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身体素质及各种运动能力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在发展某一素质和能力的同时,都会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其他素质的变化。
因此,发展速度与快速能力时应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处理好同其他素质及能力的关系,合理安排练习的顺序和时间,使各种素质和能力全面而均衡地发展,求得互相促进与良性转移,力避互相制约等不良影响。
现代训练中,各项教练员经常使用发展力量的手段来促进快速能力的提高,但力量要求神经过程的强度大,肌肉收缩用力也大,尤其是静力性力量练习,由于动作缓慢,会降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而速度要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兴奋与抑制迅速转换,肌肉收缩轻快协调,两者间存在相互制约的一面,因此,速度训练应放在力量训练之前进行,为发展快速能力所进行的力量训练应主要采用动力性练习,如轻杠铃(小于或等于体重)的。
快挺、快抓、半蹲,负重与不负重的快速跳跃练习等。练习时宁可次数(距离)少一些。但速度一定要快,一旦速度下降就要停止或转换练习。在力量练习过程中,还应穿插进行轻快的跑跳练习,或做一些协调性与柔韧性练习,以遏止相互制约的一面,这对发展速度是十分必要的。
速度训练在一个大周期中主要排在准备期的后期和比赛期的前期,在一周中最好安排在小强度训练或调整训练后的第一天进行,在一天或一次训练课中,最好安排在运动员身心最佳、精力充沛的时刻进行。人体疲劳时,在神经过程灵活性下降的情况下进行速度训练效果不好。