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性
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柔韧性是军人体能的重要素质之一,柔韧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能训练的效果和体能水平的提高。而柔韧素质提高,不仅取决于关节软骨、关节囊、韧带的弹性和肌肉的伸展性等方面的改变,而且也取决于对抗肌之间的协调,以及神经系统对肌肉收缩和放松的调节。因此,柔韧性练习是军人体能训练的重要一环。
一、立位体前屈
(一)作用
提高军人腰背部及腿部后侧肌肉、肌腱及皮肤的弹性和伸展性,增强腿、腰部关节的柔韧性。
(二)准备活动
1、集体慢跑2分钟。
2、徒手体操。(1)扩胸运动,4×8拍;(2)伸展运动,4×8拍;(3)体侧运动,4×8拍;(4)体转运动,4×8拍;(5)压腿运动,4×8拍;(6)跳跃加转体360度,4×8拍。
3、专门性准备活动。(1)二人面对相互压肩;(2)二人面对交替推手。
(三)动作要领
直立,两臂上举,上体前屈下潜,两腿伸直,臀部稍后移,胸部尽量与腿相贴。
(四)保护与帮助方法:
保护者位于练习者一侧成跪立,当练习者体前屈下潜时,一手扶腿后侧,一手扶背部,合力向里助力,帮助胸腿相贴,但不能过分用力,防止肌肉拉伤。
(五)训练方法
1、正踢腿练习和正压腿练习,以增强腿部后侧的柔韧性。
2、直角坐助力体前屈:练习者直角坐地,体前屈时,由同伴助力下压(助力者用力要适度,不可用爆发力,防止韧带拉伤)。
3、直角坐体前屈摸腿控制时间的练习。
4、立位体前屈摸腿控制时间的练习。
5、甩腰,即练习者分腿站立,两臂上举,然后上体急速前屈使臂、头、肩部从两腿间穿过,弹性还原成准备姿势。反复做。
(六)组训方法
1、立位体前屈是柔韧性动作,主要与人体腰、背、腿后部的肌肉、肌腱韧带和皮肤的伸展性有关,因此练习方法要有针对性。
2、训练时,可单独做、二人协同做,也可在统一指挥下集体做。
3,柔韧性练习应经常坚持。
4,具体组训方法。(1)正踢腿和正压腿练习;(2)直角坐助力体前屈,即由同伴推背下压;(3)直角坐体前屈抬腿控时;(4)立位体前屈抬腿控时:(5)向前甩腰。
(七)注意事项
1、体前屈训练不会造成过度性疲劳,应经常练习,一般安排在每堂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进行。
2、放松活动要充分。
3、训练结束后要讲评,严格队列纪律。
二、转肩
(一)作用
训练军人肩部柔韧性,改变肩关节周围组织体积大小,增强肩带、肌腱及韧带、皮肤的弹性和伸展性,从而提高肩关节的灵活性,培养刻苦训练、勇敢顽强的作风。
(二)保障条件
圆形或方形木棍(竹棍)一条(绳、带均可)。长度不少于1、5米,练习场地无特殊要求。但如果在室内必须以操练不受限为宜。
(三)准备活动
1、集体慢跑2—3分钟。
2、上肢徒手操练习。(1)振臂运动,4×8拍;(2)扩胸运动,4×8拍;(3)伸展运动,4×8拍;(4)体侧运动,4×8拍;(5)体转运动,4×8拍;(6)压腿运动,4×8拍;(7)跳跃加转体 360度,4×8拍。
3、专门性准备活动。(1)二人面对相互压肩,或面对助木压肩;(2)二人面对交替推手。
(四)动作要领
预备姿势直立(开立),两手正握木棍(竹竿、绳)的适当部位,两臂伸直垂于体前。动作开始,两臂上举,木棍(竹竿、绳)经过头顶上方时,两臂同时向后转动,成两臂后举。
(五)保护与帮助
保护者站在练习者体侧的适当位置,当练习者转肩困难时,一手扶臂向后助力,另一手推其背部向前助力,帮助练习者完成动作。
(六)训练方法
1、分腿站立,体前屈,两手扶同髋高的助木或同伴的腰部,挺胸,低头或抬头,上体向下振动(或由同伴加助力压肩),使肩拉开;
2、背对肋木站立,两臂上举,两于握助木,抬头、挺胸向前拉,使肩拉开;
3、两人一组,一人仰卧于桌上,两手伸直,另一人在后面拉着其上臂向下压;
4、单杠悬垂,收腹举腿,两腿从两臂间穿过,落下成后悬垂,利用身体重量拉肩;
5、单杠悬垂,收腹举腿,两腿从两臂间穿过,落下后悬垂并松一手转体一周,成悬垂拉肩。
(七)组训方法
1、以班为单位组织训练。
2、两人一组相互训练,并相互帮助和纠正动作。
3、控制训练的强度和时间。(1)第一组:单杠悬垂 5次 10秒完成,组间休息30秒左右;(2)第二组:两人互助压肩,常速不限数,组间休息3分钟;(3)第三组:在帮助下转肩10次,分别在10秒钟内完成,组间休息30秒钟;(4)第四组:独立完成转肩动作30秒钟,不限数,组间休息2分钟。
(八)注意事项
1、转肩动作考核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不要用爆力转肩,因为肩关节前部韧带较薄弱,用爆力易造成脱位和韧带、肌键损伤。
3、考核时不允许在帮助下完成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