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健道训练体系资料分享:
医学指导
广州市红会医院骨科副主任、骨科运动医学博士王文
适当运动,本是增强体魄提升免疫力的好事情。但正如成语过犹不及所说的那样,不正确的运动方式也往往会导致意外受伤的发生。而值得关注的是,在发生运动损伤后,人们往往只注重自己的骨骼是否出现骨折,其实这是最大的误区。王文说,“骨骼是人体恢复能力最强的部分,规范处理后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恢复,但那些不被重视的软组织损伤、韧带、肌腱伤,往往难于逆转,发生运动损伤后,绝不是一个X光片就能搞定的,韧带损伤需要经过专业的核磁共振才能检查出来。”
白领运动过头小心假期中招
今年40岁的某公司经理刘先生是属于典型的办公室白领,身体在出有车、食有鱼的生活中每况愈下了,上周六他来了个一次性强化运动。包了场地和同事们准备打一天的羽毛球。可刚打了半个小时,就在一次退场救球时,右脚跟蹬地,摔倒在地。“当时在场的同事甚至能听到啪的一声软组织断裂声,经过核磁共振检查,其跟腱断裂,属武侠小说中功夫被废的那种关键软组织断裂,且不可逆转。”类似的病人,往往在周六日及节假日较为常见。
青春期学生玩篮球也要适量
高中生小李几乎每天都和一帮球友们起早贪黑地打篮球,即便出现些许的扭伤、擦伤,也丝毫没能阻挡其对篮球运动的热情。直到发现膝关节下骨突位置的突出部位愈发明显,有时肿胀成了小馒头状且伴有剧痛,这才来医院进行检查。“基本上不用多做判断,这类小年轻患的多是一种软骨炎症。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其本身骨骺软骨仍处于生长期,一旦运动过度,其骨骺软骨会出现炎症等运动损伤。”王文表示,虽然这一疾病可在二三年内自然痊愈。但前提是需要减少运动量、多休息静养、停止跳跃活动及少进行踢腿训练。
预防损伤通用方法:多跳格子侧身跑
据王文介绍,对于常见的运动损伤,除了一些热身动作和场地适应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外,还可以通过平衡感觉训练仪辅助,跳格子,前、后、侧身跑等方法来帮助规避一些运动损伤。“其实,许多运动损伤都是由身体的柔韧度不够所导致,一些专业的健身场所里如配备有平衡感觉训练仪,在进行计划中的巨量运动前,最好先在该仪器上站个十五分钟,找找平衡以防在足球、篮球等打球竞技项目中扭伤。”
而对于没有这些“尖端”仪器帮助的运动爱好者而言,在运动前跳跳格子,进行前、后、侧身跑等准备活动也能帮助提升平衡感,加强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
■各单项运动损伤及预防
羽毛球
频频重扣时肩关节很易受伤
打羽毛球,如果击球姿势不正确,肩、髋关节很容易受伤不说,还容易带来一种名称好听的贵族运动损伤病——— 高尔夫球肘。
王文表示,打羽毛球时,往往都要求有基本的后伸和外展运动。随着来球的位置和速度不同,手腕的薄弱环节三角软骨盘会不断受到旋转压挤,特别容易造成损伤。此外,该项运动中如果能频频出现杀球、抽球、飞奔救球的动作,肯定会让运动者本身很有成就感。“但如果这成就感需要用肩关节、髋关节损伤来交换时,运动者也许会先掂量掂量了。”肩关节是上肢与躯干连接部位,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奋力杀球时如用力过猛、姿势不正确都会导致盂唇软骨撕裂、关节囊增厚及肩部撞击综合征等运动损伤。“盂唇软骨撕裂有个典型症状,那就是肩部不动不痛,抬肩就痛。一旦因自己的杀球尽兴后出现肩膀总是疼痛的现象,就应该看医生了,否则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预防攻略
先预热关节,再辅以护具
预防羽毛球运动带来的运动损伤,关键在于充分做好热身运动,关节、韧带和肌肉都需照顾到,正确的手腕预热动作是持拍手向前水平伸直,手心冲外,用另一只手用力来回搬动持拍手五指,达到拉升关节和韧带的效果。而同样容易受伤的腰、腿部各关节、脚踝、跟腱、肩、肘关节也要进行充分的预热。与此同时,辅助一些诸如护膝、护腕、护肩、护踝等护具,也能减少羽毛球运动带来的损伤。
