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好奇跑步这么单调的运动,怎么会有很多人很热爱。尤其是马拉松这种长跑运动。所以找了篇文章,聊以解惑。
许多奔跑者都曾在奔跑中体验到一种愉悦感。即便他们每个人的感觉都有极大差别,却都关乎奔跑的愉悦。当被问道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时,他们通常会答道,当跑了一定距离的时候就会有愉悦的状态。这并非只是奔跑才有的体验,滑雪,冲浪,足球,摔跤或者其它能达到个人极限的运动,都有可能让你感觉很棒。所以在所有运动中,跑步也不是唯一能使你拥有这种强烈的感觉的。亟待解决的是,这种愉悦感都包含什么呢。定义“愉悦”并不容易,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物质的话。
许多人曾将奔跑的愉悦和性高潮比较。即身心都受到极高的刺激,感观大幅提升。有人回答“什么是奔跑的愉悦感”时,说:“当奔跑的环境接近完美,感觉非常棒,这就造就很嗨的感觉。”通过这个陈述,我们得出愉悦感来自身体和心理上。长久以来,“奔跑的愉悦感”的争论从未平息,人们无法定义它,甚至证明它的存在。从个体不同的体验来看,环境的刺激使奔跑者身体上感到愉悦,奔跑的紧张感亦产生了生物方面的愉悦。
与“奔跑的愉悦”最相关的是生物学与心理学的发现。当身体表现出紧张感,大脑便即时接管。这也是“奔跑的愉悦”总与内啡肽联系在遗弃的原因。内啡肽并非是合成镇定剂,而是脑下垂体分泌的自然物质。“内啡肽”亦是来自“内源”这个词根,意为“大脑自己产生”,并与“吗啡“结合,成了“内啡肽”这个词。这是由鸦片剂衍生出的化学物质,能产生愉悦感且止痛。内啡肽在化学上类似吗啡,是一种神经递质。1人们已经意识到,吗啡的神经受体存在于大脑中,所以大脑能够响应吗啡。了解人类细胞有此受体后,说明身体本身制造类吗啡物质。内啡肽和脑啡肽类便是这类神经递质的名字。
通过对运动员的研究,人们已经发现内啡肽的量会随着运动的增加。人们一直非常关注,在奔跑中,内啡肽的增量到底与情绪变化有多大关系,也就是与“奔跑的愉悦感”关系,以及它对疼痛的抑制作用有多大。2疼痛被复杂的描述为,受到感官刺激而产生的毒性反应。在感官上,疼痛是为了保护肌体免受伤害产生的警告机制。当人们奔跑时,他们的肌体便处于紧张状态。在该情况下,紧张和疼痛向大脑反馈,从而增加的内啡肽的释放。当逼近身体极限时,如长距离奔跑后,内啡肽释放量会急速上升,人们感觉会发生变化。3内啡肽的上升就造成了这种变化。虽然感觉的变化并非都是正面的,有些奔跑者在内啡肽大量释放后,会有消极的情绪产生。总之,身体在紧张感下,比如长距离的奔跑,会增加内啡肽的分泌量。而内啡肽会令人产生情绪的变化,有正面也有负面的情况。
在长时间的运动后,身体都会产生愉悦感跟内啡肽相关,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但奔跑者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与奔跑时身脑的联系密切相关。事实上,长时间的运动后,肌体已经丧失了功能性,这时大脑就开始接管。在这种情况下,内啡肽会大量释放,独特的感觉也会油然而生。不过,并没有精确的方法可以测量人们在此时的感觉。我们需在许多个人经验上,解释身体的感觉。在大量实验中,可以说的确有一种典型的感觉,但没人可以准确的描述它。事实上,许多人在内啡肽大量释放后并没有任何感觉,他们仍质疑“愉悦感”是否存在。
伊安尼斯•库罗斯,一位世界级长跑选手,曾解释他在奔跑时的感觉。下面引用他1990年3月发表于《Ultrarunning magazine》的文章:
“有人问我为什么会跑这么远的距离,是有许多原因。在极限长跑中,有那么一个时刻,我身体几乎失去知觉。大脑在带着我跑,那时,身体和大脑有一场苦战。如果身体赢了,我就不得不停下来放弃奔跑;如果大脑赢了,我还会继续跑。那时,我已经感觉不到身体。好像我能看到身体在我前面,意识在指挥身体继续前行。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体验,令我难以释怀。这也是唯一我的身体和意念分离的时刻,非常美丽的感觉。”4
伊安尼斯•库罗斯说一段足够长的距离之后,他的身心便会分离。其它的奔跑者也有相同的感受。一位英语老师在1994年冰河时代步道(译者注: 冰河时代国家观光路线是一条1000公里长的步道,全程都在威斯康星州之内,它途经30多个郡县,对冰河做了很好的诠释。)最后一公里半的奔跑中,他说:“觉得自己已经比一天跑的都要快,当我翻越小山丘看到终点线时,已经感觉不到脚踏地了。我并没在跑,是比我本身更强大的东西在驱动我继续奔跑。”一般来说,奔跑的愉悦感就是当意识驱动身体奔跑,并且意识本身已经失去对身体的直觉。然而还有其它许多方面人们也将其归为“奔跑的愉悦感”。
许多人主张“奔跑的愉悦”是特定的外在环境刺激产生的一种无以匹敌,上佳的表现。环境刺激可以分为正面和负面的。在干净温暖的环境中潜水是一种享受,如果在黑暗冰冷的水中则会产生惊慌,恐惧,焦虑,抑郁的情绪。5同样,这些也适用于奔跑,当在艳阳天,环境优美的地方奔跑,他/她会产生愉悦甚至幸福感。于此相对,在冰冷昏暗的雨天,陌生的环境,便有相反的效果。当奔跑者不仅领略周围的风光,并能身入其中,就会跑的愉快的多。Jamie Hurley,一个奔跑者,他写道:"我感觉非常好,不需要去隐藏任何欲望。看着我周围的景物,在大自然中自由的呼吸--树木,灰尘,小鸟,小动物们,太阳,地势,微风。"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奔跑的愉悦”,环境占了很大的原因。
