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工业化之后,财富大幅增长、生活更为富裕,人们变得吃得多、动得少,随之而来的是心血管疾病的威胁,同时跑步运动开始兴起。这就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现在我们中国人也在重现这一幕,所以跑步的人越来越多,同样受伤的人也越来越多,主要是膝关节出现损伤。
其实,每一个准备每天都去跑上5公里、10公里的朋友应该先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每天都要去跑步?而且一定要跑那么长呢?目的到底是什么?有人说为了减肥,有人说我只是想跑一跑,有人说要想参加马拉松。无论答案是什么,想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真正知道该怎么跑,才能更有效地避免受伤。
言归正传,如果想避免跑步受伤不妨从下面几点入手:
1-跑步(或者说健身)的目的决定跑量
如果你不准备参加马拉松或奥运会,只是想让自己瘦一点或更健康一点,那么每周轻松跑上两三回或更少,每次5公里以下,同时参加其他健身运动,同样可以达到瘦一点、健康一点的目的,而关节受伤的可能就会大幅减少。
2-客观评估你的体重和体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如果你现在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跑步对于膝踝关节的冲击就比常人更大。完全可以从一些低强度的运动方式开始,一来可以减少关节受伤风险,二来可以让身体能逐步适应运动带来的身体变化。也不必只跑步,可以尝试其他自己喜欢或适合自己的运动,比如骑行、瑜伽、游泳等。
3-鞋子
一定要穿运动鞋,而且是专门用于跑步的运动鞋,这样对关节的保护更好。不要连续两天使用同一双跑鞋,让鞋有恢复弹性的时间。一双鞋超过一定跑量后,就要考虑换一双新跑鞋,以确保鞋子的运动性能始终正常。
4-小步幅高步频
不少跑步训练指南中建议采用小步幅,但每分钟步频不要低于160步。由于步幅变小,脚落地时对于关节的冲击就会小许多,可以有效避免受伤。
5-跑量的增加和调整
除非你正在备战马拉松,否则就将跑步作为你健身计划的一个内容来安排,它应该服务于你某个阶段的健身目标,而不是为了跑步而跑步。即便你正在备战马拉松,周递增量也不要超过10%,甚至有专家建议不要超过5%。事实证明,根据身体状况保守地增加跑量是安全的,而什么也不顾,每天都做长距离跑受伤风险会很高。
6-有不适时应即停止跑步、去看医生
现在网络发达,有些人喜欢关节不适就在网上问别人,还有些人则直接忽视小病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即停止跑步,去看医生,然后根据医嘱决定后续的运动安排。
7-学会休息
跑步会上瘾吗?会!跑步上瘾的标志就是,你让一个跑步上瘾者休息,比让他去偷懒不跑要难多了。正如其他健身项目一样,休息也是健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都运动,不给身体休息时间,最终会将自己搞垮了。
8-学习
为什么会盲目地跑步?因为运动知识储备得太少。哪怕是资深的健身者,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健身知识。学习跑步的知识,特别是多了解预防跑步受伤的知识,可以有效地预见和预防可能发生的关节损害。
通过各种安全措施可以大幅降低运动受伤的风险,但因跑步而关节受伤的风险始终会存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跑步方法科学、适当,跑步的人关节发生问题的风险远小于不事运动的人。因噎废食,并非明智之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