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Pinterest (ID:pintchina)
这是一部“非主流”的纪录片
一拿出手就被二十多家电视台拒播
就连导演本人对纪录片的评价都很令人绝望:
“一、土得掉渣;
二、摄影和录音师毫无经验;
三、没有导演技巧;
四、音乐单一……”
然而
这么一部“奇葩”纪录片
最近却在B站大火
10天里点击量超过7万
在豆瓣也拿下了8.7的高分
很多人直接看哭
甚至两天后跑来再看第二遍
“朴实,温暖,接地气”
是评论里出现得最多的词
因为《寻找手艺》的镜头里
记录的就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民间手艺人
他们的人生很慢
慢到做好一件事,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
然而
如果不快一些记录他们的人生
可能就来不及了
在云南
导演第一次在拍摄时留下了眼泪
因为一位80多岁的做伞老人
坎温
他几十年如一日
每天都靠在墙角做伞
拍摄期间
老人用棉线固定伞骨架时
线断了8次
每断一次老人都会愣神
然后焦急地尝试下一次
到后来变得十分沮丧
导演说:
“说起来也没什么好哭的,
但是我就是每看一次,
就哭一次。”
一把伞要经过几十道工序
所有材料就是竹子、纸张、棉线
坎温做伞都是凭几十年的感觉
但是他 终究还是老了
今年4月片子上传到B站之后
有人给导演私信说想买老人家做的伞
导演统计了一下大概有20把
联系坎温家人时
他们说坎温今年2月已经去世了
再也没有人做伞了
在贵州小黄村
两位老奶奶正在用极其简单的方式造纸
那也是她们人生中最后一次手工造纸
她们打算把剩下的原料全部用完就不再做了
这也意味着
当地的造纸术或许也随之失传
在拍完造纸后
导演要记下她们的姓名
还给她们拍照
脸上满是皱纹的两位老人都特别高兴
笑容满面地说:
“这下我们的名字到北京了,
照片也到北京了,
就算名字到了北京也好啊。”
两位老人静静地造了一辈子的纸
在收工时知道名字和照片被记录下来
就已经像孩子一样心满意足
纪录片在B站发布后
大家在这段的弹幕里密密麻麻写着:
“阿妈,你们到北京了”
“已到上海...”
“已到广州”
“已到纽约”
..........
在新疆喀什
做陶器的吐尔逊江大叔说
他家的房子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开发商要征地
给他12套单元房他不要
他不在乎赚钱多少
只想给世人留下更多的陶器
他说:
“祖辈留下的房子不能在自己手里毁了,
祖辈的手艺也不能在自己手里毁了。”
964年12月,我们小分队在滇西北找矿。小分队一共8人,其中4名警卫战士每人配备一支冲锋枪。一天,出发前,一位纳西族老乡搭我们的车去维西。那天路上积雪很大,雪下的路面坑洼不平,车子行驶一段就会被雪坞住。我们不得不经常下来推车。就在我们又一次下车推车的时候,一群褐黄色的东西慢慢向我们靠近。我们正惊疑、猜测时,纳西族老乡急喊:“快、快赶紧上车,是一群狼。”司机小王赶紧发动车,加大油门……但是很不幸,车轮只是在原地空转,根本无法前进。这时狼群已靠近汽车……大家看得清清楚楚——8只狼,个个都象小牛犊似的,肚子吊得老高。战士小吴抄起冲锋枪,纳西族老乡一手夺下小吴的抢。比较沉着地高声道:“不能开枪,枪一响,它们或钻到车底下或钻进树林,狼群会把车胎咬坏,把我们围起来,然后狼会嚎叫召集来更多的狼和我们拼命。”他接着说:“狼饿疯了,它们是在找吃的,车上可有吃的?”我们几乎同声回答:“有。”“那就扔下去给它们吃。”老乡像是下达命令。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除了紧张,大脑似乎已经不会思考问题。听老乡这样说,我们毫不犹豫,七手八脚把从丽江买的腊肉、火腿还有十分珍贵的鹿子干巴往下丢了一部分。狼群眼都红了,兴奋地大吼着扑向食物,大口的撕咬吞咽着,刚丢下去的东西一眨眼就被吃光了。老乡继续命令道:“再丢下去一些!”第二批大约50斤肉品又飞出了后车门,也就一袋烟的工夫,又被8只狼分食的干干净净。吃完后8只狼整齐地坐下,盯着后车门。这时,我们几人各个屏气息声,紧张的手心里都是冷汗,甚至能够清晰的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我们不知道能有什么办法令我们从狼群中突围出去。看到这样的情形,老乡又发话道:“还有吗?一点不留地丢下,想保命就别心疼这些东西了!”此时,除了紧张、害怕还有羞愤……!作为战士,我们是有责任保护好这些物资的,哪怕牺牲自己。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车被坞到雪地里出不来,只能被困在车里。我们的子弹是极有限的,一旦有狼群被召唤来,我们会更加束手无策。我们几人相互看了一眼,迟疑片刻,谁也没有说什么,忍痛将车上所有的肉品,还有十几包饼干全都甩下车去!8只狼又是一顿大嚼。吃完了肉,它们还试探性的嗅了嗅那十几包饼干,但没有吃。这时我清楚地看到狼的肚子已经滚圆,先前暴戾凶恶的目光变得温顺。其中一只狼围着汽车转了两圈,其余7只狼没动。片刻,那只狼带着狼群朝树林钻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不一会儿,8只狼钻出松林,嘴里叼着树枝,分别放到汽车两个后轮下面。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狼的意思是想用树枝帮我们垫起轮胎,让我们的车开出雪窝。我激动地大笑起来……哈……哈……刚笑了两声,另外一个战士忙用手捂住了我的嘴,他怕这突兀的笑声惊毛了狼。接着,8只狼一齐钻到车底,但见汽车两侧积雪飞扬。我眼里滚动着泪花,大呼小王:“狼帮我们扒雪呢,赶快发动车,”车启动了,但是没走两步,又打滑了。狼再次重复刚才的动作:“先往车轮下垫树枝,然后扒雪……”。就这样,每重复一次,汽车就前进一段,大约重复了十来次。最后一次,汽车顺利地向前行了一里多地,接近了山顶。再向前就是下坡路了。这时,8只狼在车后一字排开坐着,其中一只比其他7只狼稍稍向前。老乡说:“靠前面的那只是头狼,主意都是他出的。”我们激动极了,一起给狼鼓掌,并用力地向它们挥手致意。但是这8只可爱的狼对我们的举动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定定地望了望我们,然后,头狼在前,其余随后,缓缓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看完不忍思考:连凶猛的狼都懂得报恩,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自身?自诩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我们是不是应当让世界充满爱?
