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小编文章标题所说,骨盆不正走起路来就容易“歪歪扭扭”,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患者,就知道什么叫歪歪扭扭了。
>
>
这位患者明显存臀中肌力量不足和单侧腹斜肌过紧,导致了她骨盆出现旋转和侧倾,长时间的这种步态也难怪引起了她的膝盖不适。
>
在进行所有训练前,我们首先要找到训练的中立位。
什么是中立位?顾名思义其实就是我们在训练时使肌肉能够很好收缩且不易引起代偿的位置。
>
如果不在中立位进行练习,容易出现代偿,或甚至会加重病情和练出别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练坏了”。
我们骨盆的训练中立可以通过猫式动作来找:进行最大范围的“塌腰”和“拱背”后,找到最为中间的位置。
(当然对于可能本身骨盆-腰椎活动范围就受限的朋友,可能得康复师先帮你结果活动度的问题噢)
>
骨盆前后方向位置不良的调整
除了注重前后肌肉的平衡,更应该留意改变错误姿势。(因为骨盆前倾较为常见,以下较多针对骨盆前倾)
①拉伸
>
麻花式拉伸
②腹横肌和髂腰肌激活训练
(注意避免股四头肌发力)
>
手与脚相对,互相用力,腿往上踢时,注意是髂腰肌发力。
③壶铃单腿硬拉
>
④靠墙蹲起
>
骨盆旋转和侧倾的调整
强调双侧肌肉平衡,如果有很多肉眼看不出来的
①拉伸
>
②腹斜肌训练
>
③跪姿超人训练
>
超人跪姿,对侧手脚抬起,手膝两点支撑,膝下防止平衡垫。
④壶铃腰方肌训练
>
⑤控制训练
>
对照着镜子或者突然停止低头看脚,是否出现一只脚稍靠前,及时调整这一侧的骨盆前旋。
另外,小编在文章末尾提一嘴。
上次留言里有人提到上篇文章介绍到的几种自检方式,对于情况不明显或站立位才出现症状的情况不够适用。
的确,对于以上描述的这些情况,可能仅仅做之前简单的物理检查并不够具有针对性,所以在运动物理治疗中心,患者还需要进行专业的仪器测试。
通过脊柱核心仪器测试,除了针对性地测试出脊柱及骨盆周围肌群力量的差异,预测可能的损伤风险,还能将脊柱各方向活动度量化测试,找出骨盆各方向的过多代偿。
>
>
就像AT君在上篇文章里提到过,骨盆的位置不良会引起下肢一系列的问题。所以除了核心仪器外,还需要借助它——步态评估,来将问题暴露的更明显。
>
>
>
(图中患者骨盆左侧前旋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