还有许多不同的感觉也与“奔跑的愉悦”相关,对于是否存在“奔跑的愉悦”也还会继续有争议。通过医学数据,可以证明在奔跑的紧张感下,身体的状态的确有变化。极有可能是内啡肽的作用降低了身体的紧张感。除了生物学角度外,环境的刺激也是带来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这种感觉可能只是在理想的条件下,有一个合适的点让人想跑的更远。但也有可能并没有“奔跑的愉悦感”这回事。
因为人们无法测量“奔跑愉悦感“的,导致“奔跑的愉悦感”是否存在还将继续讨论下去。许多人没有经历过,或者说他们从未愉悦,从而无法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感觉。有些人将“奔跑的愉悦”和毒品带来的愉悦相比较。但毒品带来的愉悦感亦无法测量。统计上来说,当人们跑了20到30公里时,可以跟吸毒的状态相较。(就能感受到奔跑的愉悦的平均人数来说)因为毒品的愉悦感记录较多,所以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比较案例。愉悦感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尽相同,就像痛感一般。“痛感会由非生理原因加重,比如焦躁。还有些痛感完全没有生理原因。”6 这种观点也可以说明“奔跑的愉悦”。
总体来说,奔跑中有一个临界点,身体会经历某种变化。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这种变化,或者同时引起了这种变化。由变化引起的感官感受是什么还存在疑问。由于无法测度奔跑者的感觉,所以无法说明,这到底是何种感觉。每个记录在案的感觉都不尽相同,有人感到刺激,有人感到幸福。有许多方面都与“奔跑的愉悦”相关,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可持续的满足感,无论是跑步或其它体育运动,甚至是脑力运动。我觉得这篇报告已可以综述成文。每当我发邮件问“什么是‘奔跑的愉悦‘?”收到的答复一般都是“我已经跑了25年了,仍然不敢说什么是奔跑的愉悦。每次跑步的时候,当然都是长跑,总会有段时间很满足,或者像从无人驾驶的飞机上无意识的俯视周围的风景。愉悦?我不知道。”
附注:
1. Drew Weston, Psychology: Mind, Brain, & Cultur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6), p. 83.
2. Tim Noakes, MD, Lore of Running, (Champaign, Illinois: Leisure Press, 1991), p. 701.
3. Weston, p. 83.
4. "A War Is Going On Between My Body and My Mind," Ultrarunning, March 1990, p. 19.
5. "Nitrogen Narcosis," Computer Software. Britannica Online.
6. "Pain," Computer. Software. Britannica Online.
参考文献:
* Baglion, Dan. E-mail. 17 October 1996.
* Heinrichs, Gregg. E-mail. 17 October 1996.
* Hergert, Andy. E-mail. 18 October 1996.
* Hurley, Jamie. E-mail. 18 October 1996.
* Johnson, Doug. E-mail. 18 October 1996.
* King, Karl. E-mail. 17 October 1996.
* Kouros, Yiannis. "A War Is Going On Between My Body And My Mind" . Ultrarunning. March 1990: 19.
* Michalak, Les. E-mail. 18 October 1996.
* Mullet, Jodi. E-mail. 18 October 1996.
* Nitrogen Narcosis. Computer Software. Britannica Online.
* Noakes, Tim MD. Lore Of Running. Champaign, IL: Leisure Press. 1991.
* Pain. Computer Software. Britannica Online.
* Purcell, Kevin. E-mail. 21 October 1996.
* Robinson, Peyton. E-mail. 17 October 1996.
* Shapiro, James. Meditations From The Breakdown Lane: Running Across America.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2.
* Short, Michael. E-mail. 18 October 1996.
* Stephenson, Jim. E-mail. 21 October 1996.
* Strydom, Peter. E-mail. 5 November 1996.
* Weston, Drew. Psychology: Mind, Body, & Cultur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