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常的饮食心理与疾病
(一)嗜食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胖人的嗜食心理十分强烈,尤其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关心吃饭时间、食物的色香味等。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随意把胖人和正常人混合编成组。甲组每人发 1 块烤牛肉三明治,乙组每人发 3 块,并告诉被试者,吃完后谁还想吃,可以到冰箱去拿。
结果表明:胖人几乎都吃完了 3 块三明治,而甲组和乙组的正常人仅吃了 1 块三明治。有资料表明,胖人喜欢挑好吃的食物,而很少碰不好吃的食物。胖人为什么有明显的嗜食心理呢?
1、胖人从小多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不注意节食,放任无度,并挑食、贪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嗜食心理。
2、与大脑控制的摄食中枢功能失调有关。人的下丘脑有摄食中枢(掌管饥饿感觉)和饱食中枢(掌管饱腹感觉),正常情况下二者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维持正常摄食功能。如果下丘脑患有某种疾病,摄食中枢功能失调,就会导致嗜食心理强烈,从而引起肥胖。
例如: 意大利有位叫吉安的厨师,因发现妻子有外遇,一气之下产生了“饱死”的念头。他每天要吃 6 只鸡,1.5 公斤肉,还有甜点心、黄油等食品,结果体重很快从 82 公斤猛增到 295 公斤。
3、还有一种精神性厌食者,为了矫正厌食心理,有时方法不当,导致了另一种倾向,结果造成精神性贪食症,也会引起肥胖。
(二)绝食导致的精神障碍据文献报道,肥胖者绝食可导致以下几种精神障:
1、情绪情感改变。绝食者情绪普遍偏高,兴奋、激昂、话多等症占优势地位。但稳定性相对较差,自控能力减弱,易激努,情感脆弱,周围事物对绝食者情感反应的暗示性以及绝食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都普遍增强,可因一件小事而引起极度兴奋、激动,兴奋之后,多有虚脱发生。在终止绝食、进食或脱离环境,充分休息后,自行缓解消失。对反应强烈者使用抗焦虑药乐安定治疗,有助于稳定情绪,加速情感恢复正常。
2、类紧张性兴奋状态。绝食者约有 10%在绝食第 2~3 天,伴随着低血糖症状,突然出现类紧张性兴奋状态。轻者表现为紧张、焦虑、话多、无端与人争辩,肌张力稍有增高,不与医务人员及其它救护人员合作。重者则完全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辩认和控制能力。此类情况经补糖、水电解质调节后,充分休息,使用镇静后便可缓解。
3、癫痫发作及精神病。在绝食的第 4~5 天,个别人出现典型癫痫发作,当即给予保护措施,待呼吸及基本反射正常后即送医院治疗,患者既往无癫痫及其它神经系统疾患史、家族史。在绝食后期,个别突然出现典型燥狂状态,诊断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轻躁狂状态,患者既往无精神病史及家族史。
绝食可使身体内各系统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机能紊乱,特别是脑功能受累,可致人精神活动改变。尤其是大型集体绝食,在心理社会因素方面更为复杂。绝食者出现的一系列精神障碍是多方面综合因素造成的,也是机体应激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