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健道训练体系资料分享:
对于经常参加健身运动的人们来说,各种各样的运动意外伤害都有可能发生。对付常见的运动损伤的方法是:“冷敷”“热攻”,中西医结合,而且一定要注意治疗时机。
“冷敷”就是冷冻疗法,利用比人体温度低的冷水、冰块等刺激患处进行初期治疗,有止血、退热、镇痛、麻醉和消肿的作用。方法是将毛巾浸透冷水后放在伤部,两分钟左右换一次;或者将冰块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外敷。在遭到挫伤、关节韧带扭伤、早期肌肉拉伤等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抑制感觉神经,缓解症状。
杨渊说:“冷冻疗法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早期肌肉拉伤等。受伤后24至48小时以内,采用这一方法比较有效,但超出这一时间,就应该采取热敷的治疗方法。”
“热攻”就是通过热疗,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具有消肿、散淤、解疼、镇痛、减少粘连和促进损伤愈合的作用。常用方法是将毛巾浸透热水或热醋后放于伤部,每次敷30分钟左右。热敷法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期、后期和慢性损伤。
杨渊说,“冷敷”“热攻”能够较好地对付早期运动损伤。但对于一些旧伤,就需要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更好地祛除病根。这些方法包括中医药物疗法和西医手术治疗。
中医药物疗法主要是利用各种草药的不同药理药性,通过外敷,实现退热、消肿、止痛、舒筋、续断生新的功效,一般来说,内服云南白药、跌打丸、七厘散、三七片、伤痛宁片等中成药,可以起到活血散淤、消肿止痛的作用。
西医各种药水对皮肤损伤有比较明显的杀菌消毒作用,常用的外用药有2%红汞溶液(红药水),1%龙胆紫溶液(紫药水),2%碘酊(碘酒),消炎粉及各种消炎药膏如土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等。内服的镇痛药种类也很多,如复方阿斯匹林片、安乃近片及各种止痛片。
小护具大用场
新华网广西频道6月3日电(记者何丰伦)从足关节的护踝到肘关节的护肘,从举重时用的腰带到不起眼的健美裤……这些看似细小的运动护具,却能够在我们平时锻炼的过程中为肌肉和关节分担外来的压力和冲击。
研究表明,对于大量普通锻炼的人群而言,各种扭伤、摔伤、撞伤、拉伤等意外伤在运动损伤中只占不到5%的比例,大部分损伤都因频繁运动而引起。
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副会长贾亚光说:“各种关节是运动中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关节过伸或过屈都有可能对肌腱造成损害,除做好热身运动外,适当佩带护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肌腱过度拉伸。”
但让不少曾经佩带护具的人困惑的是:“戴上护具之后活动不灵便,运动第一,还是安全第一?”
“戴上护腿板,总觉得腿部灵活性大大降低了,远不如不戴灵活。”这是足球初学者的普遍体会。奉行“运动第一”宗旨的不少人因此脱下了护腿板。
然而,真正的威胁就存在于这一“戴”一“脱”之中。活动不灵便,是因为护具让关节和肌肉在正常范围内运动,而超常运动是造成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最好的护具就是绷带和胶布,两者与肌肉的结合程度最紧密,也能够最好地保护肌肉和关节。 打篮球的时候戴上护腕、护膝、护踝,踢足球的时候加上护腿板,护肘、护腕是打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必不可少用品……这些微不足道的小护具,在关键时刻却能为保护我们的身体帮上大忙呢!
