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效应(The Telomere Effect)》是一本诺贝尔奖得主的著作,作者是2009获得生理医学奖的布雷克本博士(Elizabeth Blackburn, Ph.D.)与其同僚艾波博士(Elissa Epel, Ph.D.)。主旨在于告诉读者:生活中的各种负面因素是如何缩短我们生命的长度?以及更重要的:如何科学地、有效地逆龄养生。
端粒是染色体的保护套,缩短与延长决定了老化的快慢!
先简单介绍一下「端粒」。大部分的读者应该都晓得细胞内的「染色体」是负责携带人体遗传讯息的物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会随着一起复制,而在这一条条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就像「保护套」一样,能够确保染色体的完整性。
然而,随着细胞分裂、染色体复制次数的增加,端粒这个保护套会耗损、缩短。当端粒短到不能再短时,也就是染色体无法再行复制的时候,此使细胞也就停止了分裂,进入老化、凋亡。把这个概念放大到整个人体,这基本上就是目前所公认的衰老的关键机制。
如此看来,老化几乎是无可避免的?以目前的科技来说当然是没错,但两位作者15年来合作研究的成果证明,其实端粒的缩短,其实是可能加速、减速,甚至是有机会延长的!透过这些科学成果,虽然我们还无法避免死亡,但我们已知:老化,确实有快慢之别!不只如此,我们还能够藉由明确的操作方式,达到一定程度的「逆龄」!
影响端粒的因素很多,《端粒效应》书中有非常详细的描述与建议,这边我们着重在介绍阅读关于运动的章节后的心得。
抗衰老只是基本,运动能进一步延长端粒,达到逆龄!
如果我们向两位作者提问:运动是否可以延缓衰老?我猜他们可能会认为这个问题实在「太保守」了。
运动能增强人体抗氧化能力。这是因为适度的运动短期内会让体内的自由基增加,而规律的运动对人体来说就是一种训练,使人体为了应付这种短期氧化压力上升的状况,会增加体内的抗氧化酶,长期来说人体的抗氧化能力便因此增加。运动的另一个效果是抗免疫老化,简单来说就是「抗发炎」。人体老化的自然过程中,免疫系统也会逐渐退化。这里说的退化不单是失去功能、容易生病,而是体内一些能诱发、促进发炎反应的物质会增加,造成人体加速老化。作者也有提出研究左证说明「习惯做运动能调解、延缓免疫系统退化」。
透过上面这两个「抗氧化、抗免疫老化」的机制,运动就能延缓衰老。但作者认为运动更有机会逆龄!关键在于运动有机会增加「端粒酶(人体内能够修复端粒的酵素)」的活性、增加「新瘦素(另一种或许也能让端粒延长的体内物质)」以达成延长端粒、延长细胞与人体寿命的目的。
别再推托寿命天注定了!做对运动有效延长端粒!
如果说以上还不足以构成促使你运动的动能,那么看看下面这些运动能够「逆龄」的证据!
我们可能都遇过这种人,对于多数「养生」的信息都表现得毫不在意,一副「生死有命」的态度,认为这些都是天注定的!如果你身边也有这种人,觉得能否长寿都是天生的基因决定的,那么看看作者提出的这个十年前(2007)就已经发表的研究。研究追踪了1200对「双胞胎」,在排除了遗传因素之后,研究结果显示,运动习惯有差异的双胞胎之间,勤于运动者的端粒会比他的手足来得长。
书中接着再举了一个2015年发表的德国小型研究,说明至少有下列两种运动模式是经过实验能提升端粒酶的活性的。包括:每周三次、每次45分钟的有氧运动;另一个则是近两年满流行的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作者也说,事实上只要运动能增加有氧体适能,就能够增加端粒酶的活性。这些运动所带来的好处,可能是来自于增加端粒酶基因的表现、增加对端粒有帮助的蛋白质,或者如前面所提的,增加也能够帮助延长端粒的「新瘦素」。
什么状况下运动反而对端粒有害?
前面都在说运动的好处,或许也会有人提出质疑:「我听说运动员的寿命反而没那么长?」确实,很多长年接受高强度训练的选手也会担心这个问题,而作者也在这个章节中给出了答复。简单来说,作者举出很多研究证据说明基本上训练持续的期间、强度,在研究中看起来都不会造成额外的端粒缩短。
但是,一旦出现了「过度训练症候群」就会!
「过度训练」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只能从一些症状来判断,包括:疲劳、情绪低落、易怒、睡眠障碍、容易生病……等。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休息与复原的时间不足」。我们在此无法进一步讨论过度训练症候群,仅藉由作者告诉我们的这个重要讯息提醒大家,如果怀疑自己陷入了这样的状况,应该尽快与您的教练或医疗人员讨论、进行调整。
最后稍微帮大家整理一下这篇文章的重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