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水在人体正常生理机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被认为是一种必需的营养素。水占总体重的60%,并对创设所有代谢过程发生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水对调节体温和在体内转移物质也是必不可少的。
推荐的日摄入量为,每消耗1卡路里摄入水1-1.5毫升。对大多数成年人而言,每天约喝2.5升(10杯)水就能满足人体所需。水以食物和饮料的方式摄取。建议人们限制其饮用含咖啡因类的饮料,因为这些产品具有利尿作用。
脱水的早期迹象有,眩晕、疲劳、头疼和失去胃口。高度脱水时会出现脉搏加快、呼吸缩短、尿液呈深黄色、视觉模糊和听力减弱。
我的外国会员经常在训练后要求喝冰水,但我们不提供,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所以,在此我重点介绍一下:
冷水比热水易从胃部被人体吸收,人在运动的时候,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就产生大量的热。这时候,体温比平常高,有时可以达到摄氏39度左右,这是一种生理性的体温升高,对身体本身并没有害处。在运动后休息时,体内热量就会逐渐向外界散失,体温也会渐渐恢复正常。
如果在运动后很快吃冰冷的食物或饮料(如冰棍或冰激凌等),胃肠道的血管就会马上收缩。在平常的时候,这种突然的改变并不厉害,因为身体是处在正常的状态。可是对激烈运动后体温升高的人来说,突然使肠胃的血管收缩,就容易发生伤害,引起功能紊乱。这就好像在一个普通的玻璃杯里,放一块冰不会引起什么变化,可是在一个刚装过热开水的杯子里放块冰,就可能引起爆裂一样。胃肠虽然不至于炸裂,却会发生功能紊乱,使食物不能很好的消化和吸收,引起腹痛、腹泻。
另外,由于运动后咽喉部充血,受过凉刺激后,也会造成这一部分的机能紊乱,如喉部发炎,发痛,发哑等局部不适的感觉。所以,在剧烈运动后不宜吃冰棍(冰棒)一类的东西和过冷的食物。
剧烈运动后不宜喝水,如果非要喝还是喝点热水比冷水强。
因为运动后喝水,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被稀释,既降低胃液的杀菌作用,又妨碍对食物的消化,而喝水速度太快也会使血溶量增加过快,突然加重心脏的负担,引起体内钾、钠等电解质发生紊乱,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心闷腹胀等,故运动后不可过量过快饮水,更不可饮喝冷饮,否则会影响体温的散发,引起感冒、腹痛或其他疾病。
因此最好喝一些白开水或是淡盐水,补充体内水分平衡。
最近的研究表明,含10%以下糖的饮料易于从胃部吸收。现已证明,这些含糖饮料能改善持续2-3小时运动项目的耐力。然而,对于燃烧脂肪来说,摄入含糖饮料将为肌肉运动提供碳水化合物能量,并且可能延迟用作能量的脂肪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