运动损伤的防治
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和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多见于年轻人群,他们热爱运动,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但常常因缺乏一定的运动训练卫生知识和出现运动损伤后的应急措施,受伤后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严重者甚至导致终生遗憾。
从医学的角度考虑,主动预防运动损伤与损伤后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训练方法要合理。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地增加运动量。
二、准备活动要充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运动损伤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因此,在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十分必要。
三、注意间隔放松。在训练中,每组练习之后为了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伤,组与组之间的间隔放松非常重要。
四、防止局部负担过重。训练中运动量过分集中,会造成机体局部负担过重而引起运动伤。
五、加强易伤部位肌肉力量练习。据统计,在运动实践中,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运动伤最为多见。因此,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练习,对于防止损伤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上述几条外,搞好医务监督,遵守训练原则,加强保护,注意选择好训练场地,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内容。
运动损伤后的有效处理可以从以下几种情况来阐述。
一、擦伤 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果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果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二、肌肉拉伤 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疼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及热敷。
三、挫伤 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成药,加理疗。
四、扭伤 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造成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撕裂所致。多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
1.急性腰扭伤 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
2.关节扭伤 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2~3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皮肤青紫和疼痛,可参照“肌肉拉伤”的处理。
五、脱臼 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嘱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妥善固定后送医院治疗。
六、骨折 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纳,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找木板、塑料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等垫好,不致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这样会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使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处理。
只要掌握了以上知识,在运动中认真防护,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并能在损伤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并发症与后遗症。
如何对待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多见于年轻人群,他们热爱运动,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但常常因缺乏一定的运动训练卫生知识和出现运动损伤后的应急措施,而对伤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严重者甚至导致终身遗憾。
一、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二、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 搓揉及热敷。
三、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叮剂,局部可用伤湿止痛膏贴上,在伤后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热敷。约一周后可吸收消失。较重的挫伤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并包扎,隔日换药一次,每日2-3次,加理疗。
四、扭伤——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拧扭了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所致。多发生在踝节、膝关节、 腕关节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同。
1、急性腰扭伤 可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
2、关节扭伤 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2-3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 、皮肤青紫和疼痛,可用陈醋半斤炖热后用毛巾蘸敷伤处,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
五、脱臼——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嘱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脑部,在对侧脑作结。如脱臼部位 在髋部,则应立即让病人躺在软卧上送往医院。
六、骨折——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 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纳,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 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处理。骨折后肢体不稳定,容易移动,会加重损伤和剧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如一时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关节固定于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的肢体上。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 等垫好,不致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这样会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昏迷者应俯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时将呕吐 物吸入肺内。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使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
运动损伤急救
两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的简易急救技术
1、止血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两种。在开放性损伤中血管因受伤破裂,而致血液自伤口向体外流出称外出血。这里介绍外出血的止血法:(1)加压包扎法:小的外伤、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流出的血液易于凝结,在伤口部盖上消毒熬料,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即可。
(2)指压止血法:一般用于动脉止血。即用手指将出血动脉的近心脏端,用力压向其相对的骨面,以阻断血液来源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3)止血带止血法四肢大动脉出血,不易用加压包扎或指压法止血时,可用止血带(橡皮带或其他代用品),缚扎于出血部的近心脏端。应用止血带,不能直接压在皮肤上,而先要在上止血带的部位用三角巾、毛巾等软物包垫好,将伤肢高抬,再扎上止血带,其松紧度以能压住动脉血流为原则,缚后以肢端腊色为宜;如果呈紫红色则能压住动脉血流为原则,如系上肢应每隔20-30分钟,如系下肢应每隔45-60分钟放松一次,凡上止血带后的伤者,必须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与时间,并应迅速送医疗单位。
2、包扎包扎有保护伤口、减少感染机会、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和减少伤痛的作用,是损伤急救的主要技术之一。包扎常用的材料有绷带、三角巾等。现场如果没有这些材料,亦可用毛巾、衣物等代替。包扎动作应力求熟练、软柔,松紧应适宜。这里介绍以绷带为材料或类似绷带的材料的几种包扎法:(1)环形包扎法常用于肢体较小部位的包扎,或用于其他包扎法的开始和终结。包扎时打开绷带卷,把绷带斜放伤肢上,用手压住,将绷带绕肢体包扎一周后,再将带头和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绕圈包扎,第二圈盖住第一圈,包扎3-4圈即可。(2)螺旋包扎法绷带卷斜行缠绕,每卷压着前面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差别不大的部位。
(3)反折螺旋包扎法做螺旋包扎时,用一拇指压住绷带上方,将其反折向下,压住前一圈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关较大的部位。(4)“8”字包扎法多用于关节部位的包扎。在关节上方开始做环形包扎数圈,然后将绷带斜行缠绕,一圈在关节下缠绕,两圈在关节凹面交叉,反复进行,每圈压过前一圈一半或三分之一。
运动时肌肉拉伤怎样处理?
