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暑假,不少大学生想趁着假期做做兼职,挣点外快。不少网红公司也盯上了这个群体,到高校招募网络主播。
宣称每天只需在镜头前坐两三个小时,无责底薪三千至五千,让你坐着赚钱”。
加入之后,网红公司要求女学生先发照片和视频,如果“身材火爆”,月入万元很简单。
这些网红公司也会给学生洗脑:“你们自己平时玩的短视频,都是瞎浪费时间,给你发一个上个月加入我们的大二学生的信息,她上个月挣了七千多,这个月还没结束就挣了三万元,你看同样是大学生,你穷是有原因的。”
说实话,当“月入过万”和“身材火爆”联系在一起,用脚趾头也能想出网红公司的赚钱套路。
不过,成年要趁早,加上“你穷是有原因的”等价值传输的刺激,大学生兼职网红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诱人的经济收入让很多女学生觉得:做网红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网红公司为了吸引眼球,一味要求女大学生“暴露”自己,让女大学生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女大学生的清纯、可爱,以及从语言中构建出来的“邻家小妹”形象,是她们在直播世界的通行证,最终变成真金白银的提现。
一些刷礼物的网友会对女主播心存幻想,希望能追到女主播做女朋友,或者与女主播发生更亲密的关系。
有网友透露:自己每月工资不过3000元,却花费千元左右在平台给女主播们刷礼物。
对于女主播来说,如果要获得他们刷出的礼物,显然不能摧毁他们的幻想,而是应该强调自己单身这一身份。
“你要是说有男朋友了,人家就不会给你刷礼物了。”
直播行业的蓬勃发展,让一部分女大学生率先富了起来。
经济状况获得改善的同时,她们的思想认知也在发生转变,价值观也受到很大的冲击。
她们不再认同同学做家教辛苦挣钱的方式,甚至对父母的辛劳也颇为看轻,甚至还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
“父母一生都在非常努力地赚钱,不想让人看不起,但最后呢,比不过我在直播间里唱唱歌聊聊天。”
“我也见过同学做家教的经历,一个小时五六十元,坐公交来回,又累钱又少。”
“我看到有一些95后,没读什么书,直播一个月能赚30多万。”“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在当今大学生的群体里,整容相当普遍。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宣传牌都是常年被整形医院的广告承包。每逢假期,优惠促销活动力度更大,什么网红三件套更是琳琅满目。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直播市场整体营收规模达到304.5亿元,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2亿人,年增长率达到22.6%。
在网红主播的行当里,有人身价百万,有人始终晃荡。
媒体曾有调查网络主播就业现状,结果是“月收入过万者仅1.8%”。
面对爆红的网络主播,大家看到的永远是凤毛麟角的“领头羊”,而对真正网红的生存真相知之甚少。
大学生兼职网络主播,其实也藏着很大的法律风险。
首先,个人信息有泄露之嫌。
有的大学生为了“抢”到这份理想的兼职工作,按照公司要求,不仅发去了自己的照片和视频,还填写了关于个人情况的报表。
但是,谁能保证这些个人的信息能得到妥善的保管、运用呢?照片被盗用做非法行为的案例屡见不鲜。
其次,直播内容打法律擦边球。
为了吸引眼球,增强竞争力,很多网络直播不是在创新上下功夫,而是在“暴露”上做文章。
“一个年轻的女生,穿着半露胸的暴露服装在直播唱歌”。
错误行为的背后是错误的价值观。
为了吸引流量如此操作,没有商业自律,没有法律约束,只有赤裸裸的经济诉求和侥幸心理。
一旦直播内容触及到法律底线被查,责任完全由主播承担。
第三,劳动报酬暗中缩水。
这些广告单上的宣传语诱惑性极强,“月薪上万”、“唱首歌就行,半小时50元,日结”,这些“虚假宣传”很容易让人产生“遍地是黄金”的错觉。
而现实往往是,有的直播设备还要自己购买,有的“直播的时间很零碎,总是撑不够公司规定的时长”,“每个月只能拿1000元出头,加上公司还要抽取40%的提成,到自己手上的不过两三百元。”
经媒体报道后,此事也引发网友讨论。不少网友坐不住了,纷纷“抵制”
许多直播平台企业以高额奖金为噱头,鼓吹“一夜暴富”、“玩着就能赚钱”,社会影极其恶劣,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高考不如整容,读书不如网红”的风气。
面对这种网络直播行业乱象,我们不是要一棍子打死,而是要纠正错误的价值传递,使其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夜暴富是陷阱。坚守内心,脚踏实地,好好读书,努力奋斗才是正经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