只占 GDP 总数的 0.8%,不过这也意味着大陆的健康产业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的高速发展情况有着令人感到兴奋的成长潜力。
文章来源:《健与美》杂志2017年12月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