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健身,线条却不明显?
「减重效果停滞期」该如何突破?
营养师提醒,轻度运动民众,常因运动与饮食上的大盲点,造成停滞期迟迟无法突破,甚至因此中断、放弃运动的习惯。网络上很多针对减重停滞期突破的激进作法,但其实简单透过饮食营养特性搭配运动方式的微调,就能提升运动效果、突破撞墙期。
不做重训等3盲点 运动易进入停滞期
运动营养师杨承桦强调,想达成运动的外观改善效果,「肌耐力」与「肌肉/脂肪比」是2大关键指标,前者可透过重训运动养成,而高纤饮食的营养搭配则是后者的达成关键。轻度运动族效果停滞期有3大营养盲点:
1)运动方式偏误-重有氧轻重训,基础代谢难提升
一般轻度运动族通常以慢跑、单车等有氧运动为主,频率与强度可能都未达每周150分钟。然而提升肌肉量可帮助增加基础代谢,重训则是增加肌肉量的必要手段。人体每增加1kg肌肉,代谢率平均约可提升3至50%(约等同每日消号22大卡热量)。除了加入肌力运动,也应该强化增肌营养素。
2)副作用当有效-运动习惯三天捕鱼两天晒网
因为平日没有运动习惯、肌耐力不足,轻运动族常运动后酸痛时间较长、疲劳持续较久。但切勿将酸痛疲劳当成运动效果的展现!每日持续中到中高强度运动,渐进式提高运动强度,提升肌力、心肺能力,能避免运动停滞期报到。除了运动前后的暖身收操,更应透过预防肌肉分解损伤的营养补充,降低运动副作用的产生。
3)未搭配运动饮食-运动难有减脂效果
改善身形线条创造美好体态是许多轻运动族的目标,许多轻运动民众虽然从事运动,饮食却没有对应搭配。许多轻运动族仍维持原有饮食习惯,甚至可能误以为运动后不吃瘦更快,饥饿感上升而暴食。当摄入热量高于运动消耗,自然抵销原先的运动减脂效果。肌肉线条也会较不明显,或因为脂肪堆积在增加的肌肉外层,让视觉上更臃肿,造成持续运动却效果却停滞的窘境。
豆浆蛋白质充足 增肌必要营养素
杨承桦营养师强调,透过高纤豆浆等食材特性的简单搭配,进行运动前后进行营养补充及暖身与收操,是突破轻运动族效果停滞期盲点的关键。想降低运动停滞期困扰,饮食营养搭配应把握几个原则:
(1)强化运动增肌减脂效果
(2)预防/缓和运动伤害原则
(3)增加饱足避免过量摄食
减糖或是无糖豆浆,同时具备蛋白质、醣类、纤维质等营养,能同时满足以上需求。
高纤豆浆中的蛋白质是增肌必要营养素,提升肌肉量除了增加基础代谢带来更高的燃脂效率,也能降低运动时骨关节的负担与伤害。微量醣类除了能提供运动时的能量补给,搭配其他醣类/淀粉食材摄取,更能减缓肌肉分解,避免肌肉损伤与运动后的酸痛。纤维质可降低饥饿素分泌、减少脂肪和胆固醇吸收,并帮助调节血脂,增加饱足感,让身体代谢力更好。
针对瑜珈、慢跑等6大运动族群 突破停滞期建议
想让运动效果更好,除了高纤豆浆外,杨承桦营养师更针对6大热门轻运动提出升级版暖身及收操餐组合建议。不同的运动类型/强度,有各自常见运动需求或困扰,需要不同的营养补充策略,才能有效突破停滞期困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