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这在长蹍、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练习时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
肌肉拉伤后,要立即进行冷处理——用冷水冲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决冷敷,然后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在放松损伤部位肌肉并抬高伤肢的同时,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类药物。24小时至48小时后拆除包扎。根据伤情,可外贴活血和消肿胀膏药,可适当热敷或用较轻的手法对损伤局部进行按摩。
肌肉拉伤严重者,如将肌腹或肌腱拉断者,应抓紧时间去医院作手术缝合。
运动损伤的按摩和中草药疗法
一、按摩疗法。按摩是治疗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不仅疗效显著,而且经济、简便。按摩的主要作用:
1、舒筋活络,宣通气血。受伤时气血阻滞,经络不通。按摩能扩张血管,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宣通血脉。
2、缓解痉孪,减轻疼痛。按摩能缓解伤部血管、肌肉的痉孪,使周围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减轻伤部的疼痛。
3、活血化瘀,消除肿胀。按摩能加强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增强伤部的物质代谢,促进瘀血的吸收,消除水肿。
4、消散硬结,剥离粘连。伤后局部气血瘀结而产生的硬结、粘连,是造成长期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按摩能使硬结松解,使肌肉与筋膜、韧带与关节囊的粘连分离,恢复其功能。
5、顺筋正骨,整形复位。按摩能使脱位关节整复,滑脱的肌腱复位,使神经、肌纤维、韧带微细错位理正。
二、中草药疗法。用中草药治疗运动损伤经济有效,操作简便。下面介绍几种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方剂。
1、消肿散:生大黄150克,山枝、血竭、地鳖虫、蒲公英、乳香、没药各30克,研碎成粉。主治早期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伤部有红肿热痛者。具有清热、消肿、止涌的作用。使用时,取适量药粉用水调成糊状;摊在厚纸上,外敷。1一2天更换一次。
2、活血生新剂:宫桂15克,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乳香、没药、木香、木通、续断各9克,土鳖、红花、刘寄奴各12克,研成粉未。主治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中期),有法寒、活血化瘀、生新、消肿的作用。使用时,取适量药未加水及少量酒精和凡士林调成糊状,煮沸,冷却至50℃左右,趁热外敷患处。两天换一次。
3、海桐皮熏洗剂:海桐皮30克,透骨草、当归、红花、苏木、威灵仙、五加皮、羌活、独活、白芷、川椒各9克。主治急性闭合性组织损伤(后期)或慢性损伤。有舒筋活络、活血法瘀、法风湿的作用。使用时,先将上药煎汤,趁热将药汤倒入盆中,先熏后洗。每天1一2次,每次约30分钟。
三、其它疗法。
针灸、理疗、局部痛点注射、体疗、手术等也是治疗运动损伤的有效方法。如果按摩和中药治疗效果不佳,可到医院就诊,以利早日康复。
运动中出现小腿抽筋怎么处理?
抽筋在运动生理学上叫“肌肉痉挛”,是指肌肉不由自主地强直收缩。体育锻炼中,最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主要原因是:
(1)体内失盐过多。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身体大量出汗使体内盐分失去过多,破坏了体内电解的平衡,由于体内氯化钠含量过低,引起肌肉神经的兴奋性增高而使肌肉发生痉挛。
(2)肌肉收缩与舒张失调。运动中,由于肌肉快速连续收缩,放松的时间太短,破坏了肌肉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的协调关系,引起肌肉痉挛。这种强烈收缩抑制舒张的痉挛情况在肌肉疲劳时更易发生。
(3)冷刺激。在寒冷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时,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活动,肌肉受到寒冷刺激的时候,常引起肌肉痉挛。
发生肌肉痉挛时,局部肌肉坚硬或隆起,剧烈疼痛,且一时不易缓解。有的缓解后,仍有不适感并易再次发生痉挛。
肌肉痉挛发生时,一般通过慢慢加力、持续牵拉的方法,就可使痉挛的肌肉得到放松并消除疼痛。小腿抽筋时,可平躺地上,用异侧手抓住前脚掌,伸直膝关节用力拉;也可平坐或仰卧,伸直膝关节,同伴双手握其足部抵于腹,痉挛者躯干前倾适度用力,同伴用手促其脚背缓慢地背伸,同时推、揉、捏小腿肌肉,就可以使痉挛缓解。
