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
国际卫生组织将行走定义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世卫组织认定,走路是人人适合的最佳运动。数据统计:每走一步,可推动人体50%的血流动起来,活血化瘀;可挤压人体50%的血管,是简单的“血管体操”;至少可运动50%的肌肉,有助于保持肌肉总量!下面一组科学走路的方法分享给你,有适合减肥的,也有适合缓解和预防慢性疾病的!
1)快步走
快步走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预防和控制糖尿病,适合所有人群。
健步走,一小时要走5到6公里(大约每分钟步行100至120步)、一周坚持5到6次。走的时候要感到气喘,但是还能说话,这种强度就比较合适。
2)摆臂大步走
摆臂大步走可以提高心脏活力,舒筋强肌,消脂减重,适合所有人群。
走路的时候,双臂前后摆动,前手摆臂伸掌尽量高过头顶,后手摆臂要随势后摆伸直。尽量迈大步。最好走到气微喘,心跳在100次左右。
3)上下拍手走
上下拍手走可以解除肩颈酸痛,适合腰、背、肩伤痛者。
走路时,双手先在自己头顶上拍一下掌,然后手放到背后拍一下,这样上下交替进行。一般按照脚走二步、手拍一下掌的节奏运动。尽量迈大步前进。
4)原地踏步走
原地踏步走可以增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口腿部力量,适合伤病初愈者。
在室内或者室外任何地方,原地抬腿踏步走,两臂注意摆臂。有能力的可以把大腿抬高些。
5)越野杖行走
越野杖行走可以保护膝关节,增强心脏功能、减内脏脂肪、腰腹赘肉,适合所有人群。
这是一项在欧洲非常盛行的运动,又称为越野走。行走的时候借助两支手杖,使人在行走过程中实现四肢同时参与运动。越野走比散步有效,比慢跑安全,是健步走的升级版。
6)上下楼梯走
上下楼梯走可以消耗脂肪,增强心肺功能、增强腿部力量,预防骨质疏松。适合下肢没有陈旧性损伤的人群。
爬楼梯的时候上身要保持挺拔,不要倾斜身体或将身体重心前移。以慢登为宜,以不感到明显的紧张和吃力为度。爬楼梯时一步一级台阶或一步两级台阶, 可以锻炼腿部不同的肌肉。
7)倒步走
倒步走可以改善腰背痛症状,提高平衡能力,增强腿部肌肉力量,非常适合腰背痛者。
小腿带动大腿,小步往后退,腰背、脖颈要挺直。倒走时要全神贯注,眼睛左顾右盼,掌握身后道路的情况。
8)水中行走
水中行走可以保护膝关节,增强心脏功能,适合所有人群。
水中行走,走的姿势可多种多样,正走、反走、侧身走....在水中行走时两臂可以在水中或浮在水面作划水、摆臂、抡臂等动作,这样可使这些肌群都得到有效的锻炼。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