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被称为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它解决了大多数年轻人日常吃饭的问题。
但是你是不是以为,我们每天往嘴里送的外卖,虽然看起来都长这样:
包装也是高大上到不行:
但是,它们真的是餐厅里的厨师,一盘盘炒出来的吗?
这两天,梨视频上有一个视频,曝光了我们不知道的外卖内幕。
在被暗访的餐厅里,工作人员把一包包已经做好的,塑料包装的塑料食品,放到饭上:
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一边往微波炉里送这样的外卖,一边理直气地说:我不会做饭!
你可能要问,这样造假被发现了怎么办,谁知道,人家生意好着呢!
最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从冷冻食品里做出来的盖饭,评分还不低!
那么这样让人分不出来真假的冷冻食品,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里是安徽合肥一家大型的调料包生产厂家。
负责人说,他们日销40万份,主要用于外卖。
可是,这样一家看似规模大的厂商,所用的原料却是:
是不是没想到,我们每天吃的那些闻起来香喷喷的排骨米饭、牛排拌饭,竟然都是装在脏兮兮的桶、箱子或者袋子里保存,甚至还有些更是没有任何包装地被扔在地上。
这还没完,负责人还说,这些肉在这一年中,是这样存储的:
是的!
我们每天花二、三十块买个盒饭,以为给自己加了个排骨,加了个肉菜,加了营养。可是,它们很有可能是劣质、过期甚至是坏了的肉!
可能你要问,既然是坏的,我为什么没吃出来。
别急,视频制造厂有的是办法。
他们先会把肉放在这样的一个大锅里解冻:
就算掉到地上的,捡起来就可以继续用了啊!
肉是这样的待遇就算了,酱料直接用手搅和,手套这种东西,太高级了!
搅拌出来的肉也是直接上手的:
工作人员边用一个脏兮兮的大桶往肉酱盆里倒肉酱,边说:
嗯,烧制车间是这样的:
工作人员把之前处理好的肉,一铲铲地挖出来,然后用这样的油炸三分钟:
这个油有多脏,看看工作人员的制服就知道了:
制作完成后,开始包装环节。
所有的食材,就这么堆在一个盘子里,掉在了桌子上捡回来继续拨弄:
而他们承认,炒菜太麻烦了:
就这么做出来的,没有卫生保障的“食物”,销量大得很:
就是一份几块钱的加工食品,年销售额竟然能高达2.2个亿!
背后的真相,并不是因为他们做的东西多好吃,而是有巨大的利益做驱使:
在美团上的价格也可以看出来,这样生产出来的一份饭,能以两倍甚至三倍的价格卖出去:
而谁又是这样外卖的主力消费者呢?
白领,学生。
因为年轻,喜欢定外卖;
没钱,十几二十的外卖看起来又有菜有肉;
没时间,工作时间那么长,谁还有心思做饭?
可是,年轻人们万万没想到,本以为给自己加个肉菜,打个牙祭,增加点营养,却是放了一年的烂肉,被无数双手搅和了半天,然后用不知道哪里来的油炸出来的“美味”。
完整版视频猛戳(温馨提示:千万别在吃饭时看):
我有个朋友以前跟我说:
“现在的肉都是激素的,尤其外卖用的肉,质量太没保证了。”
她劝我少吃肉,实在没时间做饭,喝点粥,吃点馒头米糕,对胃好。
虽然我无肉不欢,但也觉得她说得有道理。
如果不舒服,我也会听她的吃清淡点。
或者是有朋友不舒服,我也劝他们:
“少吃点油腻的,少大鱼大肉,外面的不放心。要不我给你点个粥吧,养胃。”
但当看了知乎网友@汪惟的爆料,就会发现原来以为可以放心的粥也是错觉。
他曝光的是一家叫作三米粥铺的店,月销万单,很多家店,非常火
看图片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可是拍到的图片却显示,煮粥原料常温放置,粥整桶整桶放在地上,而地上都是脏水:
切完南瓜的砧板直接切鸡肉,蒸饺包子直接用手取,不用夹子不带手套。
各种食品原料随意摆放,煎炸的榨油不知道已经重复用了多少次。
平时看上去精致漂亮的小米糕上长满了霉点。
我们以为,自己花了十几块钱点一份粥一只米糕,应该可以放心吃。
对,只是一份粥,原料简单,制作容易,丢一点米就可以熬熟的粥。
可是,我们最后吃了什么,却仍不得而知。
上面的梨视频里,就有一个工作人正在垃圾桶里铲出米饭,放进砂锅,它也可能是你面前的那碗粥。
有人说:
“不要吃外卖。你看不见的地方,鬼知道在发生什么。就算再忙,也请抽点空去吃饭,去餐厅吃就会好很多。”
真的会好吗?