篮球
别不把崴脚当回事
作为竞技类项目,篮球带来的运动性损伤也很普遍。篮球运动损伤分为劳损和急性损伤两类。劳损常常出现在持续承受压力过大的部位,最终导致软组织疼痛、肿胀、运动能力减退。而急性损伤则包括踝、膝关节扭伤,崴脚就更为普遍。“一般只要球员跳跃抢球后落地不稳,十有八九会发生崴脚事故。那些崴脚后剧痛不能直立行走的患者,那一般都是骨折或严重韧带损伤,急需就诊。”
◎预防攻略
避免减少撞击是预防关键
王文说,打篮球时,运动者对场上的位置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避免和减少冲撞的发生才是预防关键。“舒适的运动服装也有助于避免运动损伤,使用关节支持带和护具可以减少脆弱的踝、膝关节损伤发生率。”王文说,篮球运动者也应懂得一些急救知识,尤其是小损伤的最佳处理原则。一旦发现急性损伤,应立即休息、冰敷、加压、抬高患肢。
跑步、登山
加速度后切忌急停
在跑步登山中,常遇到的外伤有大腿后部屈肌拉伤、足踝腱鞘炎、跟腱纤维撕裂等运动损伤。无论是晨跑还是登山,在进入一定加速度后切忌急停。因为这样会引发踝关节与膝关节扭伤、母趾骨骨折等运动损伤。“对于这两项运动,运动者还需预防脚底筋膜炎和神经刺痛及籽骨炎这些运动损伤。前者往往因脚底频繁压力过多而产生疼痛,这可能与运动和套路不适合、鞋子问题、脚的生理结构不好有关。而后者则多因为运动中的突然重压力集中在了籽骨上,造成骨折和发炎。
◎预防攻略:
选择有缓冲的鞋子
对这两类疾病的预防,关键还是需要选择好有缓冲的鞋子和进行缓冲力纠正。”王文表示。此外,一旦抽筋,可平躺地上,用异侧手抓住前脚掌,伸直膝关节用力拉即可缓解。如果发生肌肉痉挛时,一般通过慢慢加力、持续牵拉的方法,就可使痉挛的肌肉得到放松并消除疼痛。
足球
骨头“结疤”,可致骨头提前衰老
据医学统计,足球运动是创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其外伤程度最轻的是擦伤,重的甚至有骨折、脱位及内脏破裂的发生。
对于足球爱好者,首先要注意的轻伤是“足球踝”。“足球踝”在球员当中极为常见,它是指一种踝关节创伤骨关节病,多是因为踢球时脚踝保护不到位,多次扭伤导致的踝关节骨质增生。通俗地说,就是骨头上“结疤”。但是,骨头“结疤”和皮肤结疤是不一样的,皮肤结疤可以再生,而骨头结疤后是不可能完全恢复到受伤前的样子的,其损害是不可逆的,甚至可能导致关节骨头提前20年“衰老”。
不少有经验的球友,往往在踢球之前会准备一些简单的药品,如喷雾止痛剂、冰袋、创可贴、药酒等。王文表示,当有球员在球场上跌伤、扭伤后,此时不少队友会选择用药酒涂抹伤处,甚至还不断地揉搓按摩,认为这样可以消肿、止痛、散淤。其实,如此处理正好适得其反,很可能加重伤情,如果伤处伴有骨折,此举贻害尤甚。
◎预防攻略
首先场地和球鞋需匹配
王文指出,运动员动作犯规和技术不正确是致伤的主要原因,占外伤发生率的百分比很大。其次是不遵守训练原则、技术不过硬或场地不好、忽视使用保护装备(如护腿)及过度疲劳等。因此创伤的预防首先是解决场地和球鞋的问题。他提醒,草坪或人工草坪自然是最佳的球场,在这里钉鞋为踢球首选,它在急速转弯、防滑等方面效果明显;橡胶地、木板地、水泥地也未尝不可以踢球,不过钉鞋在这些场地只会大大增加膝踝扭伤的危险,此时平底运动鞋更能帮助在踢出水平的同时,保证运动安全。
装备要“包装”到位
平时踢球消遣,装备自可精简,可一旦参加比赛,最好“包装”到位。在比赛场上,一旦对手有人穿了钢钉球鞋,那么护腿板一定不能少,否则对方凶猛铲球或其他犯规的话,后果可能不堪设想。此外,还应佩戴护膝护踝,甚至用绷带裹踝,可以有效防止踝扭伤,虽然开始时脚腕因为过紧可能不太灵活,却可以充分延长脚踝的“足球寿命”。
充分的热身运动
另外,上场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走、踏步、分并跳、伸展等,尽量将身体各关节都活动开。谨记10%增加的原则:一周内不要增加运动频率、强度,每次增加的运动时间不要超过10%,循序渐进才能渐入佳境。运动前不要空腹,运动的前中后要饮足够的水,出汗多可饮用运动饮料。学会摔倒时的各种自我保护方法,如落地时用适当的滚翻动作以缓冲外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