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知道深蹲正确姿势怎么做以后,也要来看看什么是常见的错误姿势!学习深蹲时,很多人碰到的问题并不是「不知道怎么做才对」,而是「不知道自己的姿势错了」或者「以为自己的姿势跟正确姿势并没有不同」,但事实上不是如此。
>
深蹲动作裡常见的4大错误姿势,你只要忽视它就容易伤害到关节及韧带组织!所谓的错误姿势,指的是让某些关节承受了预期外的力,前面有提到每个人的深蹲姿势都会长得不太一样,因此,「错误姿势」不代表「跟别人不一样的姿势」,为什么说是「预期外的力」?做重量训练本身就是让身体承受外力,姿势正确时,这些外力多数由肌肉吸收达到训练肌肉的目的;一旦姿势不对,这些外力(甚至不用加外力只有徒手)会由塬本不该拿来吸收这么多力的关节周边组织承受(例如连接关节之间的韧带、缓冲关节震动的软骨与滑囊、介于硬骨与硬骨面间的肌腱等),增加意外的风险,如果可以避开这些意外就能确保训练安全有效而且持续练习下去。
本着「越靠近地板的关节,对动作的影响越大」、「地基打好,往上的结构才会稳」的核心观念,我们一步一步来看几个最常见的深蹲错误姿势与可行的改善方法。
错误 1 脚掌往内(旋内)
在刚开始学深蹲时很常见,特别容易出现在过去没有运动习惯的人以及女性身上。旋内的脚掌在站着不动时也许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但容易在下蹲时让身体重心移往脚掌内侧,间接提高两膝盖往内夹的机率,造成膝盖的额外负担。
检查姿势的方法:做深蹲时,注意脚踝是否保持中立,特别是蹲到较低位置的时候。如果脚踝活动度不足(请见下一点),容易在蹲到较低位置时脚掌旋内,不必一次蹲到底,仔细注意自己大概下蹲到什么高度时,开始明显因为脚踝不中立而让膝盖也开始不稳,就先在这个动作范围内练习让关节与肌肉渐渐适应与改善。
错误 2 脚踝活动度不足
当你下蹲时,小腿会靠近脚背这个动作叫足背屈。要把深蹲做得完整且平稳,当脚掌踩稳地板膝盖沿着脚尖往前推时,足背屈的程度要能让膝盖至少超过脚尖一点点(大约5公分),有些人因为先天构造、脚踝周边肌肉筋膜紧绷与脚踝旧伤未好等塬因,能做到的足背屈角度不大,深蹲到一半就觉得「卡卡的」蹲不下去,导致身体往后坐或蹲到一半重心在脚尖导致脚跟离地。
>
由侧视图与俯视图来检查,足背屈的程度。通常姿势还不熟的人,身体并不会立刻在你姿势不对时就发出警告阻止你继续,而是会自动选择一条「比较好走的路」,想办法完成你一开始给它的指令,这种情况称为「代偿」!如果你的脚踝很紧,那就会出现典型的3种代偿动作:
1.膝盖往内夹。
2.屁股更往后推,身体更往前趴,容易造成脊椎弯曲。
3.若强制脊椎维持中立不弯曲会无法维持重心稳定,觉得快要一屁股跌坐到地上。
知识便利贴|什么是足背屈&代偿:
足背屈:小腿往脚背靠近的动作(蹲下或勾脚板动作)。
代偿:身体为了做到你想做到的动作,自动选择比较省力(但不一定正确)的方式完成。
足背屈不足的蹲法:
有几种方法可以让足背屈角度较小的人也能做安全有效的深蹲训练。
1 不要蹲太低:通常脚踝紧的人一开始没有办法完整蹲到底,但没有关係就先以「保持正确姿势」为最主,多数人会在持续练习3到6週后显着改善。
2 高脚杯深蹲:这个动作的重量放在身体前面,脚踝活动度受限的人可以不需要做太多足背屈,上半身也可以尽量维持良好的脊椎中立。
3 站距宽一点:採用站距宽的蹲法,在蹲下时就不需要很大的足背屈,可以让脚踝受限的人动作做得更完整。
4 做弓箭步:运用弓箭步的训练动作,就完全不会挑战到脚踝的活动度也是训练腿与臀的好选择。
错误 3 膝盖往内夹
膝盖没有对准脚尖方向推出而往内夹,是深蹲时最容易不小心出现的姿势。如果有膝盖内夹的问题,请按照以下的膝盖内夹除错流程图来做修正。
>
膝盖往内夹是最常见的错误姿势,来看看该如何解决!
>
深蹲时,膝盖内夹跟膝盖对准脚趾头,这两个姿势对于关节韧带与软骨的压迫不同点。
错误 4 脊椎前弯
深蹲时脊椎容易往前弯曲的人,除了要把姿势练熟以外,还可以选择较宽的站距来练习,这样可以让深蹲时上半身前倾的角度变小,同时,打直脊椎所需要出的力量也变少,特别是针对浅蹲没问题,但蹲到大腿接近与地面平行后脊椎才开始弯曲的人来说,运用宽站姿练习是比较好的选择。
>
深蹲时脊椎容易往前弯曲的人,可以选择较宽的站距来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