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运动方式
提倡有氧运动,糖尿病患者合适的运动方式有步行、慢跑、游泳、划船、阻力自行车、有氧体操等。适当的球类活动、太极拳、太极剑、原地跑或登楼梯等也是简单可行的运动锻炼方法。
2
运动强度
运动锻炼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肌肉的能量代谢,还有利于改善脂肪代谢。提倡糖尿病患者进行中等强度以下的运动锻炼。常采用运动中心率作为评定运动强度大小的指标。选择最高心率(可从运动试验中获得)的60%~80%作为靶心率。开始时宜用低运动强度进行运动。如果无条件作运动试验,可选用公式计算靶心率:靶心率=180(170)—年龄,或根据主观疲劳程度确定强度,一般为11~13分(稍费力)。
3
运动时间
通常每次运动的时间可自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30~40分钟,一般不超过60分钟。因为运动时间过短达不到体内代谢效应,而运动时间过长,再加上运动强度过大时,易产生疲劳,加重病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运动适宜的时间,并注意与饮食、药物等治疗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4
运动方案的安排
包括三个部分:准备活动5~10分钟、锻炼活动20~40分钟、放松活动5~10分钟。准备、放松活动是为机体适应身体状态的变化而设置的柔韧性体操、肌肉牵伸、关节活动等低强度的活动,以避免和减少运动的不良反应。锻炼活动则是按靶强度进行的活动,以达到运动效应为目的。
5
运动频率
一般认为每周运动锻炼3~4次较为合理,也可以根据每次运动量的大小调整运动次数。运动间歇超过3~4 天,则运动锻炼的效果及运动蓄积效应将减少,故运动疗法实施每周必须在3次以上。对于每次运动量较小,且每次运动后不觉疲劳的病人,可每天运动一次。
6
运动注意事项
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可以达到最佳运动疗效,较满意地控制血糖水平。为避免心脑血管意外或肌肉骨关节损伤的发生,运动实施前后要有准备运动和放松运动。根据病情及体力,循序渐进,指导患者从较低强度运动逐渐过渡到较大强度运动,同时强调运动锻炼应持之以恒,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严格把握糖尿病运动疗法适应证、禁忌证,按运动处方指导规范化运动。允许有运动的休息间隙,累计运动时间不低于30分钟。定期评价运动疗法的效果。
糖尿病运动处方
糖尿病患者运动,应尽量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即达到适度出汗、肌肉有略微酸胀的感觉,这是对治疗有效的运动量。
��最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做家务、打太极拳,可锻炼30分钟。
��低强度运动〰如跳舞、下楼梯、平地骑车等可锻炼20分钟上。
��中等强度运动〰如平地慢跑、溜冰、做操、上楼梯、划船、打羽毛球等。
��高强度运动〰如跳绳、游泳、举重、打篮球等,可锻炼5分钟。
病情不同,选择的运动项目也有所区别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应避免接触性运动、屏气和升高血压的运动(如举重、拳击等),以防眼底出血或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合并外周神经病变者、关节退行性病变者及足部溃疡者〰应该避免容易引起足部外伤的运动,如跑步等。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应根据情况选择低强度运动,运动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妊娠后期(后4个月)避免仰卧位运动。
健身中国
为您带来最新鲜的健身资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