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惯性思维会造成许多认知上的障碍。举个例子,我说我是在健身行业工作的,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你是健身教练吗”。为什么我一定是健身教练?难道健身行业不需要人力资源经理、会计师、程序开发员、行政管理......这些职位吗?
对健身的认识也是如此。许多人会认为健身有所成的人,就是应该什么运动都行,力量大、耐力好(相对于不运动的人,这个观点基本成立)。具体到力量上就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练了两年的俯卧撑很牛叉啊,怎么会做不了引体向上呢?扩展一点说,可能还会有人认为练了两年俯卧撑的人,应该10公里跑也得出类拔萃。错了,不是这样的,就以俯卧撑和引体向上来说明吧!
1-俯卧撑和引体向上练哪块肌肉?
俯卧撑主要发展的是胸大肌、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等,通过练习俯卧撑,可以提升上肢、胸、腹的肌肉力量。俯卧撑练习中涉及的肌群,日常生活的动作和发力中也经常会用到。因此,在做俯卧撑时,尽管新手一开始是很难找到胸部发力的感觉,多半主要依靠手臂和肩部的肌群来发力,腹部力量弱的还会出现塌腰的现象,但多多少少也能完成几个不太像样的俯卧撑。
以正握引体为例,引体向上主要发展的是背阔肌、大圆肌、菱形肌、斜方肌下束、肱二头肌和肱桡肌等肌群。这么一说,许多不健身的朋友就晕了,因为听都没听说过这些肌肉,事实上背部肌群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运动和使用到的肌群,所以相对来说就比较弱。
这里就有了一个小结论,俯卧撑必涉及的肌群相对来说,日常用得较多、力量较大,而引体发力涉及的背部肌群日常用得少,相对就弱、力量小。
2-为什么俯卧撑强、引体向上未必行?
再来看俯卧撑时的抗阻力量情况,俯卧撑时身体的支撑点是两个手掌和两个脚尖,由它们分担身体的重量,因此在撑起身体时,大体上你的发力肌群只要能克服上半身的重量就能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俯卧撑,直到力竭。为什么不标准的俯卧撑(比如臀部抬起身体呈反V、塌腰),可以让你做俯卧撑的次数更多,因为这样的姿势降低了你需要克服的阻力。
那么引体向上时需要克服多大的阻力呢?对不起,一点懒都无法偷,必须克服整个身体重量,你才能依靠以背阔肌为主的肌群拉起身体。而恰恰大部分人的背部肌群又很弱,同时如果你的体重又很大,那做引体向上就很费劲了,甚至可能单单只是悬挂在杠上都会很吃力。
所以,是否能做好引体向上且做的次数也有保证,至少要解决两个问题:
问题1:引体向上所涉及的肌群力量足够。因此,只练俯卧撑,对于想做好引体向上的人来说就不怎么管用,因为发力肌群基本上是分布在不同的两个区域。而抵抗的阻力大小又不是一个等级的,俯卧撑只需要大体上克服上半身的重量就行了(事实上还能通过不标准的姿势、中间休息投机取巧),而引体向上你没有任何机会偷懒或投机取巧,必须克服整个身体的重量才能实现引体向上。
问题2:体重的大小。这个很好理解,同样发达的背部相关肌群,但两个人的体重不同,所能完成的次数肯定不同。所以尽管许多肌肉男背阔肌等肌群发达,也不见得能完成很多的引体向上。但大致上,只要你能注意加强对背阔肌等引体发力部位的训练,即便你的体重在增肌过程中上升了,引体向上的质量和次数还是可以提升的。
现在开始,可以好好练练你的背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