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是驰名世界的中成药,于1902年成功创制。云南白药由名贵药材制成,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问世百年来,云南白药以其独特、神奇的功效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也由此成名于世、蜚声海外。 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尤其是"抗美援越"战争中,周恩来总理曾指示:要把中国最好的药品,如云南白药送到越南人民抗美斗争的第一线。数百万瓶的云南白药作为重要战备物资,在中越、中朝军民的对敌作战中救死扶伤,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两国军民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同时也由此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目前,云南白药已成为中国中药的第一品牌。随着国内外医疗科研机构对云南白药的研究不断深入,云南白药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被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并被制成散剂、胶囊剂、气雾剂、贴膏剂、酊水剂、创可贴等多种剂型。
药理作用:
1、止血,明显促进大鼠和家兔的血小板聚集,增强血小板的活化百分率及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的表达。能缩短大鼠和家兔的血凝时间,对家兔动脉血管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
2、活血化散瘀:抑制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缓解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大鼠微循环障碍,降低大鼠全血粘度,改善血液的血流状态,加快小鼠耳廓微循环血流速度。有一定的对抗大鼠毛细血管急性血栓形成的作用,不会出现血管内异常凝血。
3、抗炎:对佐剂、角叉莱胶、异性蛋白、化学致炎剂及棉球肉牙肿等致炎因子造成的动物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4、愈创:可显著促进机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从而使血管生长加快,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功 能】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
【主 治】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支气管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
【用法用量】
刀、枪伤、跌打诸伤,无论轻重,出血者用温开水送服;瘀血肿痛及未出血者用酒送服;妇科各种,用酒送服;但血过多、红崩用温开水送服;毒疮初起,服0.25g,,另取药粉用酒调匀,敷患处,如己化脓,只需内服。其它内出血各症状均可内服。
口服:一次0.25-0.5g,一日 4次 (2-5岁按成人量1/4服用,5-12岁按成人量1/2服用)。
凡遇较重的跌打损伤可先服红色保险子,轻伤及其他病症不必服。
【注意事项】
1、 禁忌:孕妇忌用。
2、 有本药过敏史者或家族过敏体质者慎用。伴有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不宜使用。
3、 有组织破损或感染者,外敷用药之前必须认真彻底清创、冲洗、消毒,有的患者外敷云南白药后可有轻微灼痛,随着病情的好转将逐渐消失。
【规 格】每粒装0.25g,每盒含胶囊16粒及保险子1粒(胶囊);每4g/瓶×6瓶/盒×100盒/箱。
【贮 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4年;5年(胶囊)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3020799
特点:
1、止血:云南白药能显著缩短家兔和人的凝血时间,缩短家兔的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大鼠出血时间,能对抗肝素及双香豆素的抗凝作用。其凝血作用机制是通过使血小板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血小板成分,包括腺苷酸和钙的释放而产生的,与凝血酶诱发的血小板反应相似,其止血作用主要来自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与其PH及血管收缩无关。
2、活血化瘀:云南白药能明显改善高分子右旋糖苷引起的微血管循环障碍,能明显减少结扎造成的大鼠下腔静脉形成的血栓及减轻血栓重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抗炎;云南白药总皂甙皮下注射对大鼠佐剂性多关节炎原发病变,角叉菜所致足爪肿胀,白细胞趋化性炎下模型和棉球肉芽所致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炎机理一方面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组胺和前列腺素E的释放,并对抗二者引起的关节肿胀和毛细管通透性增强,另一方面则可通过促进皮质激素分泌而产生。
