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减脂经验不够的朋友一提到碳水化合物,脸色都不好了。现在网上抵制碳水化合物的言论满天飞,仿佛吃进多少就要长多少脂肪。
今天小编以科学的态度,教大家如何解决碳水化合物这个减脂饮食界的第一大难题。
看完这篇文章你可以现学现用,马上对你的饮食进行改造。
1
碳水化合物真的那么可怕吗?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淀粉类食物,就是常说的“主食”。包含大米、小麦、玉米、面条,还有根茎类蔬菜如土豆、山药、芋头、红薯等
吃主食容易长脂肪不是空穴来风。先了解下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是怎样的过程。
1、吃进碳水化合物
2、经过胃肠吸收变成葡萄糖
3、进入血液,血糖升高
4、一部分用作能量消耗,排出体外
5、剩下的转化为蛋白质或脂肪(大部分是脂肪)
6、血糖降低
7、感到饿
从1开始循环......
所以,过剩的碳水化合物绝对是脂肪的主要来源。
2
那到底该不该吃碳水化合物?
问题来了,既然吃了容易长脂肪,那到底要不要吃呢?
答案是当然要吃!而且要吃饱。
碳水化合物主要有两个作用。
1、 提供人体正常活动的能量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大概占到60%。碳水摄入量不够,不但会疲惫无力,还会变傻。因为大脑也需要消耗大量葡萄糖保持清醒高效。BBC曾做过记录片,真实记录了一个人不摄入碳水化合物,大脑变弱了。
2、 让胃有饱腹感,不再想进食
饿是在血糖低的时侯身体提出的抗议。碳水化合物经过消化吸收以葡萄糖的形式进入血液,使血糖升高,抑制饥饿感。
3
怎么吃才不会长脂肪?
只要能抑制糖转化为脂肪的效率,并延长饱腹感的时间,就能有效控制体脂。
做法就是:高GI和低GI的碳水化合物混搭着吃。
解释:GI意思是血糖生成指数,是反映进食后食物引起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
高GI和低GI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曲线
通过这个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吃了高GI的食物,血糖升得快降得快。
血糖降得快说明什么呢?前面科普了,血糖有两个去处,一是用作能量消耗,二是转化为蛋白质或脂肪。
短时间内,如果不是去搬砖,用作能量消耗的糖就很有限,大部分会被转化为蛋白质或脂肪。人体内蛋白质储存量也很有限,所以大部分会被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血糖降低最直接的生理反应就是感到饿,降得快也意味着饿得快,下一顿会吃得更多。更坏的结果是撑不到下一顿,中间加餐吃零食。
所以吃多了高GI值的食物,不仅短时间内更容易囤积脂肪,还因为饿得快,更容易吃多。
仔细想想,大多数人的碳水化合物来源是不是就是早上面包吐司,中午晚上白米饭?这3样东西是主食类GI值的前3甲,万恶的脂肪来源。
常见食物GI值列表
(均为100g食物,热量单位为大卡)
小编整理了常见的碳水食物GI值表,并给出以下建议:
1、你可以早餐用即食燕麦或全麦面包代替精制面包和吐司。(我在减脂期间的做法是每天早上用一盒250ml的牛奶泡50g燕麦。如果是女生泡35g燕麦就够了)
2、午餐和晚餐用红薯等低GI的蔬菜代替一部分白米饭。(我在减脂期间的做法是中午用红薯、玉米等代替一半的米饭,晚上用土豆、莲藕、南瓜、芋头等根茎类蔬菜代替所有米饭)
3、如果有条件自己做饭,煮白米饭时混一把糙米进去。(注意不要加太多,试着来,糙米口感差,突然吃多对胃也不好,建议糙米比例不超过3分之1)
方法无限多,你可以根据你的需求随意搭配。但要记住也不能只吃低GI的碳水,那样胃肠的负担太重。
一切的核心在于:通过高GI和低GI食物混搭,在摄入热量满足人体正常生理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食物的整体GI值,这样你就不容易屯脂肪。
一句话总结:种类多样,粗细搭配
>
小贴士:
快速识别高低GI值食物的方法
高GI食物大多经过了精加工,口感细腻,比如好看的蛋糕,精制面包,精米精面等。
低GI食物大多很原始,口感粗糙,比如红薯、地瓜、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