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找到一个能全面刺激到股四头肌四个头的动作,那毫无疑问非深蹲类动作莫属。
很多老鸟为了显摆自己的所谓经验,会列举出一系列的动作:颈前蹲、并腿蹲、相扑蹲、大半蹲、胯下蹲……等等各式各样的深蹲变式,叫嚣自己的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是如何的“外抛”,但唯独少有提及“股直肌”与上2者之间的区别练法。
要精确打击到股直肌,就必须知道股四头肌的肌肉解剖:
股四头肌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其余三个头(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股中肌)都起自股骨的不同部位。
股四头肌止点:四个头合成一条肌腱包绕髌骨,往下延伸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股四头肌的功能:屈髋和伸膝。
>
>
敲黑板!
整个股四头肌,有一个头是“头上长了只角”的,它就是股直肌。其跨越了髋关节和膝关节,以一个多关节肌的形态存在。
有且只有股直肌,帮助完成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屈的动作!
说到这,才能开始讲为什么在做深蹲时,股直肌一直处于“休闲模式”中。
引入解剖定义:多关节肌“力量性主动不足”
当多关节肌收缩作用于一个关节后,对另一个(或其余)关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多关节肌“力量性主动不足”。
把定义套用到具体案例上——
深蹲—>屈髋—>股直肌在近端收缩,形成力量性主动不足—>股直肌发力受限。
在股直肌本身就不是唯一发力肌群时,又伴随主动不足的情况,就很难有效对其实施精确打击了。
基于这个原因,才有了一个打破你对蹲类动作基本认知的动作——挺髋蹲。
为了避免动作的误导,特意附了一个中国健美大咖级人物——潘峰,实训中做挺髋蹲的视频。
动作要领:
脚尖微微打开,站距与髋关节同宽,缓慢弯屈膝关节,上身稍后仰,向前挺送髋关节下蹲,与此同时伴随脚尖踮起,下蹲至臀部与脚跟接近为止。稍作停顿后,主要靠股四头肌发力伸膝。
练完后,你就一个感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