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有没有健身前热身的习惯?
推举……下一个动作,侧平举……再下一个动作,前平举……重复的练习,你会发现好像训练都是差不多,这是很典型的训练适应症,尤其对于肩这个十分耐练的部位,你不能让它这样停止进步。
如果你今天看到这里,相信很快就知道怎样改变,而且还可以以很快速的速度把肩变更宽更立体,现在就一样一样告诉你。
1. 先练推举
推举放在训练的开始来练。为什么?建议你从多关节复合动作开始,因为能募集最多的肌肉,从而使你举起更大的重量。
推举的练法多种多样,在过头的推举动作中,如哑铃或颈后杠铃推举,当你下放负重的时候,上臂位于身体两侧,三角肌中束会是主要的目标肌肉。
当手肘靠前时,比如颈前杠铃推举,目标肌肉就是前束。因此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动作来刺激不同的部位。当下放负重时,注意上臂的方向,这样可以轻易地知道前束的参与程度。
为了集中刺激前束,可以先练颈前坐姿杠铃推举。第一种动作,通常要用最大的重量挑战自己,所以颈前动作更安全。如果目标是增肌,最合适的重量是8-12RM。
虽然理想的次数范围是8-12次,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力量水平是最高的,因此可以推起更加大的重量,所以完全可以选择6RM的重量。
这样更有利于力量的增加,但是从长期来看,它也有利于维度的增加。
2. 从其它角度进行推举
再练一次推举看起来是多余的?但其实在第二次推举中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改变。肘部直接在两侧向上推,把重点放在三角肌中束上。建议用哑铃来练,运功范围更长。
同时,强度也会有所改变,选择重量10-12RM。这些变化都会给你的目标肌肉带来不同的刺激。因为你已经练了2个推举动作,所以每个动作的组数要控制在3组以内。
第二个推举动作一定要和第一个推举动作有所不同。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器械,手肘姿势和次数范围。偶尔循环两种推举可以减少肩膀或肩袖肌群受伤的风险。
练3组,每组10-12次,在最后1-2组的时候练几次强迫次数,直至力竭。
3. 加强薄弱环节
选择最弱的一束来练。通过训练某一个束来进行预疲劳,而其它束可以在后束的训练中获得额外的刺激。
如果后束比较弱,那么就要进行后束的训练。弯下腰,把伸出的手臂从身体下方举到身体两侧,就能刺激到后束,无论是站着(俯身姿势)、坐着,甚至在面向蝴蝶机的时候,运动模式都几乎是一样的。
训练中可以尝试下面的动作:
- 坐姿俯身反向飞鸟
- 上斜坐姿俯身反向飞鸟
- 单臂俯身反向飞鸟
- 固定器械反向飞鸟
- 绳索反向飞鸟
- 单臂绳索侧平举
选择其中最难的一个动作来练。
如果过度使用一种特定的后束动作,需要改变自己的训练,加入一个更加难的动作。集中刺激三角肌后束的关键在于千万不要在手肘处伸展你的手臂。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你的手臂都是被锁定在一个略微弯曲的姿势。
单关节动作适合用小重量高次数来练。过大的重量和低次数只会给手肘带来过大的压力。所以,练3组,每组10-12次,练到力竭。
4. 变化目标肌肉
如果三角肌后束比较弱,那么应该先刺激三角肌后束再练三角肌中束或者前束。如果想把重点放在三角肌中束,想要让肩膀更加宽,最常见的动作就是俯立侧平举。
当然侧平举可以坐着或者站着练,单臂或双手练,拿一个哑铃或者拿两个哑铃,站在绳索前还是绳索后。甚至可以让身体倾斜来增加运动的范围。
如果目标都是增肌,次数要足够高并且减少对手肘的压力,选择合适的动作和10-12RM的重量。
5. 完整地训练整个三角肌
如果已经练了中束和后束,那么就要开始练前束。向前伸出手臂,手肘几乎锁定,前束会受到一定的刺激。站着或者坐着练,单臂或者双手练,各种的器械,比如杠铃、哑铃、绳索或者固定器械。
前束还可以从卧推中受到一定的刺激,特别是上斜角度的卧推,所以前束常被过度训练。选一个最不熟悉的动作,练3组,每组10-12次。
6. 改善弱点
不是每个小伙伴都意识到需要提高三角肌的哪个部位,但是如果你知道,那么你还可以通过加入一个辅助动作来攻克弱点。因为三角肌后束普遍来说是最弱的那个部位,所以我们就以它为例。
首选选择一个固定器械或者绳索动作,每组练10-12次。这个动作要求你把力量都集中在移动负重上。反向飞鸟和站姿绳索反向飞鸟都是不错的选择。
通过移动负重,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刺激到后束,这个角度与你的手臂与地板平行的角度不同。
训练计划
训练动作 组数 次数
坐姿杠铃推举 3 6
坐姿哑铃推举 3 10-12
俯身反向飞鸟 3 10-12
坐姿侧平举 3 10-12
绳索前平举 3 10-12
器械反向飞鸟 3 10-12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训练已经十分重复,只会感受到训练时候举起重物的感觉,训练后已经没有任何膨胀感,是时候用这6招好好调整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