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问真实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只调整饮食而不运动,可不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毕竟运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苦差事,所以能够不运动就减肥当然是减肥者梦寐以求的。管住嘴,就能减肥吗?这还真得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讨论一下。
从减肥的机制上来看,排除抽脂术、针灸等外在手术式的减肥,无论是水果餐、节食,还是跑步、跳绳,无非是在减少热量摄入和加大热量消耗上做文章。所谓的”调整饮食习惯“,核心意思就是通过减少热量摄入来达到减肥的目的。问题来了,减少热量摄入就一定能减肥吗?那可不一定。
减肥的关键是,确保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形成能量差,这样身体就被迫动用储备能源(脂肪)来供能,久而久之才能瘦下来。所以形成能量缺口是关键,而减少热量的摄入并不是关键。理论上,将每天饮食热量的摄入控制在正常需求量之下,应该是可以起到减肥的作用的。但为什么正常饮食的人,即便看上去没大吃大喝,鲜有靠控制饮食减肥成功的呢?
原因1:饮食热量的高低不能靠感觉
有不少朋友觉得控制饮食了,怎么还没有瘦?如果能将每日三餐以及所有进跑的食物都记录下来,然后统计一下热量,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八九不离十的结论:大多数人的日常饮食所摄入的热量远远大于消耗。现代饮食工业提供的食品和原料制作而成的食品,大体上的特点就是,口感越来越好,热量越来越高。普通人想纯粹依靠控制饮食来减肥,可能性不能说等于零,也无限接近零。
原因2:饮食习惯的差异
饮食习惯也是让人无法形成能量缺口,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比如一般的上班族,早上和中午那顿一般就是对付一下,而晚上那顿却是最丰盛的,特别是赶上饭局,那摄入的热量更是可观。而晚餐后至上床睡觉前的时间也就三四个小时,给身体消耗的时间并不多。如果还有人晚上有夜宵的习惯,那肥肉的增长就是杠杠的了。此外,像油煎火烤、浓油赤酱的烹饪方式,对于减肥也是恶梦。
所以,结论就是:普通人控制饮食减肥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很难做到。必须在控制饮食(减少热量的摄入)的同时,配合运动健身(增加热量的消耗),确保能量差的形成,以及在适当的减肥幅度和身体承受能力范围内,加大这个缺口的形成,提升减脂效率。
运动减肥都那么难,只想调整吃就减肥,难度高了不止一点点。小伙伴们,别偷懒了,还是多迈迈腿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