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谈的话题是,
生命到底在于运动还是静止。
大家知道我经常聊运动,
而且坚持运动也有7、8年。
我们经常听说,运动对身体好,
能减少疾病,延年益寿。
但之前网上曾流传这样一篇文章,
生命其实不在于运动,而是静止。
文中主要观点表述如下:
运动对身体有好处的说法,
其实是不对的。
其中列举的例子是这样的。
比如大象心跳每分钟约30次,
寿命有80年。
乌龟每分钟的心跳只有10次,
能活上百年甚至更久。
图片来源:pexels.com
而陆地上速度最快的猎豹心跳很快,
寿命却只有20年。
而老鼠平均每分钟心跳可达450次,
寿命只有1-2年的时间,
很明显,心跳的越快寿命越短。
不管是人,还是动物,
一生的心跳次数都是有限的。
跳得越快,寿命就越短。
虽然运动员经常运动,
但他们的寿命正常人更短。
所以结论是生命不在于运动,而是静止。
图片来源:pexels.com
看到这篇文章后我吓了一跳,
貌似逻辑很正确。
但后来我做了一些研究后发现,
虽然上文貌似逻辑正确,
但实则是个谬论。
首先讲心跳和动物寿命的关系。
上文所列举的例子中,
大象的心跳比较慢,
每分钟30次,活80岁,
老鼠心跳很快,
一分钟450次大概只活1-2年。
以上数据是大致正确的。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动物的心跳速率跟动物的寿命之间,
大致也成反比关系。
动物心跳的总次数约为25亿次左右。
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差异
大致在一个数量级范围之内,
也就是10倍之内。
如果把动物的心跳次数,
跟动物的寿命做一条曲线的话,
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动物都在曲线上,
心跳越快寿命越短,心跳越慢寿命越长。
但人却是在这条曲线之外的。
原因有很多。
相关性并不等于因果性
心跳快的动物寿命短并不等于
心跳快是寿命短的原因。
刚才提到的乌龟,除了心跳慢外,
还有一个特点,是在水里生活。
那是否在水里生活,寿命就越长。
这显然是不一定的,
所以心跳跟寿命成相关关系,
未必是因果关系。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为什么它并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有研究者用动物做实验,
有一种药物叫地高辛,
能够降低动物的心跳速度。
但是服用地高辛的动物,虽然心率下降,
但寿命并没有延长。
所以相关并不等于因果!
运动员的寿命
上文还提到一个现象是,
运动员的寿命。
运动员年轻时生龙活虎,
但寿命却比常人更短。
是否存在这样的现象呢?
我查了相关文献,大致结果如下。
一项针对奥运会选手的研究,
将他们的寿命和普通大众对比。
结果发现:运动员的平均寿命比常人
要长4年左右。
有人可能会质疑:这些数据并不准确,
其中包含射箭射击运动员,
他们的运动量并不大,
所以他们寿命的延长,
可能并非来自运动结果。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有可能因为参加奥运会,享受国家待遇,
生活条件更好,寿命更长。
这并非没有道理。
我们再看另一项研究,
该研究调查了环法自行车赛的选手。
在一定时间段内,他们的寿命和死亡率。
发现这些赛车手的死亡率,
也比普通人更低。
众所周知,环法自行车赛是
运动量大,体能消耗高的运动。
这些人的死亡率也比常人更低。
你可能仍会质疑,
参加环法自行车赛的人不多,
结果不一定具有普遍说服力。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我们再看,2012年哈佛大学做了
一项长时间的研究,
总共参与人数是65万人。
他们对65万40岁以上的人,
做了长达几十年的随访后发现,
每个星期的运动量跟寿命的关系,
大致是这样的:
平均每周快走75分钟的人,
寿命能够延长1.8年。
每周快走的时间达到150分钟,
寿命会比普通人延长4年。
图片来源:pexels.com
如果一个人平均每周快走150分钟,
他们比肥胖又不运动的人,
平均寿命要延长7-8年。
所以大量的数据的结果表明,
运动确实能延长人的寿命。
我本来担心,自己经常运动是否会折寿,
但现在对运动的好处确信无疑。
至于为什么运动能延长人的寿命,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
如果借用上述假设,
即每个动物一生,心跳总次数是一定的。
其实对于运动的人来说,
虽然运动时心跳速度较快,
但静息下来后,
静息心率却比平常慢很多,
这种现象称为运动员心脏。
图片来源:pexels.com
所以这也符合心跳次数越快,
寿命越短的逻辑。
以上仅仅是针对心跳次数的假设。
当然这也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另外运动对心脏功能、心血管系统的改善,
以及人的情绪和内分泌都有帮助。
最后总结一下,
动物的心跳次数跟寿命大致成反比,
但人是例外。
大量的研究表明,
不管是职业运动员还是普通人,
平时多做运动能延长寿命。
运动员运动时心率较高,
但静息时候的心率却更低。
所以通过针对这个现象的的研究,
我更加确信,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有助于延年益寿。
开始即刻运动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