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平凡、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让人轻视和忽视。而越平凡、越简单的东西,又是成就专业和伟大的基础。这10个小而又小的健身细节,或多或少我们都犯过或正在犯,若能绕行,健身之路则会更顺畅,更有效。
1-不学习健身知识。
将这列为第一点,是为了突显它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这么多看似简单的细节上犯错,因为没有运动和健身知识的积累,大白话就是不学习。哪怕是对于即将参加的运动(比如最常见的跑步)做一些最基础性的了解,也有利于绕过很多本不应犯的错误,让健身变得更安全、更有效。学生时代,在体育课上学到的那点运动知识,年代久远,是不够应付现实所需的。
对策:如果你准备跑步,最好买一本象样一点的跑步方面的书籍,认真的读一遍。其他运动同样,以此类推。
2-练得越多、效果越好。
所以许多刚开始跑步减肥的朋友,一开始就天天跑,还有一些做力量训练的朋友,也是天天去健身房猛练。如此,因为急剧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运动量的突然增加,超出身体承受能力,易受伤,这在跑步新手人群中很常见,没两天膝盖不舒服了、哪里又痛了,严重的可能需要就医并短时间内无法继续参加运动。此外,天天练的另一害处是身体缺少足够的休息时间,而运动后身体的恢复与再成长多半是在睡眠中完成,不休息反而影响健身效果的积累。
对策:一般来说,一周至少三次运动才能积累运动效果。但普通人一周四至五次运动也就可以了,没必要天天去运动。记住一句话,天天练也去不成奥运会,也没人给你发奖牌,受伤了还得自己付医药费!
3-无视自身情况,没有适应期。
还是以跑步为例,前述所说的天天跑也属于无视自身情况的一种,还包括体重过大的朋友也直接去跑步,结构对膝踝关节造成严重损害,还包括一些上了年纪或者体弱多病的人也是直接就开跑,这些都可能因为太过激烈的运动对身体造成太过强烈的刺激,引发不必要的伤痛。
对策:根据自身情况,一般应安排4至12周的健身过渡期,在此期间运动量、运动强度,由少增多,由弱增强,循序渐进。体重过大的朋友若减肥,应从弱关节冲击或无体重支撑要求的运动项目做起,比如游泳、划船、骑行等。
4-节食健身。
减肥不就是制造能量差吗?所以少吃或不吃成了某些小伙伴的选择,同时还在做运动健身。无论是有氧还是无氧,运动的基础是营养足够和均衡,节食只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对策:以营养均衡为原则,制订一份适合自己当前健身计划的饮食方案。减肥期间,只要控制好每天总的热量进出就行了,没必要为此饿肚子。如果是力量训练,你还得保证碳水的供应,吃不饱、练个鸟!
5-迷信某种食物可以减肥。
香蕉可以减肥,酸奶可以减肥,苹果可以减肥......各种奇葩的食物减肥的说法层出不穷,但正如上一点所说如果不控制好每天总的热量进出,说某种食物能不能减肥有何意义?若真有一种吃了就能减肥的食物,哪里还需要这么辛苦地运动了?
对策:参照第4点对策,制订一份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控制好每天总的热量进出,不要迷信什么减肥食物。
6-不控制饮食。
有小伙伴问:难道节食和只吃某种食物不是控制饮食吗?当然不是,那是胡闹。控制饮食就是你对于自己当前的健身计划有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方案,为此制订了相应的饮食方案,并且认真执行。如果你是减肥,可能你对热量的多少很敏感,但如果你是增肌,可能还需要为此增加热量的摄入。什么是控制?不是不吃,也不是只吃某种或某几种食物,而是知道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
对策:参照第4点对策,制订一份适合自己且配合健身计划的饮食方案。
7-不做健身计划。
我就是想撸撸铁、跑跑步、健康一点,要什么健身计划啊?再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健身计划?这可能是不少朋友的想法。回到健身的出发点,如果你有明确的健身目标和要求(比如三个月内减肥10kg,拍结婚照时要上镜),那么就必须要做一份健身计划,否则健身就像是没有舵的船在大海中随波逐流,不知道彼岸在何方。
对策:做一份自己的健身计划,大致写上明确的健身指标、需要多少时间来达到、每周哪几天运动、每次运动时长多少、准备做哪些运动,就行了。实际操作中,根据定期测量的身体指标进行调整。
8-不热身、不拉伸。
运动前的热身能够激活整个身体,包括肌肉、关节、内脏等,让它做好进入正式运动的准备,从而提高健身的效率,同时也能避免或减少运动中受伤的机率。但许多时候,我们往往觉得热身无所谓,或者也是因为偷懒,就直接省略了。结果就是运动中的各种别扭(动作僵硬、肌肉韧带损伤等)、影响健身效率甚至受伤。而运动结束后的拉伸,能起到减少受伤,缓解酸痛,松驰肌肉,促进恢复的作用。一般力量训练后,还可以在次日安排针对该训练部位专项拉伸。
对策:好好热身和拉伸。热身一般不少于10分钟,运动结束后也应安排整理与拉伸运动。
9-重“重量”,轻“质量”!
刚撸铁的小伙伴,总觉得重量越大越好,至于动作是否标准规范到位,就不太在意!事实上,动作的完成质量更重要,它能让你更好地刺激到训练的肌群,训练更有效。而不标准的动作,一是不安全,二是引发代偿,就是该练的没练到,不该练的练到了,没有效果。
对策:认真掌握好每个动作的技术要领,从轻重量开始训练,不要急于上大重量。高水平的健身者,即便是轻重量也能达到很好的刺激训练部位肌肉的效果。
10-训练不专注。
这在现在的健身房里太常见了,玩着手机坐在某个训练器械上,自己不练,也害得想练的人练不了。且不说这有违健身房公共道德,这也影响了训练的效果,因为训练的节奏被肆意打断,专注度更谈不上,那训练效果怎么出得来?包括和训练伙伴在训练时,漫无连际的聊天,也会影响专注。
对策:将手机锁到更衣柜里,或者在训练时间内不使用电话,也别和训练搭档聊健身以外的题外话,最好是就当前的训练动作进行讨论和交流。
健身中要注意的细节何其多,要想穷尽还真办不到,只要保持着一颗谦虚学习的心,健身就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意想不到和更有意义的东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