有个朋友曾经非常喜欢去某知名西餐厅吃饭。
有时候是约客户,有时候是见朋友,有时候就只是喜欢坐在那里慢慢享受完一顿午餐,喝杯咖啡,放空一下。
他曾经还觉得那是对自己的犒赏,毕竟那么辛苦努力的赚钱,吃点好的才对得起自己的胃。
可是后来,这家在这个城市有十几家连锁店的高档西餐厅,居然被曝光了。
重点是,曝光的不是卫生问题,不是服务问题。
这家号称“一年卖出100多万份牛排”的西餐厅,卖的牛排,根本不是牛肉做的。
进价10块到12块的牛排,在餐厅卖70-90元不等,经过检测之后发现,居然是猪肉和鸭肉的结合。
更恐怖的是,它吃起来,却感觉是货真价实的牛肉。
去年,全国知名火锅品牌海底捞被曝光。
老鼠在后厨地上乱窜,爬进装食物的柜子里。
打扫用的簸箕和抹布直接放入洗碗池内清洗。
漏勺用来疏通下水道,疏通完又放进锅里清洗。
洗碗机内附着厚厚的一层黄色油污。
旁边的人在说:“你看上边的油又清不了,它能把人臭死。”
即使我们去餐厅吃,去好一点的餐厅吃,可是我们吃到的,仍旧可能是恶劣的卫生条件下制作的食物,可能是货不对板的食物。
外卖不能吃,餐馆也不放心,我们吃什么?
有网友说:自己做啊,现在最大的炫富是吃自己带的饭。
这话好像没毛病。
可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不就是有越来越精细和专业的服务。
我们努力赚钱,不是为了在垃圾堆里找食物,而是为了享受更便捷而舒适的服务。
劣质的公共服务带来的信任坍塌,却让每个个体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买单,这并非解决之道。
跟“无良外卖”一起上热搜的,还有“日本酒店如何打扫房间”。
从这条视频中可以看出,日本的酒店的卫生做得到底有多细致。
垃圾一定要按照顺时针方向清理,还得编上号,保管起来,防止垃圾中有客人遗漏的物品。
客房经理检查的时候,还会查看咖啡柄的朝向,信息簿的纸张摆放,方便客人伸手就可以拿到。
所有能注意到的、不能注意到的细节,他们都考虑到了。
视频的最后,客房部的经理说:
“打扫卫生这件事,就是映照心灵的镜子吧,是心意驱动的职业,表现心意就是为客人提供干净的物品。”
事实上,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有空自己做饭,也不可能去住酒店还得带上被子。
真正越来越发达的社会,就应该由专业的人来提供真正专业和周到的服务,也应该有更多的人,怀着对职业的敬畏和对客人的心意来做好每一件工作。
不让消费者对行业失去安全感和信心,这应该是每个商家的责任和义务,也应该是整个社会的期待和要求。
只有把顾客摆在第一位的商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只有更完善的标准化服务流程,才能让产品和服务更让人放心;
只有更严格的要求和更严密的监督,才能倒逼企业注重服务,蜕变成长;
当我们住不到干净的酒店,吃不到放心的食物,放弃并不能使这世界更好一点,而是坚持:“请你们拿出职业的精神,再做得好一点。”
当然,如果可能,亲手下厨,一粥一饭,也不失为更健康和温暖的生活方式。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就曾在他的书《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中特意写上一条:“不管发生什么,记得认真吃好饭。”
朋友跟我说,上次妈妈来看她,带着大包小包来的,连面粉和肉都带过来了。
利用周末两天,给她包了一冰箱的饺子和馄饨,然后又飞回去了。
她说:“妈妈你大老远来了,也不出去玩玩,包这么多饺子干什么。我也不怎么在家吃。
妈妈说:“外面的不干净。我给你做好了,你什么时候饿了,就煮一点,营养又好吃。”
她说听到这话,眼泪都快下来了。
林语堂说:“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在幸福感里,是绝对少不了“吃饱”“穿暖”这些基本需要的,虽然它们无关金钱地位,也无关名利情权。
即使不能经常吃到父母做的饭,也要把好好吃饭当成一种仪式,当成我们这些平凡人抵达幸福殿堂直接的路径。
可能只是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最有生活味道的美食,却能让你感到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幸福。
今天看这篇的文章的读者们,成Sir想认真、严肃地对你们说一句:
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再吃这些垃圾食物了。只有好的饮食我们身体才能健康,也才有拼搏的力气。
如果实在没时间做饭,记得点一些好的外卖商家,贵就贵点,不要为了省钱吃一些垃圾食物,毕竟身体才最重要。
从现在开始,请善待自己,少吃外卖,我们的人生不应该靠外卖而支撑!
*作者:宛清,富书签约作者,85后写作者,职场妈妈,既可诗酒年华,又可家长里短,用文艺的心,过世俗生活,写温暖文字,微博@宛清37。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
赶快分享到圈子里
提醒经常点外卖的朋友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