做陶器的时候
大叔一直在土窑里专注地爬上爬下
但当他把最后一批陶器送入火窑后
大叔却突然对着镜头开始发起了牢骚
他担心
有一天他不在了
这些陶器就会慢慢消失
在西藏
这个21岁的帅气小哥
从13岁起就开始刻经了
当摄制组问
是不是刻得越多,拿的钱就越多?
他连忙摇头说:
“不是不是,刻的时候好好刻,
慢慢刻,对这个板子好一点嘛,
否则良心过意不去。”
从18岁开始编制腰带的石大姐
四十多年从未间断
每年能编出5-6条
摆到集市上去卖
开价100
往往会被人砍到65至80
问到编织腰带累不累、难不难的时候
石大姐给出了毫不犹豫的答案:
“会就不难,不会就难;
喜欢,所以不觉得累,不喜欢才会觉得累。”
在山东泗水
导演还拍摄了土陶的手艺人刘新文
在他的门口贴着一张显眼的字条
姓名后面特意标注了“末代传人”四个字
他之所以称自己是泗水陶器的末代传人
是因为柘沟镇曾经有几百户人家制作土陶
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在片子的后期剪辑中
导演却犹豫着没有把刘新文放到正片里
“他几乎是中国传统手艺和手艺人的一个缩影,
可是,太悲凉了,
看到他,心里总会有一些没落的寒意。”
在四川喜德县
当地最大一家漆器厂已经倒闭了
这里曾以彝族漆器闻名
只用红、黄、黑三种颜色组合
就能勾绘出色彩明丽的器皿
吉伍五各是吉伍家族漆器的唯一女继承人
六七岁开始喜好漆器
在父亲的细心传授下
手艺已经远超前辈
然而现实打败了喜德县的漆器厂
也打败了吉伍五各
漆器厂倒闭后
父亲不敢再让女儿受生活之苦继续漆器之路
他让女儿去考了老师
如今成了小学老师的吉伍五各
只能在周末和节假日回来帮帮爸爸的忙
但她告诉导演,其实她最深爱的还是漆器
四川荥经
这里的砂器看似供不应求
但愿意接单的人却越来越少
“货主把价格压得太低了
每一只砂器的利润到了手艺人手里只有不到1块钱”
即使是在商铺林立的砂器一条街
手艺人已经从百十号人降到20多人
且年龄都在五十岁上下
因为利润太低
年轻人无人能静下心来做砂器
在火烫的砂窑里
热得满头大汗的大哥说:
“再过十年二十年,荥经砂器就该灭绝了”
戈壁荒滩上
摄制组找到了胡大拜尔地
他在很远的地方放羊
看到有客人来他特别开心
把家里的鸡蛋煮了一半
他是牧羊人
也是民间艺术家
他的音乐撼动人心
会制作、演奏巴拉曼、热尔普、都塔尔等民族乐器
“向北90公里无人,
向南8公里无人,
向西11公里无人,
唢呐的声音以胡大拜尔地为中心,
抚平整个戈壁滩。”
然而
胡大拜尔地的手艺却当场失传
他的儿子没有学习做乐器
连一个音符也吹不响
这些手艺人
用苍茧与汗水
讲述了他们一生的故事
也用一生的时间
经历了传统手艺“从有到无”的过程
他们从不问什么是工匠精神
只是单纯地埋头工作
导演说
在拍完这个纪录片之后
他觉得很惭愧
“再也不好意思提梦想这个词了。”
虽然一开始
他卖掉了北京的房子去拍片就是因为梦想
因为预算有限
请不起专业人士
不仅摄影师是由司机临时担当
录音师还得兼职灯光,外联
拍摄设备是二手的
导演不仅跟着摄影还亲自做后期
拍完剪了50多遍
成片后也没钱做推广
“一般电影至少几十万几千万的推广费,
但我一分钱没有。”
被电视台拒播
《寻找手艺》连成本都收不回
但导演却表示:
“有人看就好,
拍出来没人看才惨,
用一套房子,
为100多位手艺人留下了影像记录、文字记录,
值了。”
高尔基曾说
一门手艺的消亡
就代表着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消失
手艺人的坚持
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守护
我们无法阻挡时代的变迁
只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手艺人
也许关注的人多一些了
手艺就能消失得慢一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