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标准之一!
青少年儿童动作技能可以分为:反射、协调、空间感知、本体感觉、节奏、动觉分化、平衡、肌肉力量组合、柔韧性、心肺耐力等几项指标。从年龄上,我们姑且把年龄分为3个阶段:0-5岁、6-9岁、10-13岁。
0-5岁的儿童,身体器官在不断感知着外部环境,此时需要培养他们反射、协调、空间感知和本体感觉的能力,因为这四项是其他指标的基础。一个“节奏”不太好的孩子就去学舞蹈,是很难跟上节奏和韵律的。而协调和空间感知不好的话,又怎么能处理的了平衡性的动作。本体感觉是本体器官对于外部信号控制自身相应部位器官的能力。小年龄段的孩子们在这个时期最需要从本体感觉上去多多认知自我,以便于在青少年时期为其他运动打下基础。
6-9岁的儿童,在以上四项中都可以进行自然强化,在此期间,应该开始给孩子们的节奏、动觉分化、平衡性能力进行初步的探索性训练。空间感知的定义相信大家一看便知。动觉分化我们定义为人体对其他物体做不同动作时施展力量的大小。我们总听家长说“这孩子打人怎么没轻没重”,一方面是由于孩子小或者性格还很倔强心情不畅故意使劲打人,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孩子的“动觉分化”感并不是太强,他不清楚自己挥舞的小拳头打到别人是何种疼痛,从而也就说明在动作技能上他需要练习自己的动觉分化指标从而进行更好的运动成长体验。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开始进行一些肌肉力量组合的练习,主要是肌肉耐力的训练。我们知道肌肉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慢肌纤维控制我们的耐力性运动,快肌纤维主要针对爆发力力量的控制。这个时期如果孩子们就开始练习爆发力的训练而缺乏肌肉耐力,很容易受伤,所以此时期应该多注重孩子肌肉耐力的训练。最后,开始提高柔韧性和心肺功能这两项指标的能力。
10-13岁的孩子可以开始进行一些专项练习,在这个时期仍应保持对反射、协调、空间感知和本体感觉4个指标的能力,同时增强孩子们本体感觉、节奏、动觉分化和平衡的能力。无论如何我们要持续关注青少年儿童各项指标的基础,发展适当的运动技能。不要过于强化他的肌肉力量组合和柔韧性一级心肺功能,保持一个稳健的状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