4、增加心肌营养性血量:用同位素8bRB测定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发现云南白药可明显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30分钟进作用最强。
5、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用放射性胶体测定,云南白药能显著增加小鼠肝腺中的放射性,即增加肝脾吞噬功能。
6、抗癌:云南白药中分离提出的两种皂甙I和VI在P--388、L--1210和9KB组织培养系统筛选试验中显示出一定抗癌活性。
跌打丸
名 称:跌打丸
组 成:三七、当归、赤芍、白芍、桃仁、红花、血竭、刘寄奴、骨碎补、续断、苏木、牡丹皮、乳香、没药、姜黄、三棱、防;风、甜瓜子、枳壳、桔梗、甘草、关木通、自然铜、土鳖虫。
功 用: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疯血肿痛、闪腰岔气、创伤出血等症。临床上,对软组织损伤、披伤、脱臼、骨折及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常用之。
剂 量 蜜丸剂:3g/九,10丸/盒。l丸/次,2次/日,用白酒或白糖开水送服。亦可用白酒加热溶解后外擦或外敷伤患处。
注 意:孕妇禁用。
名 称:七厘散
组 成:血竭、儿茶、乳香(制)、没药(制)、红花、朱砂、冰片、麝香。
功 用: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用于跌打损伤、闪腰岔气、外伤出血、伤筋动骨、血瘀疼痛等症。尚可用治无名肿毒、水火烫伤,现代多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中毒性心肌炎、乙型肝炎、肝大胁痛及带状疤疹等见有疾血征象者。
剂 量 散剂:3g/瓶,成人o.2一o.9g/次,1—3次/日,温开水或温黄酒送下。外用以白酒调敷患处,或干撒于创口。
(处方组成)本品为三七制成的片剂。
(性状)为灰黄色或棕黄色的片;味苦而微甜。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适应症状)急性软组织扭挫伤,慢性软组织损伤。
(作用说明)主要有止血,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扩张冠脉,抗心律失常,抗炎,镇痛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片剂:一次2—6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商 品 名] 克雷
[产 品名 称] 伤痛宁片
[主 要成 分] 延胡索(醋制)、白芷、乳香(制)、没药(制)、山奈、细辛、香附(制)、甘松。
[性 状] 本品为土黄色,气特异,味辛辣、苦。
[功 能主 治] ● 舒筋活血,散淤止痛。适用于急、慢性挫伤,拧伤,关节痛,跌打损伤,祛风除湿。
● 用于跌打损伤(尤其对新伤效果佳)、肌肉酸痛、运动劳损、冻疮。
● 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 因闪腰挫伤或扭伤所致的局部关节疼痛、腰腿痛、肩背痛等。
● 对骨折患者可促进骨痂生长,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 对因气滞血淤所致的胸痹心痛、脉管炎、乳腺炎、痔疮等有疗效。
● 因气滞血淤所致的妇科经闭痛经、产后淤阻、子宫肌瘤。
● 促进开放性创伤的修复。
● 各类难治性慢性创伤的修复。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5片,一日2次。
[规 格] 0.36g×10×3板/盒
[注 意] 孕妇忌服。
[有 效 期] 三年
[批 准 文号] 国药准字Z23022040
运动损伤的防治
一.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因
1. 对于预防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锻炼中思想麻痹,或急于求成、盲目、冒失,以及过于恐惧、犹豫和紧张。
2. 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够充分,不够正确以及不适时机。
3. 运动量安排不恰当,尤其是局部负担过重。
4. 肌体状况不良,或自然条件不佳。
5. 违反规则,相互嬉戏,动作粗野。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1. 加强思想教育,使锻炼者对运动损伤有足够的重视。
2. 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充分而适时地作好准备活动。
3. 合理安排锻炼内容,避免某一局部负荷过重。
4. 避免在肌体状况和自然条件不几佳的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
5. 严格按照锻炼规则办事,专心致志地进行锻炼。
三. 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
(一) 软组织损伤
1.皮肤擦伤 (1)小面积擦伤 若在一般部位,可用红药水或紫药水局部涂抹,不需包扎。而关节附近的擦伤则应首先局部消毒后,再涂以消炎软膏,以免局部干裂,影响锻炼,倘若一旦感染,易波及关节。
(2)较大面积擦伤 首先应以生理盐水或0.05%的新洁尔灭清洁创面,而后局部消毒,最后盖以消毒凡士林纱布和敷料,并予包扎,必要时可加用抗菌素,预防感染。
2.皮肤撕裂伤 是指皮肤受外力严重磨擦或碰撞所致的皮肤撕裂,出血。轻者,局部消毒后,以胶布粘合或用创可贴敷盖即可,面积较大者,则需止血、缝合和包扎。必要时酌用破伤风抗毒素1500 3000国际单位肌肉注射、以免引起破伤风感染。
3、刺、切伤 是指运动中被器物刺、切所致的损伤。处理方法同撕裂伤。伤口小而浅者勿需缝合,深而宽者缝合后酌用破伤风抗菌素,并用抗菌素。
4.关节韧带扭伤
(1)踝关节扭伤 表现为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行走困难或跛行;可见足内或足外翻畸型,足被或踝部皮下淤血、局部压痛明显;踝关节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若活动范围超常,关节间隙加宽,预示韧带完全断裂。应立即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固定休息;外敷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中药,;严重者将受损韧带固定于松弛位;韧带完全断裂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3)腕关节扭伤 表现:腕尺侧疼痛,转腕时加重,并可有弹响声;腕背侧压痛明显,腕活动受限,握力减退。
处理:除酌情给于强的松和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和半月后开始活动外,其他同踝关节扭伤处理。
(4)掌指、指间关节扭伤
表现:关节周围肿胀,疼痛较剧,压痛和功能障碍;韧带断裂时,侧向活动度异常增大,有关节脱位时常有畸形,功能丧失。
处理:冷敷,外敷中药,酌情固定;24~48小时后可理疗,按摩或药酒泡洗;有脱位者,立即手法整复,韧带断裂者,尽早手术治疗。
(5)急性腰扭伤
表现:腰痛,咳嗽及喷嚏时加重,活动受限,局部压痛和肌肉痉挛;骶髂关节损失着可有间歇性跛行。
处理:首先按摩以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再酌情复位,绷带包扎固定;卧硬板床休息10天左右,口服云南白药等活血化淤的中药,并可配合封闭疗法和理疗以及腰背肌力量练习;骶髂部损伤者要绷带勿扎过紧,患者取仰卧位,腰下加垫,3周以后方可弯腰活动。
(6)急性颈部扭伤
表现:颈部僵直、疼痛、颈肌痉挛、压痛、头部活动受限,头向一侧歪斜,甚至有棘突偏歪;若有肩臂麻木或四肢瘫痪者,应考虑骨折或脱位,经常“落枕”者应考虑颈椎病的可能,
处理:按摩,点揉或针刺风池悬钟;局部热敷、理疗、封闭疗法,电兴奋等均可应用;棘突偏歪,或疑有骨折、脱位者应送医院治疗。
(二)关节脱位 因外力作用,使关节面之间失去正常连接关系,造成完全或部分错位。
1. 肘关节脱位
表现:肘部肿胀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肘关节呈半伸位,前臂变短,有鹰嘴向后上方突出,肘前方可摸到肱骨远端。
处理:手法复位,患者取坐或卧位,局麻,助手握住患者上臂作对抗牵引,术者一手置于患肘前方,向后推,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在原畸形位向前下方牵行,然后稍加屈曲,即可复位。复位后将肘关节屈曲,用石膏托固定于90•位置,并以三角布悬吊2 3周。拆除固定后,积极作功能锻炼。
2. 肩关节脱位
肩部肿痛,功能障碍,肩峰下部空虚呈“方肩”畸形,患肢较健肢增长。
处理:足蹬法复位,患者取平卧位,给止痛剂或关节囊封闭,术者坐于患者伤侧床边,将脚置于患者伤侧腋窝,抵住胸壁双手拉患者伤侧腕部,作持续牵引,并外旋、内收,术者用脚外侧缘用力向外拨动,即可复位。复位后将肩关节置内收、内旋、曲肘90•位,腋下置棉垫,而后用绷带固定,并以三角巾悬吊3周,拆除固定后,加强功能锻炼。
1. 脑震荡
系指头部受外力作用后,脑细胞和神经纤维,因震荡所致的一时性意识和机能障碍。
1. 表现:头部有外伤史,伤后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时,四肢无力,瞳孔散大,皮肤、肌腱等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表浅脉搏缓慢;醒后多有逆行性健忘症,常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 处理:患者取平卧位,保暖,安静。昏迷者可针刺人中;呼吸暂停者,施人工呼吸,。有下列情况者,应立即送往医院诊治:昏迷时间超过5分钟;两侧瞳孔不对称或变形者;口、耳、鼻出血或流清水,预示有颅底骨折;清醒后头痛、呕吐剧烈者;出现再次昏迷者。
四.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简介
1. 冷敷法
有止血、退热、镇痛的作用。方法:用毛巾浸透冷水置于伤部,每2 3分钟更换一次。或用冰待外敷,每次约20分钟。也可酌情用冰块直接摩擦伤部,或将患肢浸入冷水中。
2. 热敷法
3. 有消肿、镇痛、解痉、散淤,减少粘连和促进愈合的作用。方法:将毛巾浸透热水或热醋置于伤处,无热感时即更换,每次敷30分钟,每日1 2次。也可用水袋、热砂袋、热盐袋进行。应注意勿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