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污染物都会损害运动锻炼的能力,如一氧化碳、臭氧、二硫化碳。因为一氧化
碳结合血红蛋白能力比氧气强约200倍,所以它能降低血红蛋白的运氧能力,故一氧化碳直接影响血液中氧气的运输。血液中正常的一氧化碳含量:不吸烟者为1%,吸烟者为10%;而生活于受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可以为5%。
血液中一氧化碳浓度达3%时运动锻炼能力即受影响,达4.3%时,最大有氧能力下降。臭氧和二硫化碳可以收缩支气管,增加呼吸阻力,易诱发哮喘,从而影响运动锻炼能力。长期暴露于臭氧中会损害肺的功能,并随高温、高热的环境而更加恶化。
健身指导员应注意“污染指数”这一名词。在污染问题严重的城市及小区,常使用这一述语。对于污染敏感的人,提供的预防措施和方法就是调整运动量,同时注意
锻炼环境的清洁问题。
我们知道,在大气无污染的洁净地区早晨空气新鲜,空气中含的水蒸气比较多,它对上呼吸道粘膜防御病菌侵袭有好处。这是因为那时车辆较少,人们的活动也较少,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相对静止。
另一方面,是因为早晨曙光初露,植物开始进光合作用,树木不仅能释放出人体需要的氧气,而且还能吸收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特别是在公园、林间、田野、山冈等地方,空气更为清新。
据科学家测定,树叶每吸收4.4克二氧化碳,就会放出32克氧气。树木还可以改变周围的气温,湿润空气。研究资料表明,一公顷森林,一年可蒸发水分350千克,树木里夏季气温要比林外平均低1℃~2.5℃,而冬季则可高1℃~2℃。
因此,在树木多的地方锻炼会感到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树木的叶子对尘埃起着阻挡和过滤的作用,森林中的空气很少有尘埃,公园里空气中的尘埃比街道上少2/3.尘埃少病菌就少,人们患传染病的机会自然就会减少。但是,如果在早上4~5点钟(太阳未升起前)就开始锻炼,那时植物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反而要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这样做就不太卫生了。
但是,目前在我国工业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大气污染是比较严重的。曾有人测定,在太阳升起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是洁净地区的10倍,粉尘量也高达10倍,这其中所含致癌物质苯并芘比洁净地区高出30倍。这些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尤其是在晨练时肺活量增大,吸入有害物质也就更多。根据研究证明,在太阳升起一段时间后,太阳光可以消除空气中存留的过量的一氧化碳及其它有害物质。因为太阳光谱是由红外线、紫外线等组成,紫外线有杀菌作用,还有促进体内合成维生素D的作用,可防止佝偻病的发生。红外线主要是温暖光线,被身体吸收后转变为热能,有增强代谢的作用。因此说,晨练在太阳升起后进行更好。
另外,大雾天在户外晨练是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的。雾是气温下降时、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点漂浮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形成的。大雾天空气的湿度相当高,而于过潮湿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大雾低温时,人体内热量更容易丧失,机体更易受寒冷的损害,还会发生支气管炎及风湿病,而高温大雾环境则有碍机体散热,使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潮湿环境对结核病、肾脏病、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病患都是不利的。
在城市里,雾中的小水滴还会与空气中的尘埃、工业废气混合,从而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臭氧、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硫等,这些物质会伤害人的眼睛或咽喉,甚至会引起哮喘、肺气肿等疾病,有的还是致癌物质。
在雾中晨练,如练健身长跑、练健身健美操和练各种健身功法时,身体某些敏感部位会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并大量吸入,可能引起气管炎、喉炎、眼结膜炎和过敏性疾病。吸入密度大的雾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会受到影响,可引起人体供氧不足。所以在雾中跑步、做操、练功常会感到胸闷,有压迫感,易疲劳。
此外,大雾天空气混浊、氧分压低、视线不清楚等,都会影响晨练。所以,大雾天不宜在户外晨练,可灵活变更锻炼方法,做些室内健身锻炼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