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越来越胖了,这不仅仅是我们每日亲眼所见,从各种相关统计中也证实了这种不健康的趋势。有调查称,中国人的超重率从1992年到2015年由13%上升到了30%,肥胖率也翻了三倍还要多,由2.1%提升到了6.4%。2017年时关于中国人健康状况的统计数据则说明情况更严重了,肥胖率飙升到了17%。而早在2016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已经报道称,中国有约9000万人肥胖,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这真不是什么好消息!
之所以我们变得越来越胖,无非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两大主因就是:一吃得太多(食量和热量),二动得太少(不运动)。今天我们不说如何运动,而是看看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这几点,就能让自己和家人吃得更健康、更安全一些。
1-少买少吃一点加工食品
现代食品加工业,虽然让我们更方便了,却以损失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摄入高热量为代价。比如直接买土豆做了吃,就要比吃炸薯条多摄入5倍的钙、19倍的维生素A。吃草莓就要比吃草莓酱,摄入高得多的维生素C、纤维和植物蛋白。此外,在买加工食品时关注一下热量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资料:有研究表明,经常购买散装食物(像新鲜的水果、蔬菜、水产、谷物等)的人,腰围一般也更小一些。而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项涉及60万人的研究发现,腰围大于94cm的女性比腰围小于69cm的女性过早死亡的风险高出80%,这差不多就是说40岁之后前者比后者少活5年。
2-有颜色的食物更健康
这应该是一个常识了,比如紫色的包菜(纤维素、维生素A)、南瓜(黄色,胡萝卜素)、黑豆(黑色,纤维素、花青素)、菠菜(绿色,叶酸)等。另外,像黑啤就要比淡啤含有更多的维生素C,红葡萄酒也要比白葡萄酒含有更多的褪黑素。
3-多看营养成分表,警惕添加剂
不要被厂家的广告所迷惑,拿起一件食品时,请直接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特别要关注其中的食品添加剂。我们国家对食品添加剂定义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所以我们要做的是:
(1)没有营养成分表的加工食品,就不要买了。
(2)买添加剂少、加工度低的食品。
(3)对常用食品添加剂有所了解,有陌生添加剂应先做了解。
(4)警钟长鸣:便宜没好货是有一定道理的。
4-别带孩子去超市一起购买
不疼孩子的父母难找,在孩子的小要求(尤其是吃的方面)面前能始终坚持原则的父母也难找。超市对于儿童的诱惑太大了(实际上也没有多少成年人能抵挡,你不是常常买了不该买的东西吗),尤其是冷饮、甜食。带着孩子上超市,买了更多高热量食物的可能性更高。
5-动植物油混着吃更健康
食用油是每天必不可少的烹饪食物之一。但单纯地只吃植物油并不是最好的食用方法,因为这会影响身体对维生素的吸收。而动物油中有对心血管健康有帮助的脂蛋白等物质。所以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为辅,日常混合食用,是更为健康的吃法。
只要在生活细节上做一些小改变,吃的品质、健康和安全水平就会大为改善。按我们现代人的观点,生活在工业时代以前的人吃的都是纯天然食物,所以今天我们要在吃上更“天然”,那就少一些加工的东西,多回归以前的质朴就好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