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分享,仅供参考!
在开始之前我有句话要说:竞技体适能训练是体适能训练的一个分支(是一个母体中的),它在健康体适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协调,反应能力,爆发力,平衡,敏捷性的另外四大要素,从理论上分析是体适能金字塔的顶端部位,竞技体适能训练适合任何人(不包含特殊人士),它本身没有风险性。没有正确的训练前评估,不科学的训练方式,不合理的周期,训练计划安排,营养及休息搭配才是风险提高因素。反过来想,当你沉思它所带给我们的四大要素,它对人的一身是多么的重要,所以问问你自己,30过后,你的平衡和协调还好么????(如果不好,会出现什么问题,讨论下吧)
今天就聊聊高翻(clearn)
1 首先选择握柄的宽度, NSCA是用尺量肘与肘的距离, ASCA是提到两手分开,直到握柄接触髂骨位置。
2 握姿:钩握法,大拇指在掌心, 这个握子,我个人不习惯,但是还是勉强再用(我觉得如果握力不行还是选择抓握)。
3 起始姿势:两腿分开在臀部和肩部之间的位置, 靠近杠铃(直到杠铃在脚背之上的位置)下蹲时,首先屈髋,然后屈膝,(中心的控制很重要此时)直到胫骨几乎接触到握柄,保持背部挺直(最难的一步,很多人做不到), 挺胸收腹。肩略微超过脚尖,膝略微超过脚尖,股骨几乎平行于底面。
4 向上运动:用力伸髋,膝,将杠铃提离地面,保持背部挺直,杠铃的移动轨迹需靠近身体,避免腰部受力大于臀肌。
5 过渡动作:向前挺髋(臀大肌的激活点)背挺直,肘伸直向外侧,身体成一直线
。
6提拉动作:快速伸髋,伸膝,伸踝关节。做高拉- 肩向上耸到最高点,屈肘,使身体移向杠铃下方,(这个阶段杠铃在空中的时间控制是个难点,直接影响抓杠)。
7抓杠:当杠铃到达最高点,一般是肘关节略高于肩膀位置,身体及手臂移向杠铃下方,同时屈膝,髋,达到1/4的位置就可以了(可以带点弹跳及脚尖外翻,增加接触面积),然后抬肘抓杠,(必须保持与地面平行(你的腕屈肌群可能比较紧,很难做到一开始,不过多练习,会提高此处的柔韧性。
8 站立位:挺胸收腹, 头中立位,保持伸髋,伸膝充分站直。
在训练前先做个FMS 功能性的姿态评估,我推荐过头蹲举测试,拱腰,膝过于超过脚尖,脚跟抬起的避免这个训练。当然,对于训练者很难一下子掌握高翻这套动作,由于motor, 和协调,柔韧性,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技术指导,分化训练是必须的。 用木棒做技术训练,可以分化为四个动作- 高翻的硬拉训练(就是蹲到站的动作), 耸肩到高拉德动作,胸前蹲的训练,最后是抓杠的专项训练。自己也需要制定一套周期的训练计划,辅助性训练是必须的(分析下动作看看那些肌肉是要强化的)。 前5周是神经激活,所以就先掌握下木棍和小重量的杠铃吧,第三周请开始连接这四个动作
如果你有条件,请买一双举重鞋,和我一样在奥林匹克杠铃架上做,这样你也可以了解如何摔杠,(甩杠是在重量上去后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
照片,和视频,文献希望你满意,我的动作还不标准,需要多加磨练,向省队的孩子们学习
http://www.exrx.net/WeightExercises/OlympicLifts/PowerClean.html ( EXRX